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Partner
Bring you to the side of science
![]()
导  读
一片钙片500毫克,一杯牛奶也就100多毫克,那妥妥是吃钙片更划算对吧?你以为补钙就是个钙含量的数学题?
错了,而且错得离谱!
![]()
普渡大学的科学家们做了个实验,结果让所有钙片厂商都沉默了——同样的钙含量,喝奶长出来的骨头比吃钙片的要粗8%、硬8.4%、密1.2%。更难以置信的是,年轻时喝奶的那批实验对象,即使后来钙摄入不足,骨头质量依然吊打从小吃钙片的对照组。
这事儿就像盖房子,你以为钙片和牛奶都是给材料,但钙片只给你砖头,牛奶却是给你砖头、水泥、钢筋还配了一个施工队!最后房子能一样结实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走,跟伙伴君来!
今日主笔 | 旻宏
喝奶补钙和吃钙片,区别大到你不敢信!
中年人最怕什么?
不是脱发,不是发福,是某天发现自己莫名其妙矮了几厘米,腰背还总是疼。
或者更惨的——摔一跤就骨折。
伙伴君一个朋友,就因为下楼梯踩空,股骨颈骨折,在床上躺了三个月。
医生说:骨质疏松。
她一下就急眼了:我天天吃钙片啊!那种一片顶三片的,电视上天天打广告的!
医生没说话,只是叹了口气。
这个叹气,其实藏着一个很多人都不知道的真相——吃钙片和喝牛奶,真的不是一回事儿。
你以为钙就是钙,500毫克就是500毫克,来源不重要?
错了。
而且这个错误,可能会让你多躺三个月病床。
普渡大学的实验:一场钙片厂商不想让你看到的较量
故事的主角是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食品与营养系的主任,康妮·韦弗(Connie Weaver)教授。
这位科学家专门研究骨骼健康,她发现了一个很诡异的现象:
美国人的钙片消费量全球第一,但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也居高不下。
尤其是那些从小就不爱喝奶、长大后狂吃钙片的人,骨头质量并不理想。
她就想:会不会钙片和牛奶,虽然钙含量一样,但效果完全不同?
于是她带着团队,设计了一个严格的对照实验。
300只雌性大鼠,分成两组,喂养10周。
![]()
两组的食物营养成分完全一样,唯一的区别是:一组的钙来自脱脂奶粉(相当于人类每天喝3杯牛奶),另一组的钙来自碳酸钙(就是钙片里最常见的那种)。
钙的含量?一模一样,都是0.4%。
蛋白质含量?也控制得一样。
这就相当于给这两组大鼠安排了一场公平决斗。
10周后,研究人员把这些大鼠的股骨(大腿骨)拿出来,放到仪器上测。
结果让所有人都惊了!
骨头质量:喝奶组完胜。
喝奶组的骨头,在几乎所有指标上都完胜钙片组:骨头的抗折强度(peak breaking force)高出8.4%,骨头的钙含量高出6.4%,骨头的重量高出4.8%,骨头的宽度高出4%,骨密度高出1.2%,皮质骨厚度(就是骨头最硬的那层)高出13.1%,皮质骨面积高出16.7%。
你可能觉得这些数字挺抽象的。
我给你翻译一下:这就像两个人打架,一个人的骨头比另一个人硬8%、粗13%、密1.2%。
这差距,已经不是略胜一筹了,这是重量级选手对中轻量级选手的碾压级别优势。
更狠的是后面。
研究人员又把剩下的大鼠继续养了10周,但这次把它们的钙摄入量砍到一半——模拟人类青春期喝奶、成年后钙摄入不足的情况。
![]()
结果发现:那些年轻时喝奶的大鼠,即使后来钙摄入不足,骨头质量依然显著好于那些一直吃钙片的。
股骨骨密度高1.3%,骨钙总量高7.2%,骨钙浓度高4.6%,皮质骨厚度高9.4%,抗折强度高17%。
这个发现的意义在于:你年轻时喝奶打下的骨本,能在你中老年缺钙的时候,保你不那么容易骨折。
就像你年轻时存的钱,能在你失业的时候救命一样。
牛奶的秘密武器:不只是钙
你可能要问了:为什么会这样?钙不都是钙吗?
韦弗教授的团队做了进一步的代谢分析,发现了一个关键点:喝奶和吃钙片,钙的吸收率其实差不多。
但是!但是!但是!喝奶能更有效地抑制骨钙流失,同时促进骨形成。
这就像往桶里倒水——钙片和牛奶往桶里倒水的速度差不多(吸收率相近),但牛奶能把桶底的漏洞堵得更严实(抑制骨流失),同时还能让桶壁更厚(促进骨形成)。
所以最后桶里的水(骨钙),牛奶组明显更多。
那牛奶到底靠什么做到的?
研究显示,牛奶里的蛋白质、乳糖、磷、镁等成分可能通过某些生物学机制,影响了钙在骨骼中的沉积和代谢。喝奶的那组大鼠在生长期的骨形成速度更快,这才是关键。
这就好比——钙片是单纯给你钱,牛奶是给你钱加教你理财加帮你控制花销。最后账户余额当然不一样。
这个研究发表在《骨与矿物研究杂志》(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上,是骨科领域的顶级期刊。
问题是,伙伴你现在该怎么办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杠了:我乳糖不耐受,喝奶拉肚子怎么办?我就是不爱喝奶,你管得着吗?我吃钙片方便啊,带一瓶出门,牛奶还得冷藏。
对对对,咱本着科学说人话,帮忙不抬杠的精神,确实不是说钙片一无是处。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乳糖不耐受、奶制品过敏、或者确实没条件喝奶的时候——钙片当然比完全不补钙要好。
但问题是:很多人明明可以喝奶,却因为懒、因为被广告洗脑、因为觉得钙片更科学,而选择了钙片。这就是本末倒置!
而且,乳糖不耐受其实有很多解决办法:喝舒化奶(乳糖已经被分解了),吃酸奶(乳糖在发酵过程中被分解),吃奶酪(乳糖含量极低),少量多次喝(让肠道慢慢适应)。
只要你愿意,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奶制品。
更何况,这个研究用的是脱脂奶粉——证明哪怕是脱脂的、没有额外添加的奶制品,效果也完爆钙片。
如果你已经中年了,骨本早就定型了,现在看到这篇文章会不会觉得:完了,我小时候没好好喝奶,现在骨质疏松是不是没救了?
也不是。
虽然研究显示,年轻时喝奶的效果最好,但成年后补钙依然有意义——只是效果没那么显著而已。而且,研究还发现:即使你年轻时吃的是钙片,但如果你现在开始喝奶,骨钙浓度和密度依然会有改善。只是没有从小喝奶的人那么好罢了。
所以,现在开始喝奶,永远不晚。
气氛都烘托到这里了,伙伴君就给你几个实在的建议:
每天至少300克奶制品(相当于1.5杯牛奶或300克酸奶),
多晒太阳(维生素D能帮助钙吸收),
适度运动(负重运动能刺激骨形成),
少喝碳酸饮料和浓茶(会加速钙流失)。
这些都是免费或者低成本的,但效果比你吃一堆钙片强多了。
说到底,伙伴君想告诉您的就一件事:相信科学,反对PUA和信息流贩卖的焦虑。钙片不是不能吃,但它永远只应该是备选。真正的补钙之王,是牛奶和奶制品。
这不是伙伴君说的,是普渡大学用严谨的生物实验、20周的严格对照实验、发表在顶级期刊上的结论。
你可以不信伙伴君,但你得信科学。
毕竟,骨头这玩意儿,折了可不是开玩笑的。
最后送你一句话:今天多喝奶,明天少受罪。
伙伴君与您共勉。
本文仅作科普分享使用,欢迎小伙伴们点、收藏、关注,以备不时之需,当然更欢迎您把
介绍给周边可能需要的更多伙伴们呀。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