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班路上,总有那么几秒钟,视线会被街上那些三十万左右的车勾住,心里的疑惑也越来越重 —— 为啥这两年三十万的车好像到处都是?记得 24 年央行说过,全国存款超 30 万的家庭也就占 19.3%,可现实里怎么到处都是开这个价位车的人,难道大家都是隐形富豪,还是说都在打肿脸充胖子?
其实有车开真不代表就是有钱人,就说我们部门的小张吧,今年才 27 岁,特意去济南提了辆理想,说那边政策更划算,具体情况没细聊。消息一传开,同事们都调侃他叫 “张老板”,还起哄让他 “烧车” 请客,小张一边嘿嘿笑,一边又苦着脸解释:“害,就付了八万首付,剩下的全是贷款,我这哪算老板啊!” 后来部门聚餐,因为大多人都开车来没喝酒,气氛正热的时候,小张手机突然响了,接完电话脸色一下子就变了,没说两句就冲了出去。大家面面相觑,都猜是不是家里出急事,结果他回来时一脸沮丧,原来车停在马路对面,被个骑摩托的大哥不小心蹭了,我和同事们都忍不住唏嘘 —— 买得起三十万的车,却连十块钱的停车费都舍不得花。
看着小张这样,我总在想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明明他月薪离一万还差一半,却敢硬着头皮贷款买三十万的车,真能一步到位吗?在我眼里,这种透支根本不是改善生活,反而像把自己套牢了,五年车贷下来,光利息就不是个小数目,可偏偏这样的人好像到处都是。说到底还是资本太懂人性了,它一个劲说车是身份的象征、是成功的标志,甚至是爱情的敲门砖,于是你就觉得只要买了好车,就能拥有更好的生活,还能更快找到伴侣。可经济学里其实有个说法,手里有 30 万的时候反而最容易犯糊涂,攒到这个数虽说不够躺平,却足够让人产生 “我已经有钱了” 的错觉,接着就想改善生活品质,要么换车、要么开店、要么乱投资,最后十有八九得重新再来,就像三十万的车,过两年可能就只值十五万,贬值速度比挣钱快多了。
说到底,还是你的欲望在驾驭你,这也是为啥有些人一年到头攒不下钱,根本没法驾驭到手的钱。网上有人说,财富自由分六个阶梯,1 万、10 万、30 万是三个小坎,100 万、300 万、3000 万是三个大坎,要是你能做到有 1 万不着急换手机、有 10 万不忙着换车、有 30 万不随便乱投资,才算初步掌握了管钱的能力,要是这三关都守不住,还谈什么百万千万,那根本就是笑话。其实适当提前消费没什么,可随便提前消费只会让你永远月光,我们真正该做的,是从消费者变成投资者,要学会琢磨怎么让手里的钱生钱,要分清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 —— 那些能持续带来现金流的才是真资产,反过来的可能让你重新返贫。更重要的是理性消费,买自己需要的,少买只是想要的,记住钱是用来打底的,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
最后想说的是,超出能力的消费顶多换得来一时的风光,一旦钱被折腾没了,就只能等着被生活无情折腾。现在我也想问问正在看的你:你觉得有多少存款,才敢放心买三十万的车?是 50 万、100 万,还是得上百万才安心?来评论区聊聊,看看大家心里的安全线都在哪里。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