01年轻人逃离脑力劳动
近年来,高学历年轻人纷纷逃离办公室脑力工作,转而投身于“轻体力”劳动,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摆脱职场的疲惫与麻木。然而,有人发现,单纯的体力劳动并不能彻底消除职场带来的焦虑。
王言冰便是其中一员。在从大厂裸辞后,她选择了一份新的工作——在北京一家自助生鲜超市担任收银员。与之前在办公室的日子相比,她的工作方式有了显著的变化。现在,她只需要站在结账机旁,监督顾客自助结账,并在必要时提供帮助。王言冰选择从办公室工作转向体力劳动,心态和生活方式发生转变,虽然体力劳动让她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和放松,但并不能完全治愈职场带来的疲惫。
![]()
王言冰之前的办公室工作,虽然不费体力,但却让她深感疲惫。她每天都需要面对电脑,处理大量的数据和报告,承受着完成kpi和避免业务出错的压力。精神内耗逐渐累积,最终促使她做出了改变。成为收银员后,王言冰虽然面临新的挑战,但她觉得这份工作给她带来了新的希望。她可以暂时摆脱办公室的繁忙与压力,专注于眼前的每一笔账目。虽然体力上的消耗让她有时感到疲惫,但至少她的精神得到了放松。
这种现象不仅仅发生在王言冰身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通过体力劳动来寻找心灵的慰藉。他们希望在简单的劳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摆脱职场的束缚。然而,他们中的一些人逐渐发现,尽管体力劳动可以带来短暂的解脱,但它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职场带来的焦虑与疲惫。
![]()
△ Funny的多元体力劳动
其中一位年轻人,名叫Funny,毕业于国内一所211大学。在辞去无锡写字楼里的文员工作后,她开始了多元化的体力劳动兼职生涯。Funny辞去文员工作,选择体力劳动兼职,她认为体力劳动带来的身体疲惫容易恢复,相较之下心灵疲惫更需警惕。在体力劳动中,她无需过多思考,只需专注于把车擦干净这一简单任务。虽然每天下来腰酸背痛,但她相信充分的休息就能让她恢复活力。
![]()
她计划以此为长期兼职,然而第一天便因体力不支而败下阵来。在她的经历中,体力劳动带来的身体疲倦远比办公室工作的心灵疲惫更容易消解。然而,体力劳动让王言冰的大脑得以彻底放松,内心充满了愉悦。体力劳动中所获得的真实疲惫与恢复,成为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
![]()
△ 体力劳动的局限性
浏览“轻体力活探索联盟”小组成员的帖子,可以发现其中不少人逐渐意识到,单纯的体力活难以解决职场带来的焦虑,社会对体力劳动者缺乏认知和支持。以福建的“薯条”为例,她辞去了广告公司高强度的工作,转而进入一家社区咖啡店上班。在这里,她主要负责基础的调配和配餐工作,如烤面包、调制咖啡等。然而,许多人在初次尝试体力劳动时便感到力不从心,体力劳动所需的持续站立、重复动作让她面对如山般的包裹,需持续站立并不断重复动作,这样的话,他会感到疲惫不堪,甚至痛楚难忍。
![]()
因此,在选择体力劳动岗位时,年轻人需要充分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耐力水平。
02体力劳动的现状与思考
△ 体力劳动者的困境与反思
许多体力劳动者都怀揣着一个共同的期望——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但现实中往往面临困难。以咖啡店为例,基层店员往往只能晋升至店长职位,而无法转入内勤部门进入管理层。这种环境下,成为一名体力劳动者意味着自我成长的机会几乎为零。然而,在大厂工作则不同,员工可以主动吸收大量业内信息,这对于职业发展大有裨益。
△ 职业选择与社会阶层
过去,年轻人标榜躺平,现在则宣称要投身体力劳动。虽然职业选择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所拥有的自由,但脑力与体力劳动逐渐脱离传统阶层关系,年轻人涌入体力劳动反映社会对职业选择的深刻变革,这意味着社会应该为年轻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元化的职业选择。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应该致力于为年轻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元化的职业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