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健康生活吃出来

0
分享至

减脂餐里面加入藜麦、鹰嘴豆、牛油果等高营养食材,奶茶里添加羽衣甘蓝、奇亚籽、黄皮等新鲜小众蔬果……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食物的需求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转变,一场从农田到餐桌的健康革命正在悄然发生。

解锁健康密码

“用盐碱地小麦做出来的馒头还真是不一样!麦香味更加浓郁,咬劲足,饱腹感满满,有小时候的味道!”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一位消费者发出这样的感叹。

旱碱麦馒头凭啥风味出众?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张波解释,麦香味是小麦及其制品所具有的独特复合香气,由醇类、醛类、酯类等上百种挥发性化合物组成。而盐碱、干旱等恶劣自然条件,能胁迫激活小麦应激代谢通路,促进脂肪酸氧化和醇类、醛类、酯类合成,使得旱碱麦及其制品的麦香味更加诱人。

“河北省沧州市的旱碱麦富含钠和硒元素,不仅营养好吃,而且病虫害相对较轻,几乎不用打药,是制作全麦食品的优质原粮。”张波对记者说,目前他们团队已将旱碱麦面粉制成了千层馒头、面花、全麦馒头等产品,受到了广泛好评。

当前,“吃得营养健康”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我国先后多次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调整居民膳食结构、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第五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要“认识食物,选择新鲜的、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食物,每周25种以上,合理搭配”。

在此背景下,全谷物消费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全谷物是谷物去除外壳等不可食用部分后,保留完整颖果结构的籽粒,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谷物中的天然营养与活性物质。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2024—2035年)》提出,到2035年,要实现“适应居民营养健康需要的优质全谷物产品更加丰富,全谷物食品供给和消费实现动态平衡”。

然而,张波认为,目前全谷物(全麦)食品营养价值虽然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但适口性差,硌牙、剌嗓子等口感降低了消费体验,居民全谷物消费在谷物消费总量中的占比还比较低。因此,创新开发适口性好、性价比高的细全麦食品,将极大推进营养型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和食物消费,形成更加平衡健康的膳食营养结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营养与健康需求。

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不仅需要优质的碳水化合物,更离不开高品质的蛋白质摄入。位于甘肃省合作市的美仁大草原,是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区域,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体形健硕、肌肉饱满的美仁牦牛。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究员梁春年介绍,美仁牦牛肉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肉类,脂肪含量却保持在较低水平,展现出更加健康的营养结构。同时,它富含多样化的矿物质元素,氨基酸组成更是与人体需求高度吻合,完美契合了中国营养学会所倡导的健康饮食标准。目前,美仁牦牛相关农产品种类丰富,在20多个省市热销。

多元食物供给

丰富多样的食物,是我国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老百姓的食物80%来自主粮。如今,膳食结构正在从主食型向“粮菜肉果鱼”多元化食物消费模式转变。走进各大商超,点开各种电商平台,天南海北的食材让人目不暇接,老百姓的餐桌越来越丰富,饮食结构也越来越健康。

“我国人口众多,对食物的需求量也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必须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表示。

所谓大食物观,就是放眼整个国土资源,立足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依靠现代科技驱动,全方位开发耕地、森林、海洋等国土资源,拓宽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食物来源,保障各类食物有效供给。

陈萌山说,一方面,要稳定粮食生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各项政策从粮食、耕地向多元化食物资源拓展,推动构建更加有效的食物考核体系。

从我国来看,丰富的国土资源蕴藏着巨大的食物资源开发潜力,为拓宽食物来源、构建科学健康的饮食结构提供了坚实基础。33亿亩森林资源,可产出木本粮油、林下作物、昆虫蛋白等多样食材,为消费者提供更多营养选择;超过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更是一座巨大的“蓝色食物宝库”;草原资源的潜力也不容忽视,草原野生植物中有药用价值的达6000多种,可制成食品的有2000种……充分开发利用好这些资源,能有效拓宽我国的食物来源,为老百姓构建科学健康的饮食体系。

陈萌山建议,要加大对食物资源的开发力度,丰富食物种类。加强对传统食物资源的深度挖掘,提高食物的附加值。加大新食品制造力度,充分发挥合成生物学的重要作用,实现未来食品更安全、更营养、更美味、更可持续的目标。推动食物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与食品加工、流通、餐饮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延长食物产业链,提高产业竞争力。

倡导绿色消费

秋风起,蟹脚痒。前不久,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荣丰村的“稻田蟹”迎来丰收,清香美味的蟹稻与肥美的河蟹同步抢“鲜”上市。稻蟹共生的好处在于,水稻可以为河蟹提供安全舒适的生长环境,河蟹能为水稻松土、除草、捉虫,提升水稻品质。如今,这样的场景在我国比比皆是,已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生动写照。

当前,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与资源约束收紧的双重压力,传统农业作为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局限日益凸显。联合国报告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口对食品的总需求将增加50%,其中蛋白质需求量将增加30%到50%。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与持续增长的食品需求,人类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寻找新的食品资源,以提升食品供给能力。

“绿色低碳是未来食物与营养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要依靠科技发展摆脱水土资源和劳动力的单一束缚,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食物供给的可持续。”陈萌山表示,要促进食品加工绿色化,引导食品加工企业采用节能环保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加强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营养保护和品质提升,开发绿色、低碳、营养、健康的食品。

喜茶作为一家新茶饮企业,不仅注重口感与营养的提升,更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每一杯饮品。喜茶公共传播中心总经理程浩告诉记者,喜茶深入上游产地,通过订单农业在全国多个优质水果产区建立种植基地,与农户一起探索更健康、更绿色、可持续的种植方式。在广东省汕头市金灶镇,喜茶与近500户农户合作管理近2000亩桑葚果园,通过实名制溯源、免费发放合规农药及新鲜原料“一日一配”等举措,确保原料新鲜可追溯。此外,喜茶还与上游高标准种植基地合作,在种植、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化学激素,保障了原料品质,实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

陈萌山建议,要大力倡导绿色消费,鼓励消费者购买和食用绿色、低碳、环保的食物,倡导绿色出行和简约生活方式,引导居民养成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同时,加强对绿色消费理念的宣传,提高消费者的认知和认同。(经济日报记者 常 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出事了,停摆35天终酿成大祸,现场惨烈,特朗普:不妥协继续关门

出事了,停摆35天终酿成大祸,现场惨烈,特朗普:不妥协继续关门

振华观史
2025-11-05 14:12:37
随着雷霆8连胜创纪录,勇士赢太阳,西部最新排行:快船跌至第10

随着雷霆8连胜创纪录,勇士赢太阳,西部最新排行:快船跌至第10

球场没跑道
2025-11-05 14:38:11
70岁大爷和30岁保姆生下儿子,亲子鉴定后,大爷却被自己儿女气死

70岁大爷和30岁保姆生下儿子,亲子鉴定后,大爷却被自己儿女气死

纸鸢奇谭
2025-09-08 09:31:42
女子参加婚礼穿包臀裙和黑丝,抢了新娘风头:新郎都不好意思了

女子参加婚礼穿包臀裙和黑丝,抢了新娘风头:新郎都不好意思了

唐小糖说情感
2025-11-05 09:11:11
以防长称将在“黄线”内不设限制地打击哈马斯

以防长称将在“黄线”内不设限制地打击哈马斯

界面新闻
2025-11-05 19:28:04
是谁导致了美国衰败?不是“无法无天”的特朗普,也非小布什拜登

是谁导致了美国衰败?不是“无法无天”的特朗普,也非小布什拜登

军机Talk
2025-11-03 15:36:42
瑞银:中国接近半数家庭房产处于账面亏损状态

瑞银:中国接近半数家庭房产处于账面亏损状态

互联网大观
2025-11-04 13:43:22
全运会乒乓球男团分组:上海和北京同组,樊振东大概率交锋王楚钦

全运会乒乓球男团分组:上海和北京同组,樊振东大概率交锋王楚钦

懂球帝
2025-11-05 15:57:07
秦始皇姓嬴名政,为何儿子却叫扶苏和胡亥?看完可算懂了

秦始皇姓嬴名政,为何儿子却叫扶苏和胡亥?看完可算懂了

大国纪录
2025-11-04 14:51:55
立即停用这种“厨房神器”,已致多人死亡,很多家庭还在用!

立即停用这种“厨房神器”,已致多人死亡,很多家庭还在用!

DrX说
2025-11-03 14:13:43
10年湖北打工妹嫁英国高管,结婚8 年持刀捅死丈夫,如今下场唏嘘

10年湖北打工妹嫁英国高管,结婚8 年持刀捅死丈夫,如今下场唏嘘

银河史记
2025-11-04 20:17:37
曝光!重磅间谍案件!

曝光!重磅间谍案件!

李荣茂
2025-11-04 07:57:13
波克罗夫斯克会成为下一个巴赫穆特吗?

波克罗夫斯克会成为下一个巴赫穆特吗?

山河路口
2025-11-03 17:06:51
美媒:中国100式坦克已经颠覆西方认知,原来坦克还能这么造?

美媒:中国100式坦克已经颠覆西方认知,原来坦克还能这么造?

云上乌托邦
2025-10-23 10:46:01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调整出口管制管控名单措施答记者问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调整出口管制管控名单措施答记者问

界面新闻
2025-11-05 17:01:53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杭城村叔
2025-09-11 12:54:47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小杨侃事
2025-11-05 17:05:22
貂皮大衣水洗退货后续:店主驱车300公里,买家身份流出 警方回应

貂皮大衣水洗退货后续:店主驱车300公里,买家身份流出 警方回应

不写散文诗
2025-11-05 17:35:10
婆婆骨灰多出4颗钢钉,儿媳:怀疑不是家人骨灰!查监控发现缺失超2分钟

婆婆骨灰多出4颗钢钉,儿媳:怀疑不是家人骨灰!查监控发现缺失超2分钟

极目新闻
2025-11-05 15:38:00
开扣神器在TikTok爆红,上线2个月狂赚200万

开扣神器在TikTok爆红,上线2个月狂赚200万

跨境派Pro
2025-11-05 14:20:52
2025-11-05 19:59:02
中国经济网 incentive-icons
中国经济网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40375文章数 4741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国足换帅 邵佳一曾被赞是在德国踢球最成功的中国球员

头条要闻

国足换帅 邵佳一曾被赞是在德国踢球最成功的中国球员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中方官宣!对美关税,调整!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游戏
时尚
艺术
旅游
亲子

《GTA6》或将迎来重磅角色!前作诸葛亮级大佬回归

坏了,看到剧本杀鼻祖了!

艺术要闻

蒲华:搦管写竹,墨沈淋漓

旅游要闻

组图丨泰山秋景隐藏款!彩石溪更新绚丽“皮肤”

亲子要闻

泰国媳妇第一次吃番薯烤的薯片,一口下去眼都亮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