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王运熙先生给吴承学教授的启示——有学术定力,然后才有学术定见

0
分享至



本文转载自“必记本”公众号,为中山大学吴承学教授纪念博导复旦大学王运熙教授百年诞辰而作,原题为“阅读王运熙先生”,首发《中国社会科学报》2025年6月19日,特此分享。旨在知识分享,如涉版权问题,联系小编删除。

按照中国传统历法,今年是王运熙先生百年诞辰。转眼间,先生离开我们十多年了。时光流逝,弟子思念老师的感情愈发浓郁。随着年岁增长,我对老师的体悟也不断加深。我总觉得,对于老师最好的纪念,就是读其书想见其为人。

在我的书柜上,五卷本《王运熙文集》摆在最醒目处,这是我的常读书。在已出版的当代学者文集中,王先生的五卷本文集数量不算多,但质量比数量更为重要,王先生《乐府诗述论》《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文心雕龙探索》《中国古代文论管窥》等,都已成为学术界公认、可以流传久远的当代学术经典。

最近重读王先生文集,我特别注意王先生自撰的“简要年谱”。这份年谱显示,先生从23岁开始,“视力明显衰弱,从此夜间不能读写,白天工作时间亦须控制”。我也亲耳听先生说过,若是阴雨天气,光线不佳,白天都无法看书。可见王先生可以用来读书、工作的时间有限,大概只有别人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王先生曾经感慨地说,如果他的眼睛正常,研究工作应该能做得更多一些、更好一些。先生身体瘦弱,且有腰疾,不能久坐。正是在这样的身体条件下,他用有限的工作时间,为中国当代学术作出了超乎常人的贡献。这何尝不是学术研究史上的佳话?

王先生学术研究的高效率从何而来?我以为这不但得益于王先生天赋之高,更得益于他独特的人生态度与治学精神。

王先生在《乐府诗述论》自序中说:“人的一生很短暂,贵在有所创造,留下若干值得纪念的东西。”他以质朴简要的语言说出自己的人生追求。“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人生有一种选择和坚守,同时就意味着会有别的放弃和漠视。

王先生善于做“减法”。他惜时如金,深居简出,谢绝一切社交性质的活动,对各种会议、讲学也严格控制。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集中用到学术研究中。这样看来,王先生用到学术研究上的时间并不比一般学者少。和那些热衷奔走于各种社交场合的学者比起来,王先生用于做学问的时间反而更多。

王先生是一位天赋极高、年少成名的早慧型学者,他在23岁至25岁期间所撰写的《六朝乐府与民歌》,其学术高度至今仍为国内外学人和读者所仰望。一个学者年轻时写点佳作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持之以恒。学术界有些才华横溢、成名甚早者,像烟花,虽瞬间闪亮,不久就泯然众人。反观王先生,天赋虽高但其才华却内敛而节制,处世淡泊而清醒,故早慧而能至老不衰。

2008年,我兼任《中山大学学报》主编,向王先生约稿,他当时已经83岁,却很快就发来长文《中国中古文人对俚俗文学与时俗文学的态度》。至今我仍记得读到此稿时的惊喜,更惊羡于先生在耄耋之年仍保持健旺的学术创造力和清晰的逻辑性。

王先生学术的高效率与持久性和其独特的治学规划有关。他在一段时期内集中精力研究一个领域,然后以此领域为大本营,自然而然地扩展。他最初研究六朝乐府民歌,顺势拓展至魏晋南北朝唐代文学。在这个基础上,他又从文学史研究顺势跨进批评史研究。可以看出,王先生是按照自己的学术兴趣与学科发展需求,循序渐进地拓展治学领域的。

王先生拥有独特的读书方法,其特点主要不在于“博览群书”,而是在特定领域、特定时段,精研经典,“读破”典籍。他读书有一种切己体会的悟性与“好学深思、心知其意”的洞察力。他把其研究领域的最基本文史典籍读透了,并且融会贯通。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文学,虽然研究对象丰富,但有不少基本文献是相通的,如前四史、《文心雕龙》与《文选》、唐名家集等。王先生对这些文献反复阅读和运用,早已烂熟于心。所以,王先生的研究领域虽然相当宽,其研究却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王先生具有一种常人无法企及的学术定力。有学术定力然后才有学术定见,这些个人的学术定见,经过时间的磨洗而得到广泛认同,就成了定论。这种“学术三定”是王先生治学的最高境界。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术风气风云变幻,但王先生忠于学术,实事求是,不为名利所诱,不为环境所扰。他总是深思熟虑,轻易不出手,出手就是定见。王先生为人谦退、低调,但对于自己的学术与文章则有一种“定则定矣”的自信。

《王运熙文集》所收文章,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跨度长达60余年,其间文化、思想、学术不断变迁,而王先生的学术论断如定海神针,基本不受影响。这是何等难得的学术定力!陈尚君老师曾问王先生,以前的文章后来结集、重印时有没有改过,王先生明确回答:“没有改过,我的文章发表后没改过。”我核对过王先生书籍的前后一些版本,的确如此。更令人惊叹的是,我看过王先生的手稿,用钢笔行楷所写,页面干净整洁,连修改之处都很少,不必重新抄写。我想他必定于下笔之前,已反复思考,成竹在胸,再落笔成文。下笔即定稿,定稿即定见,确实不需要再修改了。

我一直在思考,王先生的学术定见从何而来?我的感悟是:首先要有学术定力,有定力之后乃有定见。

王先生的学术定力是基于实事求是、忠诚学术的理性精神,即在研究中注重客观性与逻辑性。王先生曾说:“我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包括古代文学创作和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一贯的宗旨是求真,从大量文献资料出发,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地进行考订和分析,力求阐明所研究对象的真实面貌。”以我的理解,第一,其立论完全建立在可靠的材料上,根据这些材料一步步推断出结果,所以其结论可靠;第二,他的学术断语总是留有余地,从不夸张,不说过头话,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所以没有过度阐释的毛病;第三,表达平实,绝不夸饰。王先生写论文,很少用大词、用新概念、用形容词,更很少用很、极、非常等顶格的修饰性副词,似乎也不用感叹号、省略号之类包含情感的标点符号。他的学术语言平实而自然,总能以最朴实、节制的语言直抵研究对象的本质和特征,所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王先生有“定见”但不固执己见,如果有充分的理由证明自己以前的观点不妥,王先生会明确修正自己的观点。比如,王先生以前也是把《二十四诗品》归为司空图所作,后来读了《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一文后说:“我现在也倾向于《二十四诗品》非司空图所作的说法。今后,如果其他同志提不出强有力的反证,我准备放弃《二十四诗品》为司空图所作的传统说法。”这段话我读了很多遍,这一学术断语在表述上有很强的分寸感,态度很明确,但又留有余地,表现了一种科学、审慎的态度。

王运熙、顾易生两位先生是复旦大学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双子星座”,能成为两位先生的弟子是很幸运的。两位先生的弟子有通家之好,他们经常在一起上课,一起讨论。仰止之余,学生私下不免品评一二,王、顾异同便是其中的话头之一。或戏评曰:“顾先生似李白,王先生似杜甫。”因为顾先生性喜老、庄,通脱旷达,心宽体胖;王先生为人严谨,瘦弱严肃,颇似蒋兆和笔下的杜甫像。但在我看来,王先生外貌似杜,但其内心深处一直有个李太白。王先生34岁时,就主编《李白诗选》《李白研究》二书。虽然这是当时分配的集体任务,但王先生一直对李白情有独钟。在王先生研究的历代诗人中,李白所占的分量大概是最多的,他还连续当过三届李白学会的领导。王先生很少写诗,1985年5月他瞻仰马鞍山李白墓后,兴来赋诗一首:“诗国多英杰,尤称李谪仙。古风饶讽兴,乐府更明鲜。寂寞逢昭代,光辉垂万年。青山遗冢在,凭吊仰前贤。”王先生又为马鞍山李白纪念馆撰写对联:“戏权倖,戏公卿,谑浪朝廷有傲骨;忧苍生,忧社稷,彷徨中夜动悲吟。”王先生到底喜欢李白的什么呢?在我看来,主要不是其气势磅礴,雄奇狂放,而是喜欢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精神气质。喜欢“天然”,这是王先生一贯的旨趣。王先生喜欢乐府民歌,曾论六朝清商曲:“吴歌西曲谱新篇,《子夜》悲歌最可怜。软语欢郎情懊恼,清音明转出天然。”“天然去雕饰”正是王先生为人与为文的境界。

1987年,我从王先生求学,他的家住在上海火车站附近的天目中路。王先生在家里给学生上课,每周有课时,我们便可见到先生。在先生的书房“望海楼”里,隐约可以听到大马路上车辆来往的声音,听先生用浓浓的沪腔普通话讲课。到后来,我完成了博士论文初稿,又到“望海楼”念给先生听,然后他口授修改意见。这一切,当时只道是平常,现在回想起来,此情此景,岂可再得乎?

我毕业后到中山大学任教,当面求教老师的机会更少了,但通过反复阅读王先生的文章,也有见书如面之益。我深以为,读王先生的书,可以解俗气而生智慧。每次读王先生的文集,总有一种“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感受。老师虽然远去,但他的书在,其学术精神就活在世间,成为学生为人治学的榜样和明灯。

先生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学术的大师,而且是纯粹干净的学者,他的学术坚守和高尚人格是当代学术界的一股清流。二十年前,王先生赐赠《文心雕龙探索》一书,他在扉页上题写治学自警语“全面观照,准确把握,正本清源,探明原貌”。如今,这十六字真言手泽如新,而王先生离开这个世界已经十多年。十多年间,学术界又发生了许多变化,近年又有了人工智能的加持,未来的发展变化更充满不确定性。这时候,像王运熙先生这样的学术定力就显得愈加珍贵。

在纪念先生百年诞辰的日子重读王运熙,使我想起唐代诗人刘长卿《听弹琴》诗:“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嗟乎,令人长忆王先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向40岁的莫德里奇致敬!米兰1-0罗马,前皇马核心又给出巨星表现

向40岁的莫德里奇致敬!米兰1-0罗马,前皇马核心又给出巨星表现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03 17:25:59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王建军党籍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王建军党籍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3 11:13:13
李兰娟院士:天气渐冷,吃完他汀药后,请务必注意这6个隐患

李兰娟院士:天气渐冷,吃完他汀药后,请务必注意这6个隐患

白宸侃片
2025-11-02 06:02:22
你遇到过最尴尬的事是啥?网友:护士这活一般人还真干不了

你遇到过最尴尬的事是啥?网友:护士这活一般人还真干不了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2 00:15:03
Lisa被曝靠在三公子肩膀上撒娇,网友:两人会结婚吗?

Lisa被曝靠在三公子肩膀上撒娇,网友:两人会结婚吗?

韩小娱
2025-11-01 07:56:19
浙江一小三被原配活活砍死,原配判刑后给丈夫留了8个字

浙江一小三被原配活活砍死,原配判刑后给丈夫留了8个字

纪实录
2024-06-29 20:59:07
刘强东,能不能给“奶茶妹”买好点的Bra,衣服总感觉穿不合身

刘强东,能不能给“奶茶妹”买好点的Bra,衣服总感觉穿不合身

娱乐故事
2025-10-30 14:00:25
媒体人讨论中超29轮:假球疑云重重,反腐不力,浙江队处境堪忧

媒体人讨论中超29轮:假球疑云重重,反腐不力,浙江队处境堪忧

逗比演员说体育
2025-11-03 12:39:29
10轮0胜!60岁前米兰主帅遭解雇:仅带队4个月 短短1年半3次下课

10轮0胜!60岁前米兰主帅遭解雇:仅带队4个月 短短1年半3次下课

风过乡
2025-11-03 07:15:34
惨绝人寰!“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就是一群披着官军皮囊的私兵?

惨绝人寰!“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就是一群披着官军皮囊的私兵?

历史杂谈驿站
2025-11-03 00:00:05
潘石屹再次预判我国楼市!未来3年,楼市或迎来“三大”走向

潘石屹再次预判我国楼市!未来3年,楼市或迎来“三大”走向

爱看剧的阿峰
2025-11-02 16:02:00
太突然:中国门店将全部关闭!陆续打折清仓

太突然:中国门店将全部关闭!陆续打折清仓

浙江之声
2025-11-03 22:15:28
最低气温跌至11度!新台风生成!最强15级!广州未来天气……

最低气温跌至11度!新台风生成!最强15级!广州未来天气……

羊城攻略
2025-11-03 22:10:32
印度使用国产火箭发射迄今最重卫星:重达4410公斤,火箭升空浓烟滚滚

印度使用国产火箭发射迄今最重卫星:重达4410公斤,火箭升空浓烟滚滚

新京报
2025-11-03 15:44:00
预售价29.99万起 新款大众揽境将于8月上市

预售价29.99万起 新款大众揽境将于8月上市

车质网
2025-07-22 09:17:12
终于知道街上的丑衣服都卖给谁了!老公:给你买了,你又不穿

终于知道街上的丑衣服都卖给谁了!老公:给你买了,你又不穿

朗威谈星座
2025-10-29 10:55:54
12生肖一周运势(11.3~11.9)

12生肖一周运势(11.3~11.9)

白龙王
2025-11-03 20:13:24
你和同事干过最暧昧的事是啥?网友:大家公司都这么精彩的吗

你和同事干过最暧昧的事是啥?网友:大家公司都这么精彩的吗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0-06 00:10:03
反向做局!从公布全红婵不参加单人项目那一刻起,陈芋汐彻底输了

反向做局!从公布全红婵不参加单人项目那一刻起,陈芋汐彻底输了

安海客
2025-11-02 08:58:14
关于爸妈的瓜能有多炸裂?网友:这搁古代都是浸猪笼的大罪啊!

关于爸妈的瓜能有多炸裂?网友:这搁古代都是浸猪笼的大罪啊!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2 14:48:17
2025-11-04 00:24:49
尚曦读史 incentive-icons
尚曦读史
读书、思考、文化、史学,本号主要推送近现代史领域文、史、哲、政、法等方面优秀文章。
27801文章数 121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90后跨国夫妻,到浙江山居:花20万租20年,值了!

头条要闻

57名储户在银行大厅受骗损失千万本金 当地成立调查组

头条要闻

57名储户在银行大厅受骗损失千万本金 当地成立调查组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家居
旅游
本地

教育要闻

世界上最大的托举,是父母的黄金二十年

这些才是适合普通人的穿搭!多穿基础款和半身裙,简约又得体

家居要闻

岁月柔情 现代品质轻奢

旅游要闻

“粤享暖冬 乐游广东”消费季推出四大活动五大品牌六大优惠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