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乌克兰战场上,俄军使用了一种射程最远可达200公里的新型滑翔制导炸弹,对乌军纵深目标构成了严重威胁。而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赋予这种炸弹超远射程的“心脏”是一台中国制造的SW800Pro型涡喷发动机。它本质上是一款航模用发动机,在一些购物平台上,你甚至能直接找到它,售价约为11万人民币。
它重量轻,推力约80公斤,能够满足许多民用飞行器的需求。但这款发动机的研发人员做梦也没想到,它有一天竟然也能成为滑翔制导炸弹的核心部件,在战场上耀武扬威。这种结合了廉价中国民用发动机与滑翔制导组件的炸弹,成本不到10万美元。
![]()
相比之下,乌克兰军队使用的“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单套价值就超过了10亿美元。一枚导弹就得花上百万美元,可它要拦截的制导炸弹才值几万美元,这种成本上的巨大差距,正在悄悄改变战场上的经济账。
在滑翔炸弹被大量使用之前,俄乌那边的战场一度打得难解难分,谁也占不了上风。无人机到处飞着侦察,只要有一连的兵力集中起来,就可能被远程炮火一顿猛轰。战争刚开始那会儿,俄乌两边都因为这事儿吃了大亏,损失惨重。
现在经过战术调整后,双方往往只能依靠单兵小组在前线进行渗透,也因此打成了消耗战。由于没有大兵团集结,也因此很难组织起有效的纵深突破。坦克突击等传统战术,在这道由无人机和远程炮兵构成的打击体系面前,屡屡受挫。于是,我们就看到,双方都回归了一战,开始挖堑壕,拼消耗。前线处处都是绞肉机。直到一方坚持不住,开始撤退,战线才能有稍许的改变。
俄罗斯试过很多办法,包括坦克,武装直升机,攻击机,轰炸机等都难以奏效。然而,UMPK滑翔制导炸弹的出现,成为了打破僵局的关键工具之一。
![]()
它的射程有70到90公里那么远,这样一来,俄军的战机就能在乌军大部分防空导弹打不到的地方,安全地投下这种武器。靠着它威力特别大、打得还挺准的特点,能很轻松地把乌军用钢筋混凝土修的防御工事给炸毁,最后成了能让战场上的战线发生改变的重要家伙。
所以,俄乌战场总结起来,那就是无人机固定战线,滑翔炸弹改变战线。也因此,我特别关注这两款武器的改进。比如俄罗斯搞出来的光纤无人机,以及这次出现的喷气式滑翔制导炸弹。这款炸弹不仅仅是射程的改变。而是战场角色的升级。如果说早期的UMPK滑翔炸弹主要执行的是前线空中支援任务,那么现在加装了喷气发动机、射程逼近200公里的新型号,它的作用现在已经提升到了“战场遮断”这个级别。
这里得先说说两个作战概念,一个是近距空中支援,英文简称CAS,另一个是战场遮断,英文简称BAI。通常来说,CAS这种作战行动主要是针对那些和我方部队正在交战、处于接触状态的敌方部队展开攻击。
![]()
正因为这样,它对时间的要求特别严格,得争分夺秒,而且作战的空间和咱们自己部队挨得很近。进行这种作战的时候,得和地面部队紧密配合,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得做出反应,所以一不小心就容易打错目标,误击的风险非常大。形式上,一般使用无人机、攻击直升机、苏-25等,在步兵小组头顶几公里外投掷导弹和火箭弹,消灭正在交火的敌方小队。
而BAI则是打击纵深区域的敌方预备队、开进中的装甲纵队、后勤补给车队、指挥所、桥梁、交通枢纽等后方目标的。它对时间上的紧迫程度要求不是特别高,主要想达到的效果是搅乱敌人的作战节奏和原先定好的计划,让敌人持续作战的能力变弱,这样就能给我们下一步发起进攻创造更好的条件。从作战形式上来说呢,通常是让战术轰炸机去投掷远程导弹,或者是由地面部队来发射远程导弹。
![]()
以前,由于俄空军无法突破乌军防空网,俄罗斯的BAI任务主要由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来完成,成本很高,一发就要300万美元,年产量也不过五六百枚。通常只能打高价值目标。因此乌军的后勤和兵力调动几乎不受影响。
但现在,有了这款增程型UMPK,俄军就能进行大量投掷,会对普通乌军部队的调动造成极大的阻碍,这让乌军的后勤工作变得特别难搞,难度一下子大了很多,这样下去,乌军的战斗力还会被进一步削弱。
不过呢,炸弹射程变远了,对怎么发现、认清远处的目标,还有怎么给炸弹指路,这些方面的要求也就更高了。俄军要是想让这种远程炸弹发挥出最大的威力,可能就得靠那些能悄悄穿过乌军防空网的隐身无人机,去深入敌后进行侦察。这种情况说不定会促使俄军以后大量装备这种无人机,进而让战场上的侦察系统再次迎来升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