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梧桐掩映下的武康路老房子艺术中心,10月24日,一场属于青少年的艺术对话在这里展开。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的顾缃缃在自己的画作前,分享着她在徐汇街角捕捉到的城市“蒙太奇”。那些用富有动感的线条勾勒的梧桐枝叶与精致的建筑轮廓,那些跳跃的色彩碰撞,都源于她上学途中的惊喜邂逅。“徐汇的街巷就像一本立体的文艺杂志,每一页都有新的发现。”她希望观者能从画中听到街头的鸟鸣与人语,感受到艺术与生活在此处的交融。
![]()
走进武康路老房子艺术中心看展
陶艺创作的同学们带来了传统与创新碰撞的火花。他们将指尖触碰到的景德镇千年窑火温度,与海派文化的包容韵味相融合,甚至用3D打印技术精准复刻出武康大楼的瓷板画。在他们看来,美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藏在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交汇点,让传统焕发出新模样。
![]()
学生的陶艺作品
这些充满灵感的创作,源于今年暑期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与区文化旅游服务和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行走的艺术课堂”系列活动。本届“艺起出发,转角遇见美”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穿梭于衡复风貌区的砖瓦光影与西岸艺术场馆之间,远赴景德镇触摸千年陶艺,最终以绘画、陶艺、数字影像等多种形式,呈现他们于城市漫步中遇见的风景。
![]()
学生的画作被制成印章
在学生分享后,专家针对绘画创作进行了点评,从线条运用到色彩表达,一点点拆解画面背后的美学语言,帮观众更懂那些笔触里的心思。来自景德镇的陶艺大师则围绕陶艺作品,解读陶泥如何成为传统与创新对话的载体,让学生们的创作有了更专业的注解。
![]()
“漫步猫”来到会场
活动中,今年由学生们创作的复兴猫也来到了现场。这只叫“漫步猫”的复兴猫,身上印着学生们走过的街巷、触摸过的陶瓷、想象中的未来,成为艺术与友谊的象征。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与徐汇区文化旅游服务和发展中心互赠作品,以“复兴猫”为纽带,见证这段以美为媒的合作情谊。
![]()
展览启幕
随着 “3、2、1” 的倒数声,“艺起出发 转角遇见美”作品展正式开幕。展览分为“美在身边”“美在传承”“美在未来”三大篇章,充分依托“老房子艺术中心”的文教融合展示平台,突出跨地区、跨媒介、跨学科的多元特色。通过绘画、陶艺、数字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并结合徐汇文旅建筑模型、文创盖章等互动元素,集中呈现学生于城市漫步中所遇见与创作的一道道风景,通过少年笔下的城市叙事为“海派文化之源”注入崭新的青春活力。
记者:姚丽敏
照片由区教育局提供
编辑:邱彩红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