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压力和衰老,很多人都能感觉到两者似乎有关联,但很少有人知道背后藏着怎样的科学逻辑。
随着相关研究不断深入,科学家们逐渐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发现压力并非只影响情绪,还会通过特定的生理机制作用于身体,进而对衰老进程产生影响。
![]()
在这一领域,马丁・皮卡德、伊丽莎・埃佩尔等研究者的团队都有重要探索,他们从不同层面入手,有的聚焦大脑信号传递,有的关注细胞层面变化,慢慢找到了压力与衰老之间的关键连接点。
这些研究不仅让人们更清楚两者的关系,也为后续寻找延缓衰老的方法提供了方向,让对抗压力带来的衰老影响有了科学依据。
能“指挥”衰老的大脑信号
过去大家总觉得压力让人显老只是直观感受,直到科学家们深入研究,才发现背后藏着复杂的生理机制。
其中,哥伦比亚大学马丁・皮卡德团队提出的“大脑-身体能量节约模型”很有说服力,这个模型还锁定了一个关键分子,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
![]()
GDF15挺特别,很多器官都能分泌它,但它的受体只在大脑里有,这就让人猜测,它可能是给大脑传递全身细胞应激信号的“信使”。
皮卡德团队的最新研究也证实,心理压力会让人体血液和唾液里的GDF15水平明显升高。
这意味着心理压力或许会通过GDF15这条信号通路,影响大脑对全身能量的分配,进而加快衰老。
这种机制不仅解释了压力导致生理衰老的原因,还为研发针对性干预方法提供了可能的靶点,这对后续抗衰老研究来说是个重要的突破方向。
![]()
另外,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诺亚・斯奈德-麦克勒在恒河猴身上做的研究也很有意思。
他发现社会地位低的恒河猴,免疫细胞里和炎症相关的基因表达会显著增加,不过这种影响不是不可逆的。
要是恒河猴的社会地位变了,它免疫细胞里的基因表达模式也会跟着调整,这一发现从动物层面印证了社会压力对生物健康的影响,也让人们更清楚社会因素和衰老之间的关联。
藏在细胞和分子里的衰老密码
提到衰老,就不得不说端粒,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保护性DNA序列,细胞每次分裂,端粒都会缩短一点,所以它也被当成细胞衰老的重要标志。
早在上世纪初,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健康心理学家伊丽莎・埃佩尔就做过一项开创性研究,第一次把心理压力和端粒长度变化直接联系起来。
![]()
她的团队分析了58名女性,一部分是照顾患有慢性疾病孩子的母亲,另一部分是孩子健康的母亲。
结果很明显,长期承受照护压力的母亲,端粒要短很多,而且照护时间越长,端粒缩短得越明显。
这个发现为理解慢性压力在细胞层面留下的痕迹提供了关键证据,后来,科学家们在童年经历过逆境的人、长期处于职业疲劳状态的人身上,也发现了类似的端粒缩短情况。
不只是端粒,压力还会影响其他分子层面的衰老标志。
![]()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安东尼・赞纳斯团队做了大规模人群研究,发现长期处于高强度压力下,和表观遗传组的加速衰老特征关系密切。
研究显示,皮质醇水平高的人,DNA甲基化水平会降低,同时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的基因表达会上升。
这说明压力不仅会改变基因的表达模式,还可能引发全身的炎症反应,还有明尼苏达大学的亚历山德罗・巴托洛穆奇团队,他们在动物模型上的研究也有新发现。
长期处于社会性压力的啮齿动物,心脏健康会受损,寿命也会缩短,而且还会出现多种和衰老相关的分子变化,比如细胞衰老关键标志物p16的表达水平会升高。
![]()
这些来自不同层面的研究,一步步揭开了压力影响衰老的分子秘密。
对抗压力衰老的实用方法
虽然压力会加速衰老,但科学家们发现,并不是所有衰老过程都无法逆转,通过一些合适的干预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对衰老的影响。
其中,体育锻炼被证明是很有效的方法之一。
埃佩尔团队的研究就显示,运动能通过多种方式延长寿命,比如帮助长期处于压力下的人缓解端粒缩短的问题。
![]()
运动之所以有这样的保护作用,可能是因为它能降低皮质醇等应激激素的水平,减少全身的炎症反应,同时还能促进细胞的自我修复能力。
对普通人来说,运动是容易实施的方式,不需要复杂的条件,只要坚持就能看到效果。
除了运动,研究人员还在探索其他类型的行为和药物干预措施。
不过有一点很重要,在评估任何一种抗衰老疗法效果的时候,都得把压力当成关键因素考虑进去,这对现在正在进行的抗衰老药物临床试验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当然,科学家们也强调,衰老是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不可能靠单一指标或者单一干预措施就完全控制。
就像埃佩尔说的那样,大家总希望有简单的答案,想用表观遗传时钟或者端粒长度这种统一指标来衡量衰老,但生物学其实没那么简单。
未来,研究还需要在更多层面深入,比如弄清楚不同类型的压力来源对衰老进程的不同影响,了解压力作用的时机有多重要,以及探索不同年龄相关的生物学变化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
同时,开发更精准的生物标志物来评估衰老状态,设计出个性化的干预策略,也是这个领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这些研究成果,标志着衰老科学进入了新的阶段,从只关注生理变化,转向综合考虑心理、社会和生物因素。
这不仅能帮助人们开发出更有效的抗衰老方法,还能为提高人类健康寿命和生活质量打下科学基础。
结语
关于压力与衰老的研究,虽已揭开部分科学面纱,但仍有更多细节等待探索。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让人们看清了压力影响衰老的生理路径,更打破了“衰老不可逆”的固有认知,为普通人对抗压力衰老提供了科学指引。
![]()
未来,随着对大脑信号、细胞变化等领域研究的深入,或许会有更精准的干预方式出现。
而当下,人们已能借助现有研究结论,用更科学的态度应对压力,为延缓衰老创造可能,这场对压力与衰老的探索,终将为提升人类健康寿命持续贡献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