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4日,德国大众集团旗下保时捷汽车公司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公司第三季度亏损达9.6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0亿元),受此影响,今年前三季度其销售利润同比大幅下滑99%。
汽车行业今年利润如果不刷数据都不应该好的!主要原因在我看来有3个:
(1)区域供应链波动加剧、大宗商品和半导体涨价很难遏制,导致上游成本不断增加!
(2)新势力品牌采用进攻性价格策略,导致欧洲、亚太市场普遍呈现“内卷”竞争趋势!
(3)国际知名品牌商同时陷入人力成本上涨和研发转型投入大增的困境,导致市场端缺乏必要的竞争性投入,且新媒体时代,以及自身的风控标准,限制了其在广宣上的尺度!
![]()
一、战略调整与市场结构化调整
保时捷为应对市场需求变化,于 2025 年启动了一场史诗级战略转向!
由于,保时捷原计划 2026 年推出的 718 纯电版,因安全和技术原因,推迟至 2035 年,旗舰电动 SUV “K1” 放弃纯电首发,转而优先推出燃油及插混版本。这一调整导致前期投入的研发费用(如电动平台开发)部分形成沉没成本,全部计入了报表!(2025 年上半年研发投入 21 亿欧元中,60% 投向电动化项目,但战略调整后部分成果废弃,形成约 5 亿欧元无效支出。)
而且,也因为这次调整,其关闭了与 Customcells 合作的电池工厂,相关设备减值及解约赔偿产生约 12 亿欧元额外支出。
同时,又整体延长了燃油车生命周期:Macan 燃油版将销售至 2027 年,卡宴、Panamera 等主力车型燃油版持续至 2030 年代中后期,为此需追加生产线改造及排放升级投资约 15 亿欧元(欧盟的碳排放策略,超总量要巨额罚款,所以欧洲市场必须碳达标,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奔驰)。
上述重组措施在前三季度集中确认27 亿欧元一次性支出,直接侵蚀营业利润。若剔除该因素,保时捷前三季度营业利润约为 27.4 亿欧元,同比仍下滑 32%,但不至于 “暴跌 99%”。
![]()
尽管保时捷前三季度全球交付量仅下降 6% 至 21.25 万辆,但其利润贡献结构,也发生了发生质变:
首先,911、Cayenne 等燃油车型毛利率从 2024 年的 22% 降至 18%,主因欧盟碳关税(CBAM)及美国进口关税导致的合规成本上升。以 Cayenne 为例,每辆出口至美国的车型需多支付约 1.2 万美元关税,抵消了其 15% 的利润空间。
其次,电动车盈利未达预期,纯电车型毛利率仅 12%,虽 Macan 电动版销量占比达 55%,但 Taycan 销量暴跌 41%,且中国市场 Taycan 终端售价较 2024 年下降 18%(市场玩卷量不赚钱的策略;中国对汽车购置税策略进行了调整,保时捷轧断车型深受影响;中国新势力推出新车型速度太快,平均1年2-4款/品牌),汽车行业并不是高净利行业,以价换量策略犹如饮鸩止渴,会进一步压缩利润。
在上述这些问题里,又有明显的区域结构性问题,也就是说同一辆车在各主要市场的问题是不同的!比如:北美市场交付量增长 5% 至 6.4 万辆,但美国关税导致该区域利润率从 18% 降至 12%;中国市场销量暴跌 26% 至 3.2 万辆,且经销商库存周转天数从 45 天增至 78 天,部分车型被迫降价 15% 清库。
![]()
三、成本结构刚性与效率重置
保时捷的福利和工资待遇在车企里属于高配,比如其德国工厂员工平均时薪达 68 欧元,是中国车企的至少 8 倍。尽管当下其计划裁员 1900 人(大众集团整体裁员计划,奔驰一次性要裁3万),但 2025 年需支付约 3 亿欧元遣散费,且工会阻力导致产能调整持续滞后(欧洲工会是实权组织)。
同时,为规避美国关税,保时捷计划 2026 年起在墨西哥工厂生产部分车型,前期基建及技术转移投入约 8 亿欧元,2025 年已预付 3 亿欧元设备定金。
对于保时捷的母公司大众集团来说,日子也不好过,因保时捷业绩下滑,这个财年要对对其商誉计提 30 亿欧元减值,计入合并报表后进一步拉低集团整体利润!而欧元兑美元汇率从 2024 年同期的 1.12 跌至 1.05,导致以美元计价的美国市场营收换算成欧元后减少约 4 亿欧元。
并且,欧洲市场当下燃油车库存,已经同比增加 22% 至 3.8 万辆,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提约 2 亿欧元减值准备。
上述这些问题几乎是无法回避的!而要解决的话,虽然有思路,但或许对现状的改变并不大!
![]()
从实际操作看,保时捷的三大止血策略是:
(1)涨价转嫁成本(保利润优先):美国市场全系车型涨价 5%-8%,中国市场 Macan、Cayenne 等主力车型指导价上调 3%-5%,预计可挽回约 4 亿欧元年利润。
(2)优化产品组合(放弃中低端):2026 年,保时捷计划推出 911 Dakar Rallye 限量版(售价约 25 万欧元)、Cayenne Turbo GT Black Edition 等高价车型,目标将单车均价从 12.6 万欧元提升至 13.2 万欧元。
(3)加速本地化市场建厂策略:与宁德时代合作在匈牙利建电池工厂,2027 年投产后可降低电池采购成本 20%,同时中国研发中心扩招至 500 人,聚焦智能驾驶本土化适配(不过,具体还是要看中欧贸易进展关系)。
然而,即使这样,保时捷仍面临着两大核心矛盾,从市场主流分析师的观点综合而言:一是如何在电动化与燃油车之间找到平衡点,避免重蹈 “石英危机” 覆辙(新能源汽车VS燃油车,市场经常比喻为机械表行业遭遇石英危机) ,其中确定好未来主要路径是关键;二是能否在特定的中国市场打破 “豪华 = 高价” 的固有认知,重塑产品竞争力(但我认为这步最后的结果是保时捷退出中国市场)。
最后,保时捷如果无法在 2026-2027 年实现利润率回升至 8%-10%,其 IPO 时估值的 830 亿欧元恐怕不止3折这么简单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