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时刻!东盟27年来首次扩员,东帝汶正式成为第11个成员国。
2025年10月26日,东盟建起来到现在五十八年,头回把椅子多摆一张,凑成十一国,东帝汶那张临时牌放了很久,观察席坐到现在,今天进门,东南亚这套合影算是拍全。
对东帝汶本身,这一步是换桌,外围座位换到主桌,规矩要学,会费要交,会议要跟,往后谈基建、谈资源、谈口岸,身份不再是旁听。
能不能扛住预期,这才是关键,从2002年独立算起,到入盟这一天,二十三年时间,国家骨架搭了不少,制造业清单拿出来不算厚,农业看天吃饭的比重高,工业抓手在油气,旅游的盘子没铺开,在东盟自贸区里博弈,用什么去占位。
区域内其实很卷,越南往制造业大盘发力,泰国靠汽车和旅游支撑,印尼把资源盘活,老挝在电力互联上做文章,东帝汶这边资源类型不新,产业优势不明显,人口约一百三十多万,市场小,劳动力池也小,竞争怎么打,短板怎么补,路线要定得清。
有人说靠平台,确实有平台,平台不自动分配机会,门票在手,转不转得成项目,落不落得下工地,能不能接到产业转移的链条,要看政府怎么跑项目,政策怎么稳,营商环境怎么做,心态从等资源变成做产业。
东盟内部也不是一块板,RCEP在跑,自贸区在跑,成员间发展梯队拉开,金融一体化推进慢,关税层面降得多,非关税那道墙还在,决策靠协商一致,一票不同意就停,强的国家受到掣肘,弱的小国得到保护,整体效率就是那种慢慢磨的节奏。
东帝汶站进来,合影更满,议题更复杂,后面谈不谈区域碳标准,推不推动货币合作,南海的事要不要联动发声,新成员财政靠补贴比例不低,政策节奏能不能跟上,会议桌上也可能被当作拉票对象,或者在一些议题上成为关键变量。
外面鼓掌的声音有,摊开来讲,更像一场政治层面的押注,押在十年窗口里能不能找准赛道,借区域一体化把资源依赖比例降下去,把风险分散,把标签从负担翻到资产,这种事不靠一句宣示,得靠项目、指标和时间。
对中国这边,也是一条提示,过去常用一对一的打法,现在东盟更看整体,进来一个低收入成员,平均值会被拉低,也能变成合作试点场,东帝汶缺什么,基础设施缺口大,农业需要技术,市场通道要打通,外来投资要引进,这些都是中国熟的路,谁先把点位稳住,谁在下一轮区域整合里就更主动。
过去十年,中国在老挝、柬埔寨、缅甸的布局比较稳,现在东帝汶这块补上,通道多一条线,港口加上陆路,物流和能源能串联。
一句话记住,东盟扩员不是简单加人,是洗牌,东帝汶是翻开的第一张,后面怎么接牌,还是要看谁能把位置坐稳,把事做实。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