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Pura90系列换芯的消息这两天炸了锅,但比处理器更让人意外的,是影像方案的大调整——用了两代的1英寸大底主摄彻底退场,换成了一颗全新设计的传感器。有人说这是“被迫妥协”,也有人觉得这才是“务实选择”。但不管怎么说,华为这次的变化,确实透着点无奈,也藏着点野心。
先说影像,这是这次最大的变数。Pura90系列不再延续P系列标志性的1英寸大底,转而使用一颗更小但性能更强的新传感器。官方的说法是“性能翻倍”,实际体验确实有提升——暗光纯净度更好了,动态范围也拉得更开,尤其是夜景和逆光场景,解析力比上代明显更扎实。但说实话,底还是小了点,物理规律摆在那,极限环境下的宽容度和虚化效果,肯定不如1英寸那么从容。
不过话说回来,1英寸大底这两年也不是没槽点。镜头模组凸起夸张,重量直逼半斤,放包里都嫌坠手。而且索尼那颗IMX989供应链也不算稳定,现在换成自研方案,起码在软硬协同上能玩得更开,算法调校的空间也大了。再加上这次Pura90的长焦终于升级到了潜望式设计,5倍光变起步,100倍数码也不再是纯靠算法硬撑,拍月亮、拍远景的实用性确实上了个台阶。
镜头配置上,Pura90这次走的是“去掉一个超大杯,补齐三个能打的”策略。主摄负责日常和夜景,超广角带微距功能,长焦覆盖中远距离,没有哪颗是凑数的。这种均衡路线其实挺讨巧——你可能拍不出P60那种极致暗光下的“德味”质感,但日常随手拍的成片率和可用性,反而更高了。对大部分用户来说,能把每个焦段都拍清楚、拍好看,比堆一个顶级主摄但其他镜头拉胯,要实在得多。
 ![]()
处理器这块,Pura90系列搭载的是最新的麒麟芯片,制程和架构都有优化,虽然跑分数据暂时还没公布,但从目前流出的测试来看,日常流畅度和能效比都在线。游戏性能可能依然不是它的强项,但刷微博、看视频、处理文档这些高频场景,完全够用,而且发热控制得不错,长时间使用也不会烫手。系统层面,鸿蒙Next的适配速度明显快了,主流App基本都能正常运行,偶尔还有个别小众软件会闪退,但比起去年的生态荒漠,已经是天壤之别。
续航和快充一直是华为的强项,这次也没掉链子。5000mAh电池配100W有线+50W无线,实测半小时能充到80%,一天中度使用妥妥撑到睡前。而且支持双向无线充电,给耳机、手表反向充个电也很方便。屏幕用的是2K LTPO自适应高刷,最高120Hz,最低1Hz,省电的同时观感也细腻。亮度峰值能到2000nit,大太阳下也能看清内容,PWM调光频率够高,晚上刷手机眼睛不会酸。
外观设计上,Pura90延续了家族式的简约风,后盖用的是素皮和玻璃两种材质,手感温润,不沾指纹。厚度控制在8.5mm左右,重量压到了210克以内,比前代轻了不少。NFC、红外、IP68防水这些该有的都有,X轴线性马达的震感也调得很舒服,打字、游戏的反馈都挺干脆。唯一的遗憾是取消了3.5mm耳机孔,虽然现在用的人不多,但总有人会觉得少了点什么。
说到竞品,Pura90最直接的对手应该是vivo X200 Pro+和OPPO Find X8 Ultra。vivo的影像确实强,2亿长焦和蔡司调校摆在那,拍照党闭眼冲。但华为的优势在于系统生态——鸿蒙的多设备协同、超级中转站、纯净模式,这些体验是安卓阵营短期内学不来的。如果你手里已经有华为的平板、手表、耳机,那Pura90的联动价值就远超一台单独的手机。
 ![]()
至于该不该买,我的建议是这样:如果你是华为老用户,生态已经成型了,Pura90闭眼入,尤其是16+512GB版本,价格卡得刚好,够用还不浪费。如果你是新用户,还在犹豫要不要进鸿蒙系,可以再等等看618或者双十一,到时候优惠力度肯定更大,而且生态适配也会更成熟。
1英寸大底的退场确实有点遗憾,但华为这次的调整,某种程度上也是在给自己找更稳的路。影像不再追求极致参数,而是回归实用和均衡;芯片不再卷跑分,而是保证流畅和省电。这种务实,可能正是这个阶段最合适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