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最近几天,我国北方地区经历明显降温。气象监测数据显示,受多股冷空气持续影响,本周一开始,气温0℃线就已抵达华北中部一带,而新一股冷空气正在影响北方。接踵而至的寒潮,让全国多地取暖及保暖类商品销售近期变得火爆起来。
![]()
![]()
![]()
在北京的一家商场,寒潮来临后,羽绒类、羊毛羊绒类商品最受欢迎。定制棉被的数量也急剧上升,填充重量普遍由3至4斤增加到5至6斤。
![]()
![]()
商场工作人员表示,寒潮带动整体销售明显回暖。10月上半月寒潮到来前,销售额较2024年同期下降17%;但近期随着寒潮来袭,目前销售额已经实现反转。
![]()
线上平台的数据显示,台式即热饮水机、暖被机等同比增长超200%;烘干机、水暖毯同比增长超100%。线下即时配送订单激增,电火锅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4倍。火锅相关商品同步热销,火锅肉卷成交额同比提升76%、真鳕鱼成交额同比增长113.6%、黑虎虾成交额同比增长58.69%。毛呢大衣、羊绒衫、皮草等服装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均超100%。 浙江义乌:取暖用品热销 追加订单客户增多
随着气温持续走低,“暖经济”迅速升温。在“小商品之都”浙江义乌,经销商表示,近期保暖服饰和设备都迎来销售高峰,不少客户追加订单。
![]()
上午9时,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家主营羊毛帽的店铺,刚开门就迎来了许多客户试戴询单。商户范艳华介绍,随着气温下降,这几天东北、湖南的订单增加了五成以上,国外客户也在追加订单。针对客户需求,他们也推出了大码贝雷帽、素色羊驼帽等新品。
![]()
记者走访发现,不只是保暖服饰,电热水袋、电暖气等取暖设备的销量也在上涨。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二区,商户袁茶芳正忙着跟客户沟通2025年电热水袋的上新情况。她介绍,最近气温降得比较快,冬季取暖设备的询单出现爆发式增长,近期有陕西的客户刚追加了上万件彩色电热水袋订单。
![]()
义乌购指数显示,近一周电热毯搜索量环比增长54%、热水袋搜索量环比增长41%、冬季帽子搜索量环比增长13%。 取暖家电 轻纺企业产销两旺
各类取暖、保暖产品销售火爆,给生产端带来怎样的影响?
![]()
![]()
浙江宁波慈溪被称作“小家电之乡”。在当地一家小家电企业的发货现场,约15辆不同尺寸的货车正在同时打包装车,将各式取暖电器发往全国各地。
![]()
![]()
而工厂车间内也是一派繁忙景象,铁皮被源源不断送入产线,每天可产出约4000个油汀汀体。据了解,包括电热油汀在内,该工厂当前正生产十余种取暖电器。
![]()
![]()
生产各式盖被的轻纺产业同样火热。慈溪这家纺织企业,此前长期从事床笠外贸,过去八成订单依赖美国市场。如今,工厂正积极向羽绒被内销市场转型,近期持续降温,正好大幅带动了产品销量,转型之路愈发坚实。
![]()
![]()
而在江苏泰州的这家丝绸企业,车间内工人们正娴熟拉制蚕丝网、赶制蚕丝被,缝制车间机器满负荷运转,三班轮岗赶订单。 羽绒制品返单持续增加 原料加工企业满负荷运转
大幅度降温也带动了羽绒服、棉衣等保暖产品销售增长。产业链上游的羽绒、棉花等原材料生产情况和价格又有怎样的变化?
![]()
在广东湛江吴川一家羽绒制品企业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碌地赶制订单。
![]()
羽绒服的生产一般都在春、夏、秋三季,往年这时候羽绒服早已完成定制交付。而2025年在进入10月后,返单还在持续增加。
![]()
企业负责人殷海强介绍,随着“双十一”的到来和冷空气的来袭,羽绒原材料价格有所上涨,销售价格也有一定提升,目前订单有所增加。 供不应求 鸭绒鹅绒价格涨幅明显
![]()
殷海强提及的上涨的“原材料”正是羽绒。据了解,2025年以来,原料供给一直吃紧,新的一轮需求爆发后,原料出现了一波上涨行情,其中应用最广泛的鸭绒涨幅尤为突出。
![]()
![]()
保暖原料价格上涨的情形不仅出现在广东。安徽六安是皖西白鹅的原产地,也是国内四大羽绒集散地之一。在一家鹅绒精加工企业,负责人介绍,由于近期寒潮来临,约有三四层楼高的分毛设备正在满负荷运转。
![]()
企业负责人刘哲介绍,现在的订单进入了“爆单”状态,每天都在满负荷的生产。一天能有5吨到6吨的生产量。最近两个月,占比占全年的30%,2025年特别在这个阶段订单量大于2024年。
![]()
据了解,近期,除羽绒之外,棉花价格也有所上涨。截至10月24日,中国标准级3128B级棉花价格报14497元/吨,较上月底上涨303元/吨,涨幅2.13%。
![]()
此外,市场上涤纶、羊毛等保暖纺织原料价格涨幅也达到15%—20%,给以保暖面料生产为主的企业带来不小压力。山东莱西这家主做针织面料的企业,2条保暖面料生产线全负荷运转,订单交付周期稳定在7天左右。
![]()
寒潮也搅动了资本市场。本周,A股市场的小家电板块率先上涨,部分龙头股表现突出,交易活跃度急剧上升。不过,业内人士指出,本轮“天气红利”带来的市场热度或难持续,需警惕回调风险。
(央视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