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被寄予厚望的 1400 亿欧元对乌援助贷款,如今成了欧盟内部的 “烫手山芋”。
一边是乌克兰急需资金采购武器支撑战局,一边是欧盟 27 国吵得不可开交,不仅在贷款附加条件上针锋相对,连资金来源的风险分担都谈不拢。
这场持续发酵的分歧,让乌克兰想买急需的导弹都得看各方脸色,说好的 “团结援乌” 俨然变成了一场利益博弈。
![]()
这笔总额约 1400 亿欧元(约合 1600 亿美元)的贷款计划,核心融资来源是欧盟冻结的俄罗斯资产。计划最初由德国总理默茨在 9 月专栏文章中提出,法国、意大利随后表态支持,三国的核心诉求很明确:希望这笔贷款能优先用于采购欧洲制造的武器,借此提振本土国防工业。在他们的推动下,峰会结论草案一度写入 “通过该贷款强化欧洲国防工业的重要性” 的表述。
但这一提议很快遭到另一阵营的反对。荷兰、芬兰等北欧及波罗的海国家明确主张,乌克兰应能根据战场需求自由支配资金,包括采购美国武器。芬兰总理奥尔波直言,欧洲并不具备乌克兰所需的所有装备,必要时必须允许其向美国采购。
![]()
刚因国防预算分歧辞职的立陶宛前国防部长沙卡利埃内也发声支持,她提到北约 “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 机制,该机制就是由美国向乌克兰出售武器,欧洲盟友承担费用,目前已有多国通过该机制开始交付,其中就包括乌克兰急需的 “爱国者” 导弹防御系统。
更棘手的是,资金来源的风险分担问题让分歧进一步升级。当地时间 10 月 23 日的欧盟峰会上,比利时首相德韦弗明确表态,除非成员国共担财政和法律风险,且其他托管俄资产的国家同步参与,否则将 “竭尽全力” 阻止该计划。
![]()
他提出三个明确前提:俄罗斯提起法律索赔时,诉讼费和赔偿款由成员国按比例分摊;资产被迫返还时全体成员国共同出资;卢森堡、瑞士等国托管的俄资产须纳入方案。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也表示反对,担心俄方的报复性措施,以及此举对欧盟金融信誉的损害。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则提醒,要避免破坏欧元区的金融与货币稳定。
这场争论最终导致峰会未能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原本草案中 “逐步动用俄冻结资产现金余额” 的表述被删除,仅同意让欧盟委员会重新评估乌克兰融资需求后,提出新的财政支持方案供下次峰会审议。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曾预计能达成原则性协议,但现实却是各方僵持不下,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催促进度也未能打破僵局。
![]()
欧盟 1400 亿援乌贷款的卡壳,本质是利益与风险的失衡博弈。
这场分歧虽暂时阻碍了资金到位,但也让各方更清晰地认识到协调立场的重要性。
相信随着后续磋商的推进,各方终将找到兼顾援助需求与自身利益的平衡点,而和平解决冲突的大方向,始终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