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里的冰与火之歌
看着A股三季报陆续出炉,1311家公司中58.96%实现净利润增长,建筑材料、钢铁等行业表现尤为亮眼。宝丰能源、寒武纪等个股更是涨幅惊人。这本该是投资者欢欣鼓舞的时刻,但作为一个在量化投资领域深耕多年的上海人,我却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
一、牛市里的两大幻觉
市场总是充满戏剧性。当多数人沉浸在"牛市来了"的喜悦中时,我却看到了两个致命的错觉。
第一个错觉是"我的股票一定会涨"。2025年4月以来的行情中,指数上涨了900点,但有多少人注意到,广聚能源这样的个股已经回吐了60%的涨幅?牛市从来不是雨露均沾的盛宴。
第二个错觉更危险:"反弹就是机会"。我统计了2025年前9个月各板块表现,几乎没有哪个板块能连续两个月领涨。电子板块算是例外,但也有四个月是下跌的。这种轮动速度之快,让追涨杀跌的散户疲于奔命。
![]()
二、虚跌与空涨的艺术
在这个市场中,最需要分辨的就是"虚跌"和"空涨"。前者看似危险实则暗藏机会,后者表面风光却危机四伏。
记得有一次遇到一只快速回落的股票,当时很多人都选择逃离。但如果能看清背后的资金动向呢?就像这张图展示的:
![]()
关键在于把握定价权。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与散户截然不同。通过大数据分析工具,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交易行为的特征:
![]()
图中橙色柱体是我用了十多年的量化系统中反映机构资金活跃程度的「机构库存」数据。它就像一面照妖镜,能照出市场的真实面目:
![]()
当然,市场中也充斥着"空涨"现象:
![]()
三、数据的启示
回到开篇的三季报数据。1311家公司中773家增长的数据固然喜人,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增长是否可持续?机构资金是否认可?
我见过太多业绩昙花一现的公司。真正的机会往往藏在数据的细节里:哪些行业的增长是结构性的?哪些公司的优势是可持续的?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量化分析来解答。
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普通投资者更需要借助专业工具来过滤噪音。就像我在开头提到的那些业绩亮眼的公司,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获得了机构的持续关注。
四、投资的本质
投资本质上是一场认知的较量。当多数人盯着K线图时,聪明钱已经在研究基本面;当散户追逐热点时,机构已经在布局下一个周期。
十年的量化投资经验告诉我:市场永远是对的,错的永远是我们的认知方式。与其猜测市场走向,不如静下心来研究数据揭示的真相。
五、未来的机会
展望后市,我认为以下几个方向值得关注:
- 业绩持续改善且获得机构认可的行业
- 估值合理且具备竞争优势的公司
- 市场情绪过度悲观带来的错杀机会
记住:在牛市中保持清醒比在熊市中保持乐观更难能可贵。
【声明】
本文所涉信息均来自公开渠道整理分析而成。文中观点仅为个人见解,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若内容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本人从未建立任何收费群或提供个股推荐服务,谨防诈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