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王祥龙 伍勇 摄影报道
10月23日,中江县永太镇石狮村细雨蒙蒙。村道旁,高标准农田里的粮食已经收获,偶有机械设备在进行田间管理。乍看之下,似乎并不出众的石狮村,曾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称号。近几年,更是陆续吸引了中江全县30个乡镇522个村(社区)前来调研学习。
大家发展情况各有侧重,都来了能学啥?村党支部书记郭福兵坦言,乡村振兴无论是产业,还是生态、人才、文化方面,大家看的都不少,但他觉得石狮村最拿得出手的经验,还是乡村组织振兴的实践,这也是村子发展的根本。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石狮村党支部书记郭福兵接受采访
12年前,从治“穷”病开始
从“落后生”到带“学生”,石狮之变的“组织振兴”经验要从12年前说起。
2013年冬天,郭福兵不顾亲朋反对,毅然接下他们眼中的“烂摊子”,担任石狮村党支部书记。到任时,他向村民承诺“三年之内村里面貌没变化,我主动辞职”。
考虑到石狮村的实际困难,镇党委结合换届、村级建制调整,陆续选拔优秀人才进入村社干部、后备干部、网格员队伍,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基层战斗堡垒。
堡垒作用强不强?当时的考验,是看如何治“穷”病。经过广泛走访群众,村“两委”成员形成了“先谋发展强经济”的共识。
郭福兵介绍,2014年,村委会试着流转土地100亩给外地老板种蔬菜,按田地600元每亩、旱地300元至400元每亩保底。当年,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村“两委”更有信心了。
好景不长,2015年,一家农业公司在石狮村流转土地800余亩发展粮油产业,后因经营不善导致村民工资被大量拖欠,土地撂荒。那段时间,村民怨声载道,让村“两委”犯了难。
怎么办?经过多次学习调研,村“两委”决定:自己干。于是,一个新的“组织”诞生。2017年,石狮村成立了德阳市首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石狮同心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公司主动接手撂荒土地进行自主经营,不仅帮助400余户村民追回7万余元欠款,更是在当年实现收入70万元、盈利18万元。2018年11月,村民第一次拿到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分红。
![]()
石狮村近年来获得的荣誉
“五金”模式,激活一池春水
自那之后,村“两委”便深刻意识到组织振兴的力量。2019年,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建立。村支部书记、村干部按照相关程序,担任联合社理事长、理事等职务。
2022年,村里跟四川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把闲置村委会办公室改成了“灵活就业基地”,让60多个村民在家门口上班,实现“土地租金+务工收入+股权分红”三份收入。那年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做到了381万元。
![]()
群众活动
郭福兵介绍,村民看到村集体真能带来实惠,更愿意把地交给村集体经营。没了地的牵绊,大家外出打工也更放心。此外,石狮村将集体经济收益全部用于分红、公益事业和扩大生产,探索形成“流转土地收租金、务工就业挣薪金、入股分红获红金、农业服务拿酬金、集体反哺得现金”的“五金”利益联结机制。
如今,全村流转土地2000多亩,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行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特色产业,打造“问稻永太”粮油品牌。2024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90万元,纯利润130万元,排全县第一。
![]()
高标准农田笼罩在蒙蒙细雨中
村集体有了钱,村里的变化翻天覆地。这几年,石狮村新改建道路2公里,扩建塘堰2口,装了110多盏路灯,安全隐患、污水处理、垃圾清运等急难愁盼问题都得到解决。值得一提的是,符合条件的村民还能享受村集体的医保减免政策。“其实从村子的发展不难看出,党建引领下,组织振兴在乡村振兴中起到了根本作用,我们目前也形成了“一个核心、一套班子、一致目标”的运作体系。”郭福兵说道。
乡村振兴路上,作为人口大县、农业大县,中江县面临农村人口基数大,乡村基础薄弱的现实难题,这就要求中江县要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而如今,令人欣喜的是,走进中江乡村,产业兴旺、基础夯实、百姓幸福,乡村振兴的画卷已徐徐铺展而开。
![]()
石狮村的水稻大获丰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