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一个阳光和煦的秋日,一场朴素而庄重的荣誉授予仪式悄然举行。经中国卫生健康人才网中医专家委员会严谨评审,土生土长于河北衡水的周荣素老师,被正式授予“中医传世名家”荣誉称号。这份殊荣,并非凭空而来,它是对一位将半生心血倾注于岐黄之术,在无数病患身上印证中医博大精深的医者,最诚挚的致敬与最权威的认可。
![]()
家学渊源:滹沱河畔孕育的杏林苗裔
衡水,这片燕赵大地上的人文沃土,不仅以衡水老白干、衡水中学闻名,更有着深厚的中医药文化积淀。周荣素便是在这片土地上,在一个弥漫着药香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
“祖上三代从医”,简短的六个字,背后是百年传承的医脉与仁心。从咿呀学语开始,周荣素的世界里便充满了中药的独特气息,萦绕着长辈们探讨医理、辨证施治的乡音。那些在旁人看来艰涩难懂的药性歌诀、汤头口诀,对于幼年的她而言,却如同悦耳的童谣。在这种环境中,中医的种子早已悄然深植于心。
天赋与环境的结合,往往催生奇迹。五岁识百草,不仅是对药材外形、名称的记忆,更是对其性味归经的初步感知;七岁便能熟练地抓药、熬药,那双小手精准地掂量着每一味药的份量,把控着文火武火的时间;到了十岁,她已能沉稳地为乡邻切脉号诊,其言谈举止间透露出的专业与老成,让她在十里八乡赢得了“小先生”的美誉。这份早慧,并非仅仅源于聪颖,更是日复一日的耳濡目染与家庭严格教诲的结果。
深耕专病:在祖父引领下开启精研之路
周荣素的成长之路,离不开其祖父的悉心引领。看到孙女在中医方面展现出的浓厚兴趣与过人天赋,祖父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她系统学习,并着重带领她深入研究各类困扰民众的常见病、多发病。
1. 攻克各类疼痛疾患: 在祖父的指导下,周荣素较早地将研究方向聚焦于各类疼痛性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腱鞘炎、踝关节炎、关节积液……这些现代人高发的疾病,常常缠绵难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她深入钻研古籍,结合祖传经验,不断摸索、优化针对不同部位、不同性质疼痛的方剂与针刺、艾灸、推拿等外治手法,力求为患者解除“切肤之痛”。
2. 化解各类结节困扰: 随着现代检测技术的进步,乳腺结节、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皮下结节等问题的检出率日益增高,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周荣素认为,结节的形成多与气滞、痰凝、血瘀相关,强调从整体出发,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活血化瘀,通过内服外治的综合调理,帮助许多患者实现了结节的缩小甚至消散,避免了手术之苦。
3. 调治消化系统疾病: 胃食管反流、胃炎、消化性溃疡、胰腺炎、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极为普遍。周荣素遵循中医“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论,擅长运用经方与时方相结合,辨证治疗,或健脾和胃,或疏肝理气,或通腑泄热,在恢复中焦枢机功能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4. 应对心脑血管及相关后遗症: 面对冠心病、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及其导致的中风后遗症、偏瘫、半身不遂等严重健康问题,周荣素深知其复杂性与治疗的长期性。她博采众长,将中药、针灸、康复训练有机结合,尤其在改善中风后遗症的肢体功能、语言能力等方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系列方案,帮助众多患者提升了生活质量,重燃生活希望。
5. 专注妇科常见病与疑难症: 对于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等妇科疾病,周荣素体察到女性患者的身心双重痛苦。她用药精当,注重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同时辅以心理疏导,为众多女性朋友带来了身心安康。
6. 诊治头晕眩晕与不安腿综合征等: 即使是像头晕眩晕、不安腿综合征这类看似“小”却严重影响生活的病症,周荣素也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研究,从肝风、痰湿、血虚、瘀血等多个角度探寻病机,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中医解决方案。
守正创新:传统智慧与现代需求的融合
获得“中医传世名家”的称号,对周荣素而言,既是荣誉,更是责任与鞭策。她始终认为,中医的生命力在于疗效,而确保疗效的关键在于“守正”与“创新”。
“守正”,是坚守中医的核心思维——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她看病从不拘泥于一病一方,而是坚持“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仔细甄别每一个患者的体质差异、病情阶段,力求方证相应,药证相符。她熟谙经典,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典籍的理解深刻而独到。
“创新”,则体现在她不被古法所囿,在传承家学与经典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疾病谱的变化和临床实践,不断优化诊疗方案。她善于吸取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在确保安全有效的前提下,思考如何让古老的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当代人的健康需求。
仁心仁术:扎根基层服务桑梓
尽管医术精湛,声名远播,周荣素却始终保持着衡水人特有的质朴与谦和。她的大部分时间,依然留在了生她养她的那片土地,服务于基层的百姓。在她的诊室里,看到的永远是耐心细致的问诊、不厌其烦的解释和充满关怀的叮嘱。她深知,医者,看的不仅仅是病,更是人。一份信任,一份托付,她必以十分的仁心与仁术相回报。
“能为乡亲们解除病痛,看到他们恢复健康,就是我最开心的事。”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出了周荣素从医数十载不变的初心。
结语
周荣素老师的故事,是一位传统中医人的成长史诗,也是一部中医药在基层实践中不断焕发生机的生动教材。从滹沱河畔的“小先生”到享誉业界的“中医传世名家”,她用自己的半生步履,丈量着中医传承与发展的道路。她的成就,不仅在于攻克了多少疑难杂症,更在于她让无数人感受到了中医的温度与力量,增强了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与自豪。
在新时代的健康中国建设中,正需要千千万万个像周荣素这样“守正创新、心系苍生”的中医人。他们的存在,如同杏林中的常青树,深深扎根,默默繁茂,佑护着这一方百姓的健康,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医药智慧。我们期待,周荣素老师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中医后继人才,让岐黄之术薪火相传,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福泽世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