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第四次访问沙特阿拉伯,也是时隔一年半的再访。通过十场会议及与当地朋友的深入交流,我对沙特近期的发展进展和面临的真实挑战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宏伟目标与初步成效
成立于1932年的沙特是中东地区最大的国家,面积约为215万平方公里,2024年GDP为1.24万亿美元,人均GDP为35,057美元。按名义GDP计算,沙特是世界第十九大经济体。沙特是全球第二大石油生产国和最大的石油出口国,石油贡献了国家46%的GDP。
沙特人口约3500万,近71%国民的年龄低于35岁,年轻人口比例很高。
2016年,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MBS)提出了“2030愿景”,设定了宏伟的目标、详细的战略、关键的指标和各个部门的计划。“2030愿景”将非石油相关行业置于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心,旨在将非石油出口对经济的贡献从16%提升至50%。
![]()
我在前年作为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到访沙特时,同来自不同领域的50多位沙特嘉宾一起交流。当时我们了解到沙特政府工作人员几乎每日都要从早上9点工作至晚上9点,本·萨勒曼担任了上百个董事会职务,有时甚至开会至凌晨3点。沙特正经历巨大变革,招募全球顶尖人才担任领导角色。
当时我们也看到许多大型项目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最突出的是在沙漠上凭空重新设计的未来智慧新城Neom。Neom里面“The Line”项目,预计耗资5000亿至1万亿美元。它有着独特的线性设计,长170公里,宽200米,中央户外空间两侧是500米高的钢结构镜面建筑,建成后可容纳900万居民,形成一个联系紧密、彼此互通的社区。居民能在短短20分钟内从一端到达另一端,每8万人一个单元,居民只需步行5分钟即可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在设计中,该城市没有汽车,没有街道,也没有碳排放,完全依赖可再生能源,95%的土地都是绿化用地。
除了产业、工业布局上的变革,沙特在社会生活上也朝着现代化迈进。
2018年以前,沙特的妇女不能开车,不能在公共场所与男性社交,外出时必须穿着黑色长袍,大部分时间只露出眼睛,在许多行业工作都面临限制。沙特甚至有女性专用的购物中心,女性的娱乐活动也十分受限。但时局正在显著变革,沙特政府设立了2030年女性就业率提升至30%的目标,随着一系列女性权益改革的深化,女性就业率已达35%,许多妇女还担任了领导角色,远超2030年的目标。
我们有幸遇到了许多优秀女性,她们才华横溢,满怀雄心壮志。其中一位向我们分享了她的故事。在过去,沙特设有宗教警察,管控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出生于1992年的她自幼热衷于吉他,然而当时女性未被允许享受音乐与娱乐。她有一次因被宗教警察发现私下玩吉他而遭惩罚,内心深感羞愤。她毅然决定离开故土,赴异国求学。
之后,她成为领域内首位荣获国际荣誉的沙特人,还学会了开飞机。2016年假期回国,适逢“2030愿景”发布,她深受启发,果断留下投身事业,创建了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吸引国际初创企业前来发展。
在八九十年代,沙特政府为出国留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很多公民也因此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熟悉了国外的生活。另外,由于社交媒体人均渗透率全球最高之一,沙特人早已熟知沙特以外的生活,在面纱的背后其实都向往或甚至过起了潮流的生活。如今,在“2030愿景”颁布后,沙特人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过现代生活。
![]()
挑战与阻力
当然,任何处于发展开放时期的国家都会经历成长的痛苦。
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沙特拥有更为丰富的资源,但两国人民对于工作的态度却截然不同。中国改革之前,国家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经济上举步维艰,人们生活在贫困中,他们渴望改善生活状态,愿意为此付出极大的努力,日以继日地工作。
相比之下,沙特依靠石油资源能慷慨地为国民提供良好的福利,如免除各级教育学费(甚至包括大学教育)、免税收入、覆盖医疗保险等。因此,人们的就业动力相对较低。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沙特通过“2030愿景”的宏大计划与高报酬吸引全球顶尖人才汇入,利用先进的科技加快发展。在基层工作方面,沙特选择雇佣外国劳工帮忙。尽管如此,沙特依然面临着中层劳动力短缺的问题。除非身处经济特区,大多数行业都要求雇佣至少30%的本地人。
中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勤奋努力是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沙特最近收紧了福利政策以鼓励人们重返劳动市场,但普通民众的职业道德素养仍有待提高,政府应优先考虑投资培育劳动人口的多元化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非石油产业的需求。
当时我们还感到,沙特几乎所有的变革举措都由政府主导。虽然初期政府可以通过投资创造需求,但随着时间推移,必须更加重视民营经济和私营企业的发展,以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并防止挤出效应。
与此同时,外资企业在沙特开展业务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人情社会、官僚主义、政策不稳定、拖欠付款和效率低下等问题。外资的增长速度尚不尽如人意,而建立支撑改革的机构和完善系统都需要时间。
![]()
而在这次访问时,我又对沙特面临的一系列挑战有了新的认识。
外部依赖与战略执行难题
一个突出问题是沙特对西方国际咨询公司的过度依赖。这些公司擅长制作宏伟蓝图和精美PPT,但一个国家不能仅停留在战略规划阶段,也不能长期依赖外部支撑。咨询公司通常直接向最高领导层提交计划和进展报告,这导致本土团队缺乏对战略的深度掌控与自主执行能力,也缺乏自主权。
此外,咨询公司的商业动机使其倾向于不断制定新的战略规则,以保证业务的持续;他们更关注短期战略设计,而非长期执行效果。
同时,部分内部领导者依赖咨询公司建议规避责任,形成循环依赖,使国家战略的落地面临一定障碍。
项目规模与成本挑战
沙特的规划往往规模宏大,同时开展的大型项目众多,预算超支问题普遍。为了规划和执行不同项目,聘请的外国专家费用高昂,到三年合同期满拿完奖金即离开,连续性不足;而且花钱如流水,差旅和运营成本也极高。这使得一些项目在几年内难以有效落地。
务实调整与政策优化
为应对这些问题,沙特政府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明确优先级,专注于现有1,503个项目的推进,确保2030年前完成核心目标;同时暂停新项目,并对现有项目进行至少20%的预算下调。这标志着沙特正从宏大宣告阶段,向务实执行与交付阶段转型,这是积极的信号。
不过,预算下调和不可预测性也带来副作用:部分非核心项目推进缓慢,人员招聘延迟,部分机构缺乏负责人或运营预算,很多项目仍停留在“战略模式”,难以真正落地。此外,文化因素仍然在制约效率:管理者往往不愿挑战领导层或直接反映问题,导致信息孤岛形成,使关键决策者难以全面掌握基层实际情况。
在应对这些挑战时,沙特可以借鉴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经验。邓小平提出“摸着石头过河”,在可控环境中试验政策,有了成功经验再推广。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邓小平的“黑猫白猫论”强调结果导向而非意识形态,体现了务实主义。这些思路值得沙特在政策执行中参考,通过灵活迭代和调整,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总体来看,沙特在实施“2030愿景”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是国家快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成长的烦恼”(growing pains)。如果能够尽早识别问题并重视它们,相信总会找到办法解决。
目前世界上很少有地方以沙特这样的规模和速度发展,因此,沙特的未来依然充满希望,也令人期待。
作者于盈
投稿 tougao99999
简介:深圳科创学院创始 合伙人 兼 副院长,前凤凰卫视《领航者》节目制作人、主持人。
本文转载自公
众号
“于盈Carol”。
欢迎点看【秦朔朋友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