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本来跟台湾没啥直接关系的中美稀土大战,却意外打出了个“惊喜”,把台军给“误伤”了。
大家可能都听说了,台军那笔花了2000多亿新台币(约2472亿)向美国订购F-16V战机的大单,现在眼看要黄。这笔钱,很可能要变成一笔“烂账”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笔天价军购,怎么就跟稀土扯上关系了?
“凤阳专案”:一场2472亿的豪赌
这事儿得从2019年说起。那时候,民进党当局正起劲儿地搞“以武拒统”,急着升级手里的家伙。于是,一个代号“凤阳专案” (凤扬专案)的采购计划出炉了。
目标是啥?66架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的F-16V战机。
![]()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台湾的立法机构当时以极快的速度,通过了高达2472亿新台币的巨额预算。按当时的汇率,这差不多是570亿人民币。
计划排得满满当当:2020年启动,2023年开始交付第一批,到2026年底,66架全部到货。
为了这批“宝贝”,岛内是又出钱又出力,满心欢喜地等着新玩具到手。毕竟,他们手里的F-16A/B太老了,急需换代。
从“软件问题”到“疫情”:拖延的借口
然而,故事从2023年开始走样了。
到了原定的首批交货时间,美国那边突然来话了:“哎呀,不好意思,软件整合出了点技术问题。”交付时间,推迟。
![]()
行,软件问题,大家忍了。
接着到了2024年,美方又来了个新理由:“抱歉啊,疫情影响了供应链。”交付时间,再次推迟。
这两个理由,大家是不是听着很耳熟?反正就是一句话:飞机,给不了。
时间一晃,就到了咱们现在的2025年10月。岛内从上到下,等得是望眼欲穿。今年4月,倒是有消息说首批原型机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生产线上亮相了,但那也只是“亮相”,实机一架都没到台湾。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高层认怂了
如果说前两年大家还只是“失望”,那这个月,岛内的心态彻底“崩了”。
关键节点,就在10月20日。
台湾“空军”参谋长李庆然,在立法机构接受质询。就在今年6月,他还在同一个地方信誓旦旦地表示“乐观”,说2026年肯定能全拿到。
![]()
可这次,他当众“松口”了。李庆然罕见地承认,要在2026年按期完成全部交付,“风险很高”。
“风险很高”这四个字,从军方高层嘴里说出来,分量可想而知。紧接着,台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也赶紧出来“灭火”,说这事儿“极具挑战性”。
从“绝对乐观”到“风险很高”,仅仅四个月。
这背后,是美方连借口都编不下去了。所谓的软件、疫情,都是幌子。真正卡住脖子的,是美国自己都解决不了的大麻烦。
真正的“杀手”:稀土断供
这个大麻烦,就是稀土。
![]()
说白了,F-16V之所以被台军当成“救命稻草”,核心在于它的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全新的航电系统和电子战能力。
这些尖端设备,哪一个离得开高性能永磁材料?而制造这些磁体,哪一个又离得开稀土元素?
问题来了:美国的稀土,从哪来?
数据很打脸:美国95%的稀土依赖进口,其中超过75%来自中国大陆。
如果说这还不够致命,那咱们再看一个数据:在F-16V和F-35战机上都必须用到的军用级稀土磁铁,美国对中国大陆的依赖程度,几乎是100%!
这等于把命门交到了别人手里。
早在2022年,五角大楼就出过一次糗。当时他们紧急叫停了F-35的交付,为啥?因为在发动机里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磁铁部件,是“中国制造”。最后没办法,只能搞了个“豁免条款”才蒙混过关。
![]()
稀土大战的“意外惊喜”
F-35尚且如此,F-16V能跑得掉吗?
今年以来,尤其是2025年4月开始,随着中美在科技和原材料领域的博弈升级,大陆这边出台的稀土管制措施,变得异常精准和严厉。
新规矩是啥?
第一,凡是含有中国稀土或磁铁的产品,出口必须审批。第二,只要最终用途是“军事”的,审批一律自动拒绝。第三,更狠的是,连可用于军用飞行器的“特种电机”,都直接列入了全面禁止出口的清单。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效果立竿见影。
美国军工企业,特别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直接傻眼了。2022年那种“豁免”的空子,现在没得钻了。因为源头——无论是磁铁还是特种电机——都直接给你掐断了。
![]()
美国虽然也在拼命说要重建本土稀土产业链,但懂行的人都知道,从开采、冶炼、分离到加工成高性能磁体,这套流程没有十年八年根本跑不通。
所以,真相大白了:不是美方“不想交货”,而是它“交不出货”。
本来,这场稀土博弈是中美两大玩家的角力,并没刻意针对台湾。但没想到,这“神仙打架”,却把旁边那个花2000多亿看戏的台军给“误伤”了。
这可真是个“意外惊喜”。
411亿花不出去:一笔注定的烂账
现在,轮到台湾当局头疼了。
首先,是钱不敢付了。李庆然自己也承认,台军已经主动“踩了刹车”。按照原计划,到2024年要付清总价款的75%,但实际上,他们只付了61%。显然,看不到货,后续的款项也不敢再往美国打了。
![]()
其次,是预算快到期了。这笔“凤阳专案”的预算执行期只到2026年。根据台立法机构的报告,截至2024年底,这个项目已经累积了高达411亿新台币的预算没花出去。钱拨下来了,却花不掉,因为美方没法交货。
这411亿,成了烫手山芋。
这下,岛内的政治人物也坐不住了。蓝营立委赖士葆直接在立法机构开炮:“2026年预算到期,美方还是不交机,这笔钱怎么办?”
他提了个“建议”:干脆修改条例,延长预算的使用年限。
这话听着是不是很耳熟?说白了,这就是承认这笔买卖黄了,准备把这笔“烂账”无限期地拖下去。
![]()
结语:买不来的安全感
这笔高达2472亿新台币的军购大单,从一开始的“信心满满”,到现在的“风险很高”,只用了短短几年。
更讽刺的是,不只是F-16V,目前美国积压未交付台湾的军售订单,总额已经超过了200亿美元!从“鱼叉”导弹到各种雷达,全都卡住了。
台当局一直妄想靠花重金、抱大腿来换取所谓的“安全感”。但现实却狠狠给了一巴掌:安全感,从来不是靠买卖能买来的。
当你的武器命脉,从芯片到稀土,都掌握在别人手里时,你买来的不过是一张随时可能被撕毁的空头支票。
这2000多亿,最终买到的,恐怕不是66架先进战机,而是一堂全台湾人埋单的、史上最昂贵的地缘政治课。
明年就是2026年,这笔烂账,最后该由谁来认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