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厨房就闻到一股异样的味道,李阿姨愣了一下。她习惯性地打开面粉罐子,准备给孙子蒸点馒头。可是,这次倒出的面粉洁白得发亮,甚至有些像漂白后的纸浆,还带着一股奇怪的气味。她突然想起小区邻居老王最近刚做完肠胃镜检查,医生怀疑和家里的面粉有关,让一向讲究健康饮食的李阿姨心里一紧。
很多人家都以为面粉越白越新鲜、筋道才好吃,可真相让人大跌眼镜:这种“漂亮”面粉,竟然连面粉厂的员工都敬而远之。到底,面粉背后隐藏了哪些令人担惊受怕的问题?尤其是下面这3种面粉,你家里也可能正用着。真相不看明白,后悔就晚了!
![]()
说到主食,面粉无疑是中国家庭餐桌上的“C位担当”。从北方的大馒头、面条,到南方的包子、烙饼,很多人一日三餐离不开面食。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面粉都能让人放心。国家卫生部门2019年抽检数据显示,部分小作坊面粉检测中有害物超标率高达10.8%,其中不合格品多与非食品级添加剂非法使用有关。
你以为面粉越白越好?看上去“净白”如雪的面粉,其实很有可能掺杂了让你想不到的“黑科技”,滑石粉、增白剂、增筋剂,三大健康隐患层出不穷。而且,这三类“问题面粉”,不光普通消费者难以分辨,甚至连面粉厂的一线员工都表示坚决“不碰”!理由是什么?权威营养师分析,长期摄入这些违规添加剂,可能会导致肠胃不适、神经系统损伤,甚至诱发癌变等严重后果。
![]()
哪3种面粉最危险?员工都避之不及的“高危粉”
滑石粉掺杂的面粉
部分不法商家为了让面粉卖相更好,偷偷往里加滑石粉。这种添加常见于无牌小作坊、流动摊贩面粉产品。滑石粉本身不是食品级添加剂,含有硅微粒以及可溶性杂质。
食品安全检测数据显示,滑石粉摄入过量会损害胃肠道,重者可出现腹痛、消化道炎症、肠梗阻甚至呼吸系统纤维化(因微粒吸入所致)。更可怕的是,滑石粉极细且无色无味,一般消费者根本无法从外观、口感上察觉。
增白剂面粉
很多人发现,买回来的面粉比小时候更“白”更“干净”。但这种“白”,往往靠添加甲醛次硫酸氢钠等化学增白剂实现。医学数据显示,面粉中过量增白剂加热后会分解出甲醛、硫化氢等致癌物质,长期食用不但破坏维生素A、E等营养成分,还可能对肝脏和肾脏造成伤害。
![]()
2008年新华网报道,个别劣质面粉中,甲醛次硫酸氢钠残留超标90多倍,严重者可诱发头晕、恶心、呼吸系统病变甚至鼻咽恶性肿瘤。面粉厂老员工都传有一句:“没见过馒头那么白,还真不敢吃。”
增筋剂(偶氮甲酰胺)面粉
想让面包松软、面条筋道?一些企业给面粉加增筋剂。国际上,欧盟等38个国家已经禁止偶氮甲酰胺作为增筋剂用于食品生产,因为经高温分解后会生成强致癌物质“半胱氨酸碱”和“亚硝胺”。
权威期刊《食品安全导刊》分析,慢性摄入偶氮甲酰胺可导致肝肾损伤、神经系统异常和肿瘤风险提升。虽然我国规定需限量使用,但市场抽检发现,小作坊和部分批发市场产品违规添加现象仍有发生。面粉厂内部员工谈及此类面粉直言“宁愿不吃馒头,也不沾这类增筋粉”。
![]()
被“问题面粉”伤到身体怎么办?正确挑选和处理建议
别以为家里备的面粉都是安全的,普通家庭选购时,注意下面这些方法,关键时候能救你一命:
观察色泽和气味:优质面粉应为乳白或淡黄色,带自然麦香。若面粉过于纯白、无自然麦香或有异味,很可能添加了增白剂等非食用成分。
认真看标签:合格面粉包装应注明生产厂家、生产批号、保质期及配料表,正规品牌和大型企业的产品更有保障。小作坊、无品牌或标签模糊面粉,建议谨慎购买。
![]()
亲手检测法:可以抓一把面粉轻轻握拳,优质面粉粉质细腻、易松散,而掺杂劣质添加剂面粉易结块、有刺鼻气味。有条件的话,稍蘸点水搓揉,若粘牙、涩口且口感异常,说明面粉里可能加了“问题物”。
储存与食用期限:面粉存放应在阴凉干燥处且密封防潮。超过3个月的散装面粉,含水率增加、微生物繁殖快,建议尽快食用或更换。
多元主食搭配:日常饮食不要只单一吃精制面食。可以搭配大米、全谷杂粮、玉米等,摄入多样化,降低“单一污染风险”。
呼吁全社会共同监督:购物时选择正规的超市、电商平台,并主动举报疑似“问题面粉”,共同筑牢舌尖上的第一道防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