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乳酸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是反映组织灌注、氧合与代谢状态的“生命信号”。2025年,中国急诊医学领域联合发布了《血乳酸在急危重症应用的专家共识》,从乳酸代谢机制、检测方法,到不同疾病情境的解读与治疗指导,为临床提供了系统性参考。本文为您精炼总结18条核心推荐意见,助您在复杂病情中读懂“乳酸曲线”背后的临床意义。
一、共识推荐意见汇总
![]()
二、临床要点提炼
乳酸与乳酸清除率(LCR)是急危重症病情与复苏反应的核心指标。
动态监测优于单点值——趋势变化更能反映灌注改善与代谢恢复。
乳酸≥4 mmol/L是休克复苏启动的敏感阈值,优于仅以血压下降为依据。
LCR≥20%(6小时)是有效复苏的目标指标,清除延迟提示高病死率。
老年患者乳酸升高不等于休克——需排查代谢、药物与肝肾功能因素。
联合SOFA、NEWS、ScvO₂、P(cv-a)CO₂等参数可显著提高预后评估准确度。
警惕“过度复苏”——液体超负荷可能掩盖代谢改善假象,反而加重呼吸衰竭。
特殊状态(低温、高原)下乳酸解释需谨慎,应结合代谢与灌注情况综合判断。
结语
乳酸不仅是“组织缺氧的信号灯”,更是病情动态演变的“代谢镜像”。掌握乳酸的临床意义,合理解读其变化趋势,是急危重症管理中判断生死的关键。未来,乳酸或将不仅是评估工具,更是疾病机制研究的新窗口。
“乳酸不是敌人,而是最忠实的信号。
它在告诉我们:病人有问题,需要严密关注。”
参考文献:《血乳酸在急危重症应用的急诊专家共识》(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5年第34卷第10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