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昨天傍晚时分,中美谈判的最新公告出现,那么究竟对行情有什么影响呢?本篇将从三方面给大家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另外本文最后一部分的提示很重要,大家不要忘记。
一,究竟是利好还是利空?
从新闻里面看,这次表述的很有趣,总结下来就是「过程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但实际上我在昨天的文章里面说过,既然我们安排了会面,那么这两天的谈判不可能会谈出问题。但事实上,更进一步来说,现在的谈判格更多的是最大化积累筹码,等到正式会面的时候,可以给自己留下更多的缓冲地带,这是大型商业谈判的基本节奏,工作组谈具体的条款和具体的设想,正式会晤进行拍板。所以我想这是把所有的悬念留在了月底的正式会晤上,其实基本上也就是上中下三种结果。
最差的一种,大概率就是你打你的,我说我的,然后继续把11月到期的关税延长;
中间的一种,那么可能会在买大豆和禁芬太尼上达成一定的合作,这或许会让我们在关税上成为独一档的存在;
最好的一种,美国放开对我们的限制,当然我们也会放弃稀土管控,这个基本不可能,老川没法和国内交代;
![]()
所以,其实谈不上是利好还是利空,本质上是有待进一步确认,那这就给资本市场留下了遐想的空间,就看谁来掌控定价权,而不是像有些人说的接下来就一马平川了。从交易的情绪来看,最近这几天市场会有剧烈的波动,因为会有各种解读出来,这时候我们要抓主线。
二,什么是主线?
其实主线就是市场的共识,或者叫最大公约数,比如这轮行情,为啥科技股表现就很好?现在市场的共识就是,科技是本轮行情的主线。这个共识在不断被加强,催化的因素包括:
1.中美博弈的焦点
2.全球经济需要科技来逆转下行周期;
3.AI的发展让人们看到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希望;
然后才有了国家定位、资金投入等二级市场的原因,所以回到这轮谈判,我们的共识是什么呢?最差就是继续延续,加强各自在最关心的领域内建设。所以科技是主线,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脑进场。
因为,共识会形成交易的趋势,一旦共识形成并加强,就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共识的队伍,推动股价持续上涨,被共识推动的行情,人们根本就不会理会基本面会怎样。反正只要大家预期价格还会继续涨,就会有增量资金继续推动行情。所以,共识一旦形成,你希望中的理想上车点就基本不会出现,因为总是有资金抢先出手。
因此,你永远也等不到适合自己上车的那一刻,这才是当下最大的问题。
所以,资本市场常说,要信早信,但是这是对于那些资本玩家而言,有无穷的子弹,你可以随便试,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几乎没有可能,这钱玩个两三次就没了,所以大多数时候都是等着趋势明确之后才上车,本着人家吃肉我喝汤的美好愿望,但殊不知,资本市场是你死我活,根本不存在带你一程的可能。
![]()
大多数普通投资者的操作就和上面这只股票是一样的,等自己确认是牛股的时候,往往行情已经是尾声阶段,这可就太难了,提前进场不现实,确认进场又晚了,这该怎么办?
三,机构蓄势
如果看走势的话,你会觉得股价波谷不惊的阶段肯定没有资金参与,但殊不知可能机构大资金早就进去了,只是没有看到。说到底,走势是大资金用来掩盖自己行为的真实意图罢了。
实际上,我们都很清楚,很少有热点是提前爆发,多数时候都是有资金提前潜伏,所有的个股表面看行情不期而至,但背后必然有大资金提前参与,否则从成本上来说一边涨一边买和散户没有区别,甚至因为体量大,还容易被针对,所以我们重点要关注的就是机构提前潜伏,而这段时间我用的大数据系统显示反映机构资金活跃程度的「机构库存」数据出现显著增长,背后其实就是机构在蓄势待发。
比如2025年伊以冲突时爆发的石油概念,表面看好像是中东局势紧张导致的,但实际大家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在这之前国际油价已经涨了两周多,只不过市场对此关注不多,大家的焦点自然不在这里,等到那边打起来了,大家的眼光被吸引,加上媒体的一渲染,股价再配合的涨一两个涨停板,大家对事件推动股价上涨深信不疑。
![]()
就比如上面这只股票,过去一周时间,股价几乎翻倍,而之前却是籍籍无名,在多数人眼中,一定是消息刺激,而这只股票就是当时原油概念第一股「通源石油」,一听名字,估计大家就会觉得是典型的事件刺激,但这只是表面,如果从交易行为的角度去看,你会有新的收获,看下图:
![]()
比起上面的走势图来,这张交易行为图多了一组橙色柱体,这就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数据系统中反映机构资金行为的数据:「机构库存」数据,它反映的是机构资金参与交易的活跃度,虽然机构行为有买有卖,但是大家想一想,如果机构资金不看好一只股票,会持续参与交易吗?所以「机构库存」数据越是活跃,越说明机构大资金对该股比较看好。从图中不难发现,事实上该股的「机构库存」数据活跃了很长时间,之所以现在上涨,只是正好碰上这个事情,大家容易聚焦,也有利于自己脱手。
这个世界上绝对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对于机构来说,投资中的任何行为,都是有依据的,但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是依据什么,而是他们做什么!涨起来随便找个理由都可以,大家其实很清楚这一点,但多数人呢?还是孜孜以求的找理由,不是不想换个方法,而是只有这个方法成本最低,偶尔还能成功,毕竟看看新闻也不花什么钱,但投资可不是撞大运啊!
我们要明白一点,机构大资金也不是所有的股票都可以一口气就拿到足够的筹码,既要买入,还不能让别人看出,只能是反复震荡,本质上就是买的多卖得少,但是你从当天的交易里面是看不出的,毕竟交易是对等的,多少买入就有多少卖出,而且现在监控这么厉害,如果都是大单买那一定会是异动,所以都是小单买小单卖,所以你很难从所谓的「资金流向」里面发现蛛丝马迹。但是就像我前面说的,如果机构一直参与,那就是要多关注的,再看看下面这几只股票,其实和上面说的「通源石油」是差不多的,他们都是不同的行业,但是机构的手法却是一样的:
![]()
![]()
![]()
很明显,这几只股票,「机构库存」数据活跃的时间是非常长的,如此长时间的活跃过程,股价却没有大幅上涨,你不觉得奇怪吗?这样的个股如果都不在你的关注队列,那还有什么值得你关注的呢?当天大涨的个股,再怎么研究也都是别人炒剩下的冷饭。
所以,看清楚机构的动向,再来决定自己的动向,这很重要!
真相很残酷,但不知道真相会更残酷。
本篇就聊到这里,关注老概,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
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收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敬请知晓。
此外,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社交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