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有能力自行研制战略运输机的国家极少,中方就是其中之一,这一点无疑非常令人值得骄傲。中方相关科研机构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研制成功了中方首款战略运输机运-20运输机,该型号运输机在2013年首飞,2016年正式服役,填补了中方国产战略运输机的空白,服役九年来,运-20运输机机队规模已经不断扩大,并且还发展出了运-20的空中加油机版本运油-20。
值得注意的是,运-20服役至今已经有足足9年了,但是令人觉得有些诧异的是,该型号运输机服役九年后,中方居然有可能又从俄罗斯一口气采购了20架大型飞机,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根据最近黑客传播到网上的俄电子集团公司文献(执行董事签发)透露,客户代号156的某东亚国家,计划采购20架基于伊尔-76MD平台设计的伊尔-78MK-90A加油机,交付期限定在2027年。
![]()
虽然这份文件并未披露采购这批伊尔-78的客户究竟是哪一个国家,但是外界普遍分析指出,采购这批空中加油机的国家是中方的可能性确实不小。原因就在于,全球有能力“吃下”20架空中加油机的国家,确实是屈指可数。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陆海军一共装备了500多架空中加油机,其中KC-135加油机,就有多达370多架。而全球空中加油机装备数量第二多的沙特空军,则只有20余架空中加油机,俄罗斯空军则只有十余架空中加油机。号称“南亚第一”的印度更是只有4架空中加油机。因此,有能力运营空中加油机,尤其是20架空中加油机的,非大国空军不可。考虑到美国不可能从俄罗斯采购空中加油机,所以,若是俄罗斯真的卖出了20架空中加油机,那么这批空中加油机的客户会是哪个国家,相信答案已经不言自明。
那么,在运-20已经服役9年,运油-20也同样已经服役多年的当下,若中方真的采购了20架伊尔-78空中加油机,这原因又是什么呢?难道真的是国产的空中加油机还“不够行”吗?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是否定的。
![]()
目前来看,若中方真的采购了空中加油机,最大的可能性,应该还是为了满足中方大规模扩充的战机机队的实际需求。众所周知,中方的战斗机机队在近年来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歼-20战斗机的总数至少超过200架,歼-10A/BC加起来也大概率有300-400架甚至更多,再加上原本的苏-27、苏-30、苏-35和歼-11系列,中方已经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双发重型战斗机机队,拥有全球第二多的战机了!
![]()
要知道,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样,美国足足有数百架空中加油机!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中方空军的空中加油机缺口是相当大的。再者说,可以空中加油的,也不仅仅只是战斗机,中方还在大力建造轰-6N等先进轰炸机,空警-500等先进预警机,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大型加油机支撑,空军不可能变成真正的战略进攻型空军。
因此,在战斗机、预警机、电子战机、运输机机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后,中方必然要大量增加空中加油机的数量,所以,在我们自己大力改装运油-20之际,再通过外购的方式来“应应急”,这其实也是非常合理的。其中的道理,就如同当年采购苏-35是一样的。
![]()
另外,采购最新版本的伊尔-78,其实还有几个好处,最新改进版本的伊尔-78MK-90A加油机于2018年首飞,装备了4台PS-90A-76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技术极为先进,拥有比D-30发动机更大的推力与更低的油耗,如果能够采购一批来进行研究,无疑对我们自己的发动机技术的进步也是大有裨益的。而且,中方早就从乌克兰采购过一批伊尔-78,对这种飞机非常熟悉,所以,一旦这些飞机到货,也会很快形成战斗力。
![]()
最后,很多朋友可能会担心产能和交付的问题,毕竟,目前俄乌冲突还在激烈进行当中,俄罗斯的军工体系必然要优先为战争服务,那么既然如此,俄罗斯还有余力生产空中加油机用于出口吗?这个问题其实我们也不必担心。原因就在于,俄乌冲突是发生在俄罗斯“家门口”的冲突,俄空军并不需要进行空中加油,就可以飞抵乌克兰上空发动打击。所以,俄罗斯生产空中加油机以供出口,不仅不会挤占军工产能,反而还会对俄罗斯保障大飞机生产能力带来好处。当然了,目前关于这笔订单,还没有比较确切的确认消息,我们还是可以继续观察一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