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甘蔗北方试种成功,皮薄徒手就能扒!平度一家庭农场试种长节黑皮甘蔗成功,被多雨天“逼”上新出路

0
分享至

10月21日下午吃过午饭,平度市崔家集镇坊子村农夫兄弟家庭农场的马焕伟就钻进甘蔗地,现场开启了直播。在北方试种甘蔗成功,经过近一年的精心培育,马焕伟今年的5亩甘蔗地迎来收获期,也吸引了很多网友在直播间里看稀奇。


北方甘蔗试种成功,直播推广赢回头客

“你们来就行了!想实现甘蔗自由的就来我们农场,来尝尝咱们北方的长节黑皮甘蔗!”马焕伟卖力地直播吆喝,手里不忘展示刚砍下的新鲜甘蔗,而她的背后就是大片的甘蔗地。

放眼望去,5亩甘蔗地面积着实不小,一根根成熟的甘蔗赛过擀面杖粗,像竹林一样密密生长着。“现在还是砍了一部分卖了的,刚开始还密。因为它生命力很顽强,种下一颗‘种子’能发出六七棵甘蔗!”马焕伟看着丰收的甘蔗田很是喜悦。


只见她利落地砍下一节甘蔗,直接用手扒皮,随即就在直播间吃开来。“我们北方甘蔗种出来皮薄,直接用手就能扒下来,很容易。”

直播结束后,她又开始忙着给还没成熟好的甘蔗褪叶子。原来甘蔗特别喜欢阳光,整个种植期下来最重要的管理环节之一就是将它一节一节生长的甘蔗叶扒下来。这样才能让甘蔗杆儿沐浴在阳光里,才能上色变得紫红紫红的,甜度也会更高。


在直播间里,更多的人关注的还是在北方种植的甘蔗甜度能否保证。她说甘蔗由于生长的特性甜度分布不是很均匀。就像前一段时间阴雨天比较多,影响了甘蔗上糖分,高处的一两节甘蔗吃起来就不会太甜。但是由于在北方种植甘蔗生长周期长,从三四月份种下以后,一直到现在霜降前后才吃上,足够长的生长期保证了其甜度,一般能达到15左右,已经是很不错的口感。

记者也在现场尝试了一下:这甘蔗不仅可以徒手扒皮,口感也很不错,且汁水充足,完全不输南方产的甘蔗。并且北方甘蔗在当地销售,省去了物流时间,占据更加新鲜的优势,一经上市就赢得了不少客户,还有不少回头客来找。据介绍,目前一根她家种的北方甘蔗卖到25元,到农场自己采收的一根则仅需15元,很受欢迎。


去年雨水大“逼着”种了甘蔗

马焕伟的直播间叫“平度小桃妹”,目前有7000多粉丝。从她的账号名字来看,以前她并不是种甘蔗的。这背后甘蔗收获的甜蜜背后,还藏着一段只有农人自己才能体味的辛酸。

原来,这片甘蔗地原先种的是一片猕猴桃。最近两年雨水大,影响了猕猴桃的生长;尤其是去年,这片地上的猕猴桃由于水涝很多淹死了,剩下的猕猴桃树在挂果等方面也大打折扣,农场也赔了很多钱。

种地多年的马焕伟是个开朗豁达的人,她没有一蹶不振,跟家人积极商量法子应对。

经过朋友介绍和多次考察,她最终选定了种植甘蔗。“这些甘蔗要种的时候也不容易,光这买‘种子’一项就花了很多钱。”领着记者在地里转,不远就能看见砍掉的甘蔗节在肥水充足的地里发出新芽来,而这就是甘蔗的“种子”。

这一北方甘蔗品种也是她考察再三选定的。这种甘蔗比起南方甘蔗来普遍的特点就是节长,也比较能适应北方的春秋气温变化。

今年入秋以后山东普遍降雨多于往年,马焕伟试种的甘蔗却因为喜水而“活”得很好。她说,甘蔗的确很喜水,日常管理另一重要内容就是别让它旱了,要保证足够水分。但也不能特别涝,前段时间雨水特别充足的时候也要及时排水,让它的根能够充分“呼吸”。

马焕伟家的甘蔗好吃,还因为她上的都是农家肥有关系;此外甘蔗也不能打除草剂,需要人工拔草,一遍又一遍。

研究如何让“种子”安全过冬

马焕伟今年40岁,以前也在外上班。后来为了照顾家庭回到老家经营家庭农场,如今也成了一名有经验的农人。她总说这是自家的活,就得舍得铺下身子干。

经过这近一年的精心照料,5亩甘蔗迎来收获。除了销售以外,马焕伟现在考虑的就是如何让甘蔗“种子”在北方过冬。

她说,南方的甘蔗由于每一节比较短,会留下整节来做种再种。而这种北方甘蔗节长,只需砍下一段来,适当保存留作来年再种即可。

但要给这些种子在冬天营造一个相对温暖而湿润的环境并不容易。她在摸索用北方冬储的方式窖藏,或许能够成功。如果成功了,她也希望能够扩大种植,也让北方甘蔗能够获得更多的人认可。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晓哲 张昌威)

来源:大众·半岛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小米通话将于12月3日停止服务

小米通话将于12月3日停止服务

极目新闻
2025-11-05 21:05:11
许家印干的最虎的一件事就是填海造陆,花费上千亿搞个海南海花岛

许家印干的最虎的一件事就是填海造陆,花费上千亿搞个海南海花岛

探史
2025-11-04 18:54:50
民进党当局称大陆未来可能全球通缉“台独”顽固分子,国台办回应

民进党当局称大陆未来可能全球通缉“台独”顽固分子,国台办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05 11:32:07
伟大1-0!亚洲球队逆袭:欧冠历史首胜 仅建队11年 现场万人狂欢

伟大1-0!亚洲球队逆袭:欧冠历史首胜 仅建队11年 现场万人狂欢

侃球熊弟
2025-11-06 03:41:47
“父亲偷看女儿洗澡”后续:爸爸揭露真相,女孩追悔莫及

“父亲偷看女儿洗澡”后续:爸爸揭露真相,女孩追悔莫及

观世记
2025-11-05 20:19:25
新闻多一度丨神二十推迟返回 空间碎片影响有多大?

新闻多一度丨神二十推迟返回 空间碎片影响有多大?

新京报
2025-11-05 18:11:09
买淀粉肠的学生,抢钥匙的校长,撒谎的通报

买淀粉肠的学生,抢钥匙的校长,撒谎的通报

空瓶子
2025-11-04 18:18:24
知名男演员,传来喜讯!

知名男演员,传来喜讯!

鲁中晨报
2025-11-06 07:03:11
不顾美欧反对,中方邀请俄总理访华,普京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中国

不顾美欧反对,中方邀请俄总理访华,普京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中国

第一军情
2025-11-05 15:40:03
纽约迎来新市长:90后、印度裔、穆斯林、民主社会主义者、特朗普的“噩梦”

纽约迎来新市长:90后、印度裔、穆斯林、民主社会主义者、特朗普的“噩梦”

上观新闻
2025-11-05 17:59:14
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是如何救援空间站宇航员的,美俄都没有这能力

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是如何救援空间站宇航员的,美俄都没有这能力

讲者普拉斯
2025-11-05 20:51:42
网红户晨风被封禁,央视披露详情:以“苹果人安卓人”恶意制造对立,收割流量牟利,突破监管红线

网红户晨风被封禁,央视披露详情:以“苹果人安卓人”恶意制造对立,收割流量牟利,突破监管红线

极目新闻
2025-11-05 16:40:03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财经三分钟pro
2025-11-05 13:58:59
国足选帅如同儿戏,足协说了不算惨遭打脸!不可抗的因素选邵佳一

国足选帅如同儿戏,足协说了不算惨遭打脸!不可抗的因素选邵佳一

中国足球的那些事儿
2025-11-05 19:46:13
管不住下半身!网传长沙某三甲医院医生不雅视频曝光,引发关注…

管不住下半身!网传长沙某三甲医院医生不雅视频曝光,引发关注…

火山诗话
2025-11-05 17:31:47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小乔古装汉服
2025-09-29 07:55:03
乌克兰公布“罕见”作战画面!外媒:乌特种部队乘“黑鹰”直升机突袭波克罗夫斯克

乌克兰公布“罕见”作战画面!外媒:乌特种部队乘“黑鹰”直升机突袭波克罗夫斯克

环球网资讯
2025-11-05 16:09:59
国乒教练调整内幕揭晓,王励勤弃用两位功臣?改革力度超出预期

国乒教练调整内幕揭晓,王励勤弃用两位功臣?改革力度超出预期

海阔山遥YAO
2025-11-05 11:54:46
网友好奇,国外全球反诈论坛我们为什么不参加?评论区一言难尽

网友好奇,国外全球反诈论坛我们为什么不参加?评论区一言难尽

眼光很亮
2025-11-05 10:40:13
秦雯编剧电视剧被央视撤档,此前王家卫秦雯私密录音曝光惹争议

秦雯编剧电视剧被央视撤档,此前王家卫秦雯私密录音曝光惹争议

鲁中晨报
2025-11-05 11:31:09
2025-11-06 07:59:00
半岛官网 incentive-icons
半岛官网
一屏览山海,网织天下事!
169915文章数 867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外媒:中方强硬抨击荷兰 安世半导体僵局持续发酵

头条要闻

外媒:中方强硬抨击荷兰 安世半导体僵局持续发酵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何小鹏连发四大黑科技!人形机器人走猫步上台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旅游
教育
数码
艺术
公开课

旅游要闻

外媒:中国“深蓝梦想”科考推动科普研学旅游

教育要闻

规律探究题,一个视频学明白!

数码要闻

小米POCO X1平板现身Geekbench 搭载骁龙7+ Gen 3

艺术要闻

Michal Lukasiewicz:木刻般的绘画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