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5日,国内量子计算领先企业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本源量子)在安徽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
这家2017年脱胎于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的企业,是国内首家具备超导量子计算机整机交付能力的厂商,此次冲击科创板,有望成为A股“量子计算整机第一股”。
完成五轮融资
从估值与资本背景看,其Pre-IPO估值69亿元由科创板上市公司上海宏力达受让0.2323%股份间接敲定。
资本认可度方面,公司已完成五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近20亿元,股东涵盖中信建投、中金资本、深创投、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17家头部机构,叠加合肥市20亿元量子产业基金的加持,形成政策与资本的双重背书。
此次IPO的产业意义尤为关键:不仅标志着中国量子计算从实验室技术走向产业化应用的里程碑突破,更打破了“量子计算商业化遥远”的认知壁垒,为国内量子科技企业提供了“技术研发-场景验证-资本赋能”的可复制路径。
同时,也契合“十五五”规划将量子计算纳入“技术突破+场景应用”独立条款的国家战略,成为国家队技术产业化的核心出口,助力中国在超导路线上与IBM、谷歌形成全球技术制衡。
本源量子的核心价值,构建在全栈技术布局、高价值场景变现与产业生态协同的三重壁垒之上。
技术层面,公司形成从量子芯片、EDA工具、测控系统到操作系统的完整链条:自主研发的“本源悟空”超导量子计算机(72比特)与第四代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支持500+量子比特)实现协同落地,专利数量达612件(发明专利占比82%),居全球第六、国内第一,同时牵头7项国家标准,在全球25家超导路线企业中构建“专利-标准-生态”的差异化优势。
还需聚焦三大突破点
商业化落地成效显著,已在三大高价值赛道跑通付费闭环。
金融领域,与中信银行、国泰君安等合作量子期权定价与风险计算,单笔任务收费5万元,复购率60%,累计完成2.8万笔实盘交易。
生物医药领域,联合恒瑞医药、药明康德等利用“本源悟空”开展分子筛选,平均为客户节省700万元实验成本,按20%分成收费,已签1.2亿元长期框架协议。
CFD领域,为中国商飞、国家电网提供模拟服务,将计算时间从数天缩至数小时,单个项目金额200-500万元。
财务数据印证拐点:2024年营收9938万元(毛利率58%),2025年一季度营收2858万元(同比增134%),净亏损1787万元(同比收窄21%)。
生态构建上,公司牵头的“量子计算产业联盟”聚集80余家全链条企业,与高校共建实训基地年培养500+量子工程师,还联合合肥市设立20亿元产业基金投资12个上下游项目,既填补人才缺口,又完善供应链协同,形成“技术-场景-生态”的正向循环。
未来发展还需聚焦三大突破点:一是技术迭代,2027年前需将量子比特规模从500提升至2000且错误率低于0.05%,巩固超导路线优势。
二是供应链安全,破解高纯铝、约瑟夫森镀膜等核心材料90%依赖美日的隐忧。
三是盈利兑现,依托“量子计算即服务(QCaaS)”模式,2026年后需实现营收持续增长,满足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避免因营收不足3亿元或现金流持续为负触发退市风险)。
作为中国量子计算产业化的“破冰者”,本源量子的IPO进程不仅是一次资本市场的融资行为,更将成为观察国内前沿科技商业化的重要窗口,其后续发展将深刻影响整个量子科技赛道的资本逻辑与产业格局。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不慌实验室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