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三届渝北区“临空匠才”杯综合职业技能大赛收官。养老护理员、新能源汽车维修工、叉车工等9个赛项的300余名选手同台竞技,以精湛技艺诠释了“技高行天下 能强走世界”的大赛主题。
作为渝北区深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本届大赛不仅搭建了技能展示的舞台,更以“以赛促训、以赛促建”为导向,为区域产业升级培养输送了一批高素质“匠才”。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渝北区技能人才总量已达30.93万人,占就业人员总数的37.55%;其中高技能人才11.93万人,占比达38.57%,一支规模壮大、结构持续优化的技能人才队伍正在加速形成。
![]()
第三届渝北区“临空匠才”杯综合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颁奖。渝北区人力社保局供图
年轻“新匠才”:锐气破局 技术赋能未来
24岁的杨天雨在新能源汽车维修工赛项中拔得头筹,成为该大赛最年轻的一等奖获得者。面对“如何战胜经验丰富前辈”的提问,他表示:“年轻人具备更强的学习敏锐度和敢闯敢试的锐气。”选择新能源汽车维修这一赛道,他看重的是行业广阔前景——“新能源代表未来,融合了机械、电子与软件等多领域技术,充满挑战也蕴含无限可能。”
比赛中,他一度遭遇动力系统与电控系统的“间歇性”故障难题。得益于在长安汽车陈思良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的系统化思维,他沉着梳理电路图、缜密排查故障逻辑,最终精准解决问题。“大赛让我将在工作室所学付诸实战,也清晰看到了自身短板。”他深切体会到,新能源汽车维修正从“依赖经验”向“数据驱动”转型。随着800V高压平台、智能诊断系统等新技术普及,行业将迈向“智慧维保”新阶段。“只要紧跟技术迭代步伐,年轻人必将大有可为。”
退役军人“转岗”:坚韧立身 技能点亮人生
在叉车工赛项中,退役军人苏志政凭借稳定发挥脱颖而出。从工地、工厂到叉车操作岗位,他的职业转型之路因“技能傍身”而愈发清晰:“驾驶经验相通,行业需求稳定,掌握技能让我端稳了‘饭碗’。”
比赛过程中,“叉车转运玻璃杯”环节令他印象深刻——在障碍赛道中实现精准定位、追求零失误的竞争,考验的不仅是操作技艺,更是心理素质。“部队十二年的磨砺,赋予我‘永不放弃’的韧劲和‘严谨细致’的作风。”学习期间,他反复打磨堆码操作;赛场上,他依靠“检查螺母螺帽”的习惯规避潜在风险。此次大赛不仅让他结识业内高手,获奖经历也成为职业晋升的有力“筹码”。
“男性护理员”:温度破题 重塑养老内涵
荣获养老护理员赛项三等奖的齐天威,是赛场中少见的男性选手。谈及选择这一行业的原因,他表示:“目睹长辈因护理资源短缺而处境艰难,也看到老龄化背景下专业人才的巨大缺口。男性在体力、逻辑思维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
比赛中,他从同行身上领悟到“护理不仅是完成工作,更要倾注真情”——有选手在协助老人进餐时,耐心引导自主进食并适时鼓励,让他深刻认识到“专业技能与人文关怀并重”才是养老护理的核心。“养老护理员既是健康管理者,也是心理疏导者。”通过参赛,他更加明确要成为“智慧养老熟手”:未来将学习老年健康大数据知识、参与失智老人照护志愿服务,并计划搭建“社区智慧养老平台”,整合设备、医护与社区资源,为老人提供精准照护服务。“性别从来不是界限,专业能力与真诚关怀才是关键。”
当前,渝北区正以“临空匠才”杯综合职业技能大赛等平台为牵引,推动技能人才与产业需求精准衔接。未来,随着更多技能人才成长、更多创新成果落地,这片“临空”热土必将因“匠才”汇聚,绽放更加灿烂的发展光芒。(夏金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