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说真正在芯片上卡我们脖子的,并非美国人,而是中国人?

0
分享至

说到芯片,人们第一反应往往是美国的封锁。确实,过去几年里,从中兴到华为,再到无数上下游企业,几乎没有哪家没被“卡过脖子”。可真要追根溯源,这根“卡脖子”的手,真全是别人伸过来的吗?恐怕还得打个问号。



从华为Mate 60 Pro横空出世、麒麟芯片悄然回归,到国产设备开始在边缘领域站稳脚跟,不少人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不是不能做,而是太久没想做、也不敢做。把我们推入被动局面的,有时比美国更“狠”的,正是那种几十年没断过的“买办思维”:造太麻烦,买更划算;买不来?那就租。结果,基础没打牢,关键时刻掉链子。

芯片之困,表面是美方压制,背后却藏着我们自己几十年的短视和妥协。要想真正突围,光喊口号不够,得从脑子里的弯道先拐回来。

一直想着买,怎么可能造得出来?



芯片这件事,技术难是难,但更难的是耐得住寂寞、扛得住诱惑。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光刻机技术其实并不落后,上海光机厂自己造的JKA型设备,跟当时的国际水平差距不算大。

可后来国门一开,外国设备像潮水一样涌进来,很多人一看,现成的东西不香吗?干嘛还自己折腾。于是,研发项目一个接一个关停,技术骨干改行的改行,出国的出国,该有的技术积累,全断了档。



“买买买”的逻辑成了主流。芯片制造设备这种东西,不是你今天投钱、明天就能造出来的,它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积累。可很多企业高管,盯的不是十年,而是下个季度的财报。股价一跌,项目一砍,研发团队一散,自主能力自然也就散了。

联想当年的路线之争,是个典型例子。是先搞技术后搞贸易,还是先做市场后补研发?答案显而易见:贸易先行,芯片靠买。短期看没问题,利润漂亮;可长期看,核心技术全靠别人供血,一旦断供,就像中兴、华为的遭遇一样,根本没还手之力。



再看看“瓦森纳协定”的历史,从1996年起,这项由美欧日主导的高技术出口管制协议就对中国设了不少“门槛”。可即便如此,国内不少人依然心存侥幸,觉得“买不到好的,凑合也能用”。用着用着,国产替代的窗口期就过去了。

这些年,虽然中国在芯片设计领域已经具备国际竞争力,AI芯片也有了亮眼产品,可制造环节、材料设备、EDA工具这些底层支撑,还是高度依赖进口。看起来我们有了“芯”,可“骨架”还是别人的货。产业结构头重脚轻,遇事一推就倒。

火箭造得出来,芯片凭什么造不出?

一边是芯片断供,另一边是火箭上天。如果说有哪个领域,能给“自主创新”四个字作出最硬核的注解,那一定是中国的航天事业。



早在1956年,国家成立国防部五院,开始了航天研发。当时西方封锁比现在更严,基本就是一个“自己玩去”的状态。可就在这种完全闭门造车的环境里,先有“东方红一号”成功上天,震惊世界,后有嫦娥奔月,有北斗组网,有天问探火,全是靠一代代科研人员脱层皮、啃硬骨头一点点积累出来的。

你说芯片比火箭难?倪光南院士就不认这个账。他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说过,芯片的技术复杂度虽高,但它的系统集成性、工程体量远不能和航天比。关键差在思维和决心:航天从一开始就清楚,核心技术买不来,必须自己干。而芯片行业太长时间陷在“租不如买、买不如造”的逻辑反面,走错了方向。



航天之所以能成,背后是国家层层推进的战略定力,从不因短期成果而放弃长期投入。从钱学森到无数无名英雄,人才回流、体制支持、科研体系,一个链条都不能少。反观芯片,直到被“掐脖子”才醒悟,几十年丢掉的时间和机会,想补回来,哪有那么容易。

从“买不来”到“不要买”,风向真的变了

说到底,观念不改,技术难起。好在,现在的风,终于往正方向吹了。

2018年的中兴事件,是一记闷棍,把“供应链安全”这四个字敲进了无数人脑子里。2020年,华为遭遇全面禁令,情况更严峻。可也正是这些打击,让产业界、学术界、政府部门都开始有了一个共识:不能再等、不能再靠,必须自立。



从政策层面来看,“十四五”规划明确把芯片产业拉上了国家战略高度,专项资金、产业基金、税收优惠一项项落地。华为的反应更直接,禁令一来,立刻转向自研,打造完整供应链。麒麟9000S芯片横空出世,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态度宣言:不靠别人,也能搞出东西。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趋势。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投资普遍放缓,中国在设备领域的投资却逆势增长了超过五成。更重要的,是投向变了:从买成品,变成投基础。从买设备,变成造设备。

国产设备的自给率也在悄悄爬升。2023年,大概能做到35%,2025年目标是50%。在清洗、CMP这些细分环节,国产产品已经开始站稳脚跟。



生态层面也在发力。RISC-V等开源架构,为芯片设计打开了一扇新窗。有些高校增设了专门的半导体专业,更多年轻人开始投身这个行业。产学研联合搞研发,人才也在重新聚集。

华为公布的AI芯片路线图,更像一面旗帜:我们不只想活下去,还要跑得快、跑得远。这股劲儿,和当年搞“两弹一星”的热血,有那么点像了。



芯片这事,表面上是别人“卡我们脖子”,可真要细看,手里没刀的,往往才更危险。曾经那种“买办式”的思维,让我们放弃了技术积累,迷信市场效率,结果掉进了别人布的局。

但好在,现在的局面正在反转。外部封锁是催化剂,内部觉醒才是主动力。航天走出的那条路,已经证明:只要肯走、肯等,技术的高峰不是翻不过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山姆偷偷卖的山寨货,保住了中产的面子

山姆偷偷卖的山寨货,保住了中产的面子

蓝鲸新闻
2025-11-18 10:46:11
印军官:当中国武力解放台湾,印度不仅要夺取西藏,还要吞噬新疆

印军官:当中国武力解放台湾,印度不仅要夺取西藏,还要吞噬新疆

近史博览
2025-09-22 15:47:35
朱拉尼终于和中国搭上线,阿萨德复国无望,可以安心当富家翁了

朱拉尼终于和中国搭上线,阿萨德复国无望,可以安心当富家翁了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9 01:26:59
只待2天!全红婵火速从北京飞回广州,去医院看望梁小静,姐妹情深

只待2天!全红婵火速从北京飞回广州,去医院看望梁小静,姐妹情深

乡野小珥
2025-11-18 07:31:38
女生发明“咯噔字体”,被老师0分警告:别用个性挑战考试的底线

女生发明“咯噔字体”,被老师0分警告:别用个性挑战考试的底线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1 12:00:56
“新型攀比”正在流行:孩子深受其害,家长却一无所知

“新型攀比”正在流行:孩子深受其害,家长却一无所知

十点读书
2025-11-17 19:39:38
马云戴工牌现身杭州蚂蚁园区 井贤栋、韩歆毅陪同

马云戴工牌现身杭州蚂蚁园区 井贤栋、韩歆毅陪同

观点机构
2025-11-18 19:59:21
被67岁外婆惊艳到,不穿老年衣、不烫大妈头,优雅大方真体面

被67岁外婆惊艳到,不穿老年衣、不烫大妈头,优雅大方真体面

疯说时尚
2025-11-07 16:14:29
约50万张赴日机票被中国游客退订,航空分析师:是自2020年初以来见过最大规模的机票退改事件

约50万张赴日机票被中国游客退订,航空分析师:是自2020年初以来见过最大规模的机票退改事件

鲁中晨报
2025-11-18 21:53:01
邮报:阿森纳有意在冬窗听取热苏斯、马丁内利等四名球员报价

邮报:阿森纳有意在冬窗听取热苏斯、马丁内利等四名球员报价

懂球帝
2025-11-18 17:17:31
伊朗军官号召民众起义推翻神棍政权

伊朗军官号召民众起义推翻神棍政权

金召点评
2025-11-16 04:00:02
日本官员低头听中方讲话,胡锡进很高兴,评论区很清醒

日本官员低头听中方讲话,胡锡进很高兴,评论区很清醒

历史总在押韵
2025-11-19 01:05:38
当菲律宾网友质疑中国“只亮剑不拔剑”,加拿大网友:中国不拔剑,非不敢而是不值

当菲律宾网友质疑中国“只亮剑不拔剑”,加拿大网友:中国不拔剑,非不敢而是不值

雨先森观察
2025-10-20 04:11:07
后续!曾医生的父母替女儿道歉了,字字带着泪和痛!没抱怨任何人

后续!曾医生的父母替女儿道歉了,字字带着泪和痛!没抱怨任何人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12 10:42:22
坏消息传来,要严查退休人员,“4类人”可能逃不掉

坏消息传来,要严查退休人员,“4类人”可能逃不掉

巢客HOME
2025-08-03 19:09:22
经历丧子之痛后,她也因病离开人世,留下遗言让丈夫悲痛欲绝

经历丧子之痛后,她也因病离开人世,留下遗言让丈夫悲痛欲绝

白面书誏
2025-11-18 12:43:00
沈伯洋逃出台湾,国民党拒绝救人,郑丽文已通告全岛,蒋万安笑了

沈伯洋逃出台湾,国民党拒绝救人,郑丽文已通告全岛,蒋万安笑了

漫步独行侠
2025-11-18 11:09:38
33岁仕途不顺,34岁千古帝王

33岁仕途不顺,34岁千古帝王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2025-11-12 16:30:45
爆火!浙江姑娘搞副业,2小时卖3000元!提前1小时排队,有人开车30公里赶来!

爆火!浙江姑娘搞副业,2小时卖3000元!提前1小时排队,有人开车30公里赶来!

环球网资讯
2025-11-18 08:36:10
爆大冷!女团头号种子出局,世界冠军0-3惨败,王曼昱连剃光头

爆大冷!女团头号种子出局,世界冠军0-3惨败,王曼昱连剃光头

知轩体育
2025-11-18 21:15:32
2025-11-19 02:48:49
回京历史梦 incentive-icons
回京历史梦
山巅俯瞰兴衰史
5070文章数 16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家居
时尚
艺术
健康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秋天穿衣暂时没灵感?赶紧看看这27套穿搭,舒适自然又大方

艺术要闻

你绝对没见过!黎雄才山水画的独特魅力!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