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 年的夏天,县城国营饭店的后厨里,王小宝正颠着铁锅,火苗顺着锅沿窜起半人高,油星子溅在他洗得发白的工装上,留下密密麻麻的小疤痕。他是饭店里最年轻的掌勺师傅,祖传的鲁菜手艺打底,又琢磨出不少新花样,“王师傅” 的名号在县城餐饮圈小有名气。可这名气,在工业局李科长家的门槛前,却轻得像后厨的油烟。
![]()
李春燕是王小宝心里的 “白月光”。县文化馆的干事,梳着齐整的马尾辫,额前软绒绒的碎发下,一双眼睛亮得能映出人影。两人的缘分,始于一盘 “荷塘月色”—— 王小宝用虾茸酿香菇,衬着嫩莲子芯和豌豆苗,摆得清清爽爽。别的桌只顾着热闹,唯有春燕托人递来纸条,清秀的字迹写着:“厨师同志,您的‘荷塘’有朱自清散文的味道。”
糙汉子的心被这句话挠得又痒又暖。后来他约春燕看《芙蓉镇》,黑漆漆的电影院里,手心攥得全是汗,满脑子都是她身上淡淡的雪花膏香气。散场后递上的油纸包,装着刚出锅的糖油饼,春燕咬出糖丝的模样,比电影里的画面还让他记挂。
可这段感情从一开始就裹着阻力。春燕父母瞧不上他 “掂大勺的” 出身 —— 父亲是工业局科长,母亲是小学教师,在他们眼里,女儿该找个体面的对象,而非天天泡在油烟里的厨子。春燕母亲曾堵在巷子口,语气冷硬:“王小宝,你是个好同志,但春燕不能跟着你闻一辈子油烟。”
春燕却认死了他,为此跟家里闹了不少别扭。两人只能像地下工作者似的见面,夕阳下的河边、闭馆后的图书馆后窗根,短暂的相处里,藏着说不尽的甜蜜与委屈。
那年夏天的一个周六午后,王小宝揣着刚发的工资,在百货大楼花了半个月薪水,买了条淡紫色连衣裙。他想象着春燕穿上的模样,蹬着 “除了铃不响哪都响” 的永久自行车,晃悠悠到了春燕家楼下的红砖筒子楼前。
徘徊了一支烟的功夫,门却从里面拉开条缝。春燕看见他,脸瞬间红透,慌慌张张把他拽进屋,后背抵着门,胸口微微起伏。老式座钟的滴答声里,她垂着眼睑,忽然抬头,声音轻得像蚊子哼:“小宝…… 你要不要…… 生米煮成熟饭?”
王小宝脑子 “嗡” 的一声,血全涌到头上。他当然想,可看着春燕眼里的羞涩与恐惧,他知道这是她破釜沉舟的勇气。“别瞎说。” 他轻轻把她鬓边的汗发别到耳后,“厨子最讲究火候,不到时候,饭夹生;过了火候,就糊了。咱俩这锅饭,得慢慢熬。”
春燕被这蹩脚的比喻逗笑,紧张消散了大半。王小宝挽起袖子进了厨房,看着碗柜里的米、鸡蛋、腊肉和土豆,拍着胸脯:“今天让你尝尝我的手艺!”
他指挥春燕打下手,自己则熟练地操作起来。腊肉煸出油脂,蒜末姜末爆香,土豆丝青椒丝下锅快炒,醋香混着肉香瞬间弥漫。泡好的米入锅翻炒,裹上油光后加水焖煮,最后铺上炒好的菜,淋上一勺猪油 —— 这是他藏在口袋里的 “秘密武器”。
十几分钟后,揭开锅盖的瞬间,米香、肉香、菜香混在一起,金黄的锅巴贴着锅底,引得春燕直咽口水。两人在厨房小方桌前对坐,她吃一口就眯起眼:“太好吃了!” 王小宝把碗里的腊肉全挑给她,“我看着你吃就饱了。”
阳光斜照在春燕红扑扑的脸上,碗筷碰撞声里,身份差距、父母反对都被这烟火气融化。可没等他们收拾完,门外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 —— 春燕父母回来了!
空气瞬间凝固。春燕母亲看到王小宝,脸色骤冷:“孤男寡女关起门做饭,你还要不要脸?” 春燕挡在他身前:“是我让他来的!” 争执间,王小宝深吸一口气:“我是真心喜欢春燕,能保证让她吃饱、让她开心。我的手糙,但钱干净;心不大,装她满满当当。”
李科长沉默着,目光落在空碗和锅巴上,忽然问:“这饭是你做的?” 得到肯定答复后,他又敲了敲锅巴:“火候不错。” 随后对王小宝说:“时间不早了,你先回去吧。”
那天之后,事情竟有了转机。春燕说,父亲回家后没发火,还夸饭香。王小宝更拼命了,得知市里要举办饮食技能大赛,他抱着菜谱熬了无数个夜,春燕成了他的专属 “试吃员”。
比赛那天,台下黑压压的人里,他一眼看到了角落里的春燕。他定了定神,端出精心准备的 “凤凰涅槃”—— 整鸡脱骨填馅,先炸后蒸再烤,外皮红亮酥脆;还有 “山水豆腐”,内酯豆腐雕成山水模样,配着高汤菌菇,雅致又鲜美。
当 “一等奖” 的结果公布时,王小宝捧着奖状,在人群中找到春燕通红的脸,还有站在她身边的李科长。颁奖结束后,李科长拍了拍他的肩:“不错,没给咱们县丢脸。”
秋夜的河边,月光皎洁。王小宝单膝跪地,掏出丝绒盒子里的金戒指:“春燕,我会努力成为配得上你的人,一辈子给你做饭。你愿意嫁给我吗?” 春燕哭着点头,戒指戴上手指的那一刻,两人紧紧相拥。
1990 年春天,他们结婚了。婚宴的菜是王小宝亲手做的,每一道都藏着心意。敬酒时,他对李科长夫妇改了口:“爸,妈,谢谢你们把春燕交给我。” 李科长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婚后的日子平淡又甜蜜。王小宝依旧在饭店掌勺,春燕在文化馆工作,小小的宿舍被她收拾得温馨。后来改革开放浪潮袭来,他辞职开了 “春燕饭馆”,生意越做越红火,从饭馆变成酒楼,买了新房新车。春燕也辞了职,陪他一起打理生意,女儿出生后,家里更热闹了。
岳父成了酒楼常客,逢人就夸 “这是我女婿开的”;岳母帮着带孩子,把外孙女宠上了天。曾经的阻力,早已变成了家人间的温情。
如今几十年过去,王小宝和春燕都有了白发。某个夏日午后,两人在阳台摇椅上喝茶,春燕打趣:“当年要是‘煮了熟饭’,会怎么样?”
王小宝看着远处的高楼,握着她的手 —— 那枚金戒指依旧亮着:“那锅饭可能就糊了。有些饭,得文火慢炖,才能香一辈子。”
春燕靠在他肩上笑了,眼角的皱纹像盛开的花。1989 年那个夏天的午后,那锅冒着热气的饭,那声 “慢慢熬”,终究熬成了一辈子的相守与香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