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LPBF)因其在复杂结构成形与材料利用率方面的突出优势,已成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关键制造工艺。然而,传统高斯光束受限于其能量分布不均和光斑尺寸等因素,在加工IN939等难加工高温合金时易出现成形质量不稳定、工艺可靠性不足等问题。鉴于此,中航迈特与山东大学联合攻关,系统开展了环形光束LPBF成形IN939合金的研究,为航空航天高温部件增材制造提供新工艺路径。
![]()
研究以IN939镍基高温合金为对象,通过光束整形技术将传统高斯光束转换为环形光束,从实验与仿真两个维度系统对比分析了LPBF两种光束下IN939合金成形的熔池行为、晶粒取向、织构特征、表面质量及力学性能等,揭示了光束形态与合金组织演变之间的内在联系。
![]()
高斯光束和环形光束作用下
不同工艺条件下 LPBF 成形 IN939 金相图及缺陷占比统计结果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etallographic images and defect distribution of IN939 fabri
cated by LPBF with Gaussian and donut beam configurations at different parameters
![]()
LPBF 成形 IN939 的熔池形貌
Melt pool morphology in LPBF-fabricated IN939
研究结果表明,LPBF成形IN939镍基高温合金,环形光束展现出比高斯光束更宽的工艺窗口,在高扫描速度和大扫描间距下均未发现匙孔缺陷,熔池深宽比从0.46显著降至0.14,传热模式由匙孔模式转变为更稳定的传导模式。相同工艺条件下,环形光束成形的IN939试样表现出更优的组织性能,低角度晶界比例达57.1%(高斯光束仅为28.1%),显著降低开裂倾向,维氏硬度提升至376.92HV。同时,环形光束使熔道间冶金结合更加充分,成形试样表面粗糙度从5.8 μm降至4.0 μm,熔池温度梯度降低,流速峰值减小37%,熔池流动更稳定,飞溅现象得到有效抑制,实现了表面质量的显著提升。
研究成果以《基于环形光束激光粉床熔融成形IN939镍基合金组织调控研究》为题,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于国内航空航天制造领域权威期刊《航空制造技术》2025年第68卷第20期,由山东大学韩泉泉教授团队与中航迈特高正江博士团队共同完成。
中航迈特全程深度参与本次研究项目,并提供了关键的成形设备与材料,更基于工程经验,为研究方案制定与工艺参数优化等提供了技术支撑。
项目采用中航迈特MT280 LPBF设备,配备可调光束整形模块,成功将70μm高斯光束转换为167μm环形光束,搭载500W双激光系统,为项目提供了稳定支持。该设备成形尺寸为265×265×400mm,是科研教学、实训及赛事与小批量制造适用机型,曾作为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北京赛区唯一指定金属3D打印机,并助力多所高校院所科研创新。
![]()
项目所用MT-IN939镍基高温合金粉末由中航迈特自主研制,粉末采用真空感应气雾化技术(AVI-VIGA)制备,成分均匀、粒径分布集中(15–53 μm),具备高温强度优异、抗腐蚀性能突出及热疲劳抗性显著等优势,有效支撑了其在激光成形中的组织性能调控与裂纹抑制攻关。
![]()
聚焦金属增材制造设备、材料技术创新及产品服务,持续赋能未来人才培养与前沿产业技术探索,中航迈特通过自主研制的高温合金、铝合金及钛合金等高性能金属粉末材料,MT170/MT17H/MT280等系列金属3D打印设备,以及AVI-PA/VIGA/PREP等先进雾化制粉技术,已先后为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提供科研支持,助力多项创新研究开展。
未来,中航迈特将继续深化金属增材制造材料、装备融合创新能力,与更多高校院所携手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助力高水平科研成果落地与产业转化,为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持续助力。
欢迎转发
1.
2.
3.
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