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母子卖粮,换来100多吨小麦的28万元货款,钱刚到账,账户就被冻结,“涉嫌诈骗”。
他们不是骗子,买家是;他们没参与洗钱,却被当成“赃款通道”。更荒唐的是,这种事,正在越来越多地发生在最不该发生的人身上,农民。
他们不懂什么叫“资金链穿透”,不知道买家背后是洗钱团伙。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这事儿得从半个月前说起。今年河南部分地区遭了旱灾,孙大哥家的 102.3 吨小麦来得格外金贵,一家人守着粮站盼了快一个月,终于等来了个 “爽快买家”。对方在网上联系上孙先生,开口就给了个公道价,还拍着胸脯说 “卸完货立马打款”,怕母子俩不放心,特意派了个戴眼镜的男人来现场监装,一会儿核对重量,一会儿检查麦粒饱满度,看着比正经粮商还专业。
10 月 24 号那天,三辆蓝色货车轰隆隆开进粮站,乡亲们还来搭把手帮忙装粮。孙先生母亲盯着麦粒从传送带掉进车厢,每袋都亲手拍实了才放行,“咱庄稼人卖粮,得对得起良心”。下午两点多,货车刚驶远,手机就传来 “叮咚” 的转账提示,28 万整,一分不少。母子俩拿着手机翻来覆去看,孙先生还给哥哥打了电话报喜 —— 这买家是他帮哥哥找的,总算没辜负信任。
![]()
变故发生在傍晚六点。孙先生正帮母亲收拾粮站,银行客服的电话突然打进来:“您的账户因涉及电信诈骗案件,已被贵州警方依法冻结。” 他以为是诈骗电话,当场就骂了回去,直到跑到镇上银行,看着柜员指着屏幕上的 “冻结” 字样,腿一下子就软了。
更让人心慌的是,之前联系的买家、监装的男人,电话全成了空号。100 多吨小麦拉去哪儿了?对方到底是谁?这些问题像石头一样压在母子心头。
![]()
母亲抱着那叠过磅单坐在粮站地上哭,“俺们祖孙三代种粮,从没干过亏心事,咋就成诈骗帮凶了?” 这话问得孙先生直掉眼泪,他翻遍手机,只有和买家的几句语音记录,连张照片都没有。
这事传到网上,评论区瞬间炸了锅。有网友心疼得直叹气:“农民种地多不容易啊,起早贪黑大半年,就盼着卖粮回款,这一下全给冻了,日子咋过?” 有人骂骗子缺德:“专挑老实人下手,用赃款买粮食洗白,把农民当枪使,太可恶了!” 还有人分享类似遭遇:“我叔去年卖玉米收了 12 万,也是刚到账就被冻了,跑了三个月派出所才解冻,耽误了买种子”。
其实这根本不是孤例。警方后来透露,最近这类 “洗钱式交易” 特别多,诈骗团伙专挑粮食、建材这些大宗商品下手。他们摸准了农民 “重交易、轻溯源” 的心思,伪装成大方买家,用涉诈资金完成交易,等粮食转手卖掉,就彻底失联,把烂摊子留给无辜的卖家。山东阳谷就有个粮商,去年卖了 200 吨玉米,收的 45 万货款全是赃款,账户冻结不说,还被警方问话好几次。
![]()
最让人气愤的是,法律明明站在老实人这边。有懂法的网友科普:“《刑事诉讼法》里写得明明白白,善意取得的财物不能追缴。像河南母子这样,不知情、按市场价卖粮、货也交了,完全符合‘善意第三人’的条件。” 而且规定里还说,和案件无关的财产得三日内解冻,可现实中呢?不少类似案例的解冻周期都要数月甚至半年,农民哪耗得起?
孙先生一家现在就卡在这儿了。他带着过磅单、村委会开的证明,跑了三趟派出所,电话打了几十个,要么没人接,要么就让等消息。“银行让找警方,警方让等通知,俺们就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 他说这话时声音发颤,家里的农业贷款月底就到期,孩子下个月要交学费,老父亲的降压药也快吃完了,可卡里一分钱取不出来。
更让人揪心的是春耕的时间。眼看就要到备种备肥的日子,往年这时候,孙先生早把农资订好了。可现在账户冻结,别说买化肥,连给拖拉机加油的钱都没有。“要是开春种不上地,明年全家都得喝西北风。” 母亲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总担心粮食要不回来,钱也取不出,一家人真要被逼上绝路。
好在事情有了点转机。贵州警方听说这事後,已经表态会推动处理,当地法律援助中心也主动联系了母子俩,帮他们整理申诉材料。律师给支了招:先把交易记录、过磅单、聊天记录全整理好,证明 28 万是合法售粮款,再申请认定 “善意取得”,争取尽快解冻。还有网友出主意:“找农业执法大队说说,他们肯定懂农民的难处”。
但大家更关心的是,怎麼才能不让这种事再发生?有常年收粮的老户分享经验:“千万别信网上的陌生买家,最好找本地粮库或者熟客,交易时一定要要对方的营业执照,尽量走对公账户。” 反诈专家也提醒,遇到这种 “主动报价、快速打款、派人监装” 的买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哪怕多等两天,也要核实清楚对方身份。
晚上的粮站渐渐安静下来,孙先生帮母亲锁好门,手机里还存着 28 万到账的截图。他说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早点解冻账户,把贷款还了,再买点种子化肥。“俺们农民没啥大本事,就想安安稳稳种粮卖粮,别让俺们的血汗钱打了水漂。”
![]()
这事说到底,反诈是为了保护老百姓,可不能反过来让老实人受委屈。希望贵州警方能快点查清真相,把钱还给母子俩。也盼着能有个好机制,别再让卖粮的大爷、收废品的大妈、摆摊的夫妻,平白无故掉进这种坑里。毕竟法律不该是冰冷的条文,得能护住最守规矩的普通人,这才是真的有温度。
你觉得母子俩能顺利要回卖粮款吗?要是你遇到这种事,会怎麼办?欢迎在评论区聊聊,给他们支支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