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巴伐利亚州的旷野上一声巨响划破寂静——贡德雷明根核电站两座160米高的冷却塔在烟尘中轰然倒地,间隔15秒的定向爆破精准执行,1.2吨炸药终结了这座曾满足百万家庭用电的能源巨头。
当最后一块混凝土碎片落地,这意味着德国持续60余年的核电时代,以这样极具仪式感的毁灭画上了句号。
![]()
这座1984年投运的核电站,曾是德国发电量的"顶梁柱",却早在2021年就被彻底关停。如今爆破冷却塔也并非单纯的拆除工程,而是德国能源转型的标志性动作——绿党发言人表示,"这是告别核风险的胜利"。
德国完全“弃核”早有伏笔。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时任默克尔政府基于安全因素考虑,早早就敲定了"弃核路线图",但由于俄乌冲突爆发,能源供应不足才一再推迟,但仍决定于2023年4月关闭最后三座核电站。
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刚过,德国一度靠延长核电运营才勉强过冬。可绿党激进的环保转型并未止步,今年3月27日,耗资30亿欧元建成的莫尔堡火电站也被推上爆破台——这座2015年投产、热效率达46.5%的先进电厂,仅运行6年就因"煤电淘汰计划"被关停,爆破时还因雷管故障出现一座锅炉未倒塌的尴尬场面,被网友嘲讽"连告别都这么潦草"。
![]()
爆破的烟尘里,德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2024年欧洲电价一度飙至每兆瓦时936欧元,创历史新高,制造业成本飙升直接引发一轮又一轮的"逃离潮":巴斯夫关闭了德国本土生产线,砸进去100亿欧元在湛江建立了全球最大化工基地;大众关停了三座德国工厂,将电动车产能转移至中国;博世计划裁员上万人,把部分研发中心迁到匈牙利。能源密集型产业的流失,让德国连续两年陷入经济负增长,曾经的"欧洲引擎"转速骤降。
![]()
更讽刺的是,"去碳化"目标没有按预定达成,反而越跑越偏。因为有专家认为,德国将不得不修建新的燃煤发电厂和天然气发电厂,以便替代关闭的核电站。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德国押注了更遥远的未来。就在冷却塔爆破前几天的当地时间10月1日,德国宣布投入20亿欧元建全球首座核聚变发电站,目标2035-2040年投运,还拿出了企业提交的聚变电厂设计蓝图,声称"技术供应链已具备可行性"。
![]()
可公众并不买账,因为由于德国弃核路线,研究机构早已人才断层,而核聚变需要维持1亿℃高温的技术难题,至今没有国家能突破商用瓶颈。
有网友调侃:"德国这是把当下的困境,甩给十年后的自己。"
如今贡德雷明根的废墟上,施工队即将进场搭建绿氢设施,但当地人更关心的是:电价啥时候降下来?搬走的工厂还能回来吗?
这场以爆破开启的能源革命,终究要靠牺牲民生的利益来付出代价。而那些倒在炸药下的冷却塔和火电站,或许会成为未来某一本教材里"转型激进主义"的案例。
消息来源:BR2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