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素未谋面的“基金经理”和高额回报的诱惑,上海宝山一位老人执意要将卖房所得的百万元妻子治病钱投入“理财”。近日,上海宝山警方与银行联动,经过12天三轮不懈地劝阻,最终成功揭穿骗局,保住了这笔至关重要的“救命钱”。
9月22日,工商银行长江南路支行通过警银联盟系统上报一条紧急预警:一名老人准备向某陌生账户转账100万元用于投资理财。宝山公安分局刑侦支队反诈中心迅速核查,发现对方所谓的“基金账户”实为一家商贸公司的私人账户,随即指令淞南派出所民警出警进行首轮劝阻。
然而,现场的老人对“基金经理”深信不疑,并向民警展示对方个人信息以证“正规”。经反诈中心进一步核实,该“经理”身份系截取公开信息伪造,旨在通过发布虚假盈利信息诱导转账。
![]()
面对“即使被骗也自己负责”的固执老人,民警了解到这100万元是老人的卖房款,将用于妻子治病。最终,在民警见证下,老人暂时将资金转至妻子账户保管。
到了9月23日下午,放心不下的民警回访时发现,老人已不顾劝阻,从妻子账户中提取钱款准备再次“投资”。与此同时,反诈中心系统警报响起,老人已完成一笔40万元的转账,收款方正是此前确认的涉诈账户。
![]()
民警杨举立即协调开展止付冻结,成功拦截了这笔资金。
为防止剩余60万元再入虎口,社区民警在其家中坚守3小时,反复劝说。为从根本上打破老人的信任,民警调整策略,主动联系并邀请被冒充的基金公司经理本人一同上门,进行第二轮劝阻。面对真经理的现身说法和民警出示的铁证,老人的信念开始动摇。
![]()
9月29日,反诈中心与派出所民警第三次上门,系统讲解了此类诈骗的全套话术与套路。民警特别预警,骗子接下来可能会以提取收益需缴纳15%-20%的手续费为由再次行骗。
次日,预言成真。老人果然收到“基金经理”要求支付高额手续费的信息,比例与民警预警完全一致。至此,老人终于彻底醒悟。
老人事后回忆,骗子的承诺极其诱人,“一个月百分之百,两个月百分之五百”,并且将他拉入满是“托儿”的群,营造日进斗金的假象,让他深陷“回本”的执念,甚至对前来劝阻的民警产生抵触情绪,认为民警是在阻止他赚钱。
老人感慨道,“直到见到真经理,直到骗子真的来要手续费,我才彻底明白过来,现在想想很后怕。”
![]()
此次历时多日的劝阻行动,宝山警方会同银行、基金公司成功保住了100万元涉诈资金。其中已转出的40万元被全额冻结,将依法发还。案件目前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来源:新闻晨报 记者 陈泉、警民直通车-上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