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媒“福克斯商业新闻网”10月23日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透露,将与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赴马来西亚吉隆坡与中方官员会面,以寻求缓和中方稀土出口管制升级的态势。
根据贝森特的说法,格里尔已经启程前往吉隆坡,稍后自己将出发,预计会谈将在周六或周日。
![]()
然而美方期待的谈判还没有开始,就先撞上了中国的枪口,同一天路透社报道称,多名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一项措施,限制软件驱动产品对华出口,涵盖产品从笔记本电脑到喷气发动机,作为对中方稀土政策的回应。
关于此事贝森特轻描淡写的回应说“我可以确认一切都在考虑之中”,也就是说路透社的报道并非空穴来风,美国打算将此作为与中国谈判的筹码。
谈判前先甩“硬牌”:美方这筹码,越看越心虚
![]()
10月23号这天,美国的操作把“边谈边施压”的小心思摆得明明白白。这边福克斯商业新闻网刚说贝森特要带队去吉隆坡谈稀土,那边路透社就爆了个猛料:特朗普政府正琢磨着限制软件驱动产品对华出口,连笔记本电脑、喷气发动机这些都要划进清单。
有人追问这事儿真假,贝森特就轻描淡写地说“这些事儿都在琢磨呢”——这话等于直接认了,就是想拿技术限制当谈判的“敲门砖”,意思是“想让我们好好谈?先接住这招再说”。
![]()
更有意思的是已经动身去吉隆坡的格里尔,人还没落地呢,先放话造势:“过去二十年中美贸易,一直是中国占好处,美国再也忍不了这种不对等了”,还说要重新看看两国的贸易关系。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明眼人都能看明白:美国是想拿着这俩“筹码”去谈,觉得这样就能逼中国在稀土问题上让步。
可美方这两张牌,从根儿上就透着心虚。先说说那所谓的“软件驱动产品限制”,看着覆盖面广、挺吓人,其实根本打错了算盘。
![]()
就一周前的深圳湾芯展上,咱们国内企业刚亮出两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EDA软件——这玩意儿可是芯片产业的“灵魂软件”,以前不少人觉得咱们这块儿有短板,现在人家直接把空白填上了。美国这会儿喊着要限制,这不等于把刚冒头的国产软件市场拱手让给咱们自己人吗?
更别说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早就算过账了:之前美国对华搞出口管制,已经让美国企业蒸发了1300亿美元的市值,相关企业收入降了8.6%,连带着少了7.1%的就业岗位。
![]()
真要是把这次的限制落地,最先疼的肯定是美国自己的企业——你想啊,那些做笔记本、搞喷气发动机的公司,中国市场本来就是块大蛋糕,现在不让他们卖,钱从哪儿来?员工饭碗怎么保?
再看格里尔喊的“贸易不对等”,纯属挑着看事实。人民网发的中方立场文件里写得清清楚楚:2023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就有265.7亿美元,美资企业在华卖东西的销售额高达4905.2亿美元,比中资企业在美国卖的多了4118.8亿美元。
![]()
格里尔拿这个当筹码,说白了就是没实在证据,只能靠喊口号虚张声势。
这些筹码就是“烫手山芋”:施压没成,先坑了自己
美方以为拿着这俩筹码就能掌握谈判主动权,却没算明白:这两张牌根本就是“烫手山芋”,握得越紧,越容易烧到自己。就说那限制软件驱动产品出口的招儿,看着是想打中国产业的短板,其实是断美国企业的财路。
![]()
你想啊,喷气发动机、高端笔记本这些产品,美国企业本来就靠技术优势在全球赚钱,中国又是重要的消费市场。
波音公司现在还眼巴巴等着跟中方谈500架飞机的大单子呢,要是真限制喷气发动机出口,这笔单子先黄了不说,中国现在在用的1855架波音飞机,零部件供应也得受影响——最后受损的还不是波音,还有它背后一堆供应商?
像GE航空这种给波音供发动机的企业,中国市场占它营收的15%以上,真要是断了供,现金流直接就得紧巴巴。
![]()
纽约联储的报告早说了:对华出口管制会把美国企业和全球供应链割开,很多企业丢了中国客户后,根本找不到别的市场替代,最后只能裁员降薪。
这种既坑别人又害自己的招儿,也就只能当个吓唬人的幌子,真要落地,美国企业第一个不答应。
至于“贸易不对等”的说法,更经不起细琢磨。中美贸易本来就是互相得利的事儿,这是数据摆在那儿的。
![]()
2024年中国是美国第三大出口目的地,美国对华出口直接创造了93.1万个就业岗位——这比日本和韩国两个市场加起来还多。
特斯拉2024年在华销量突破65.7万辆,创了历史新高;高盛、运通这些美国金融机构,在华也赚得盆满钵满。
要是真像格里尔说的“只对中国有利”,美国企业怎么还挤破头想进中国市场?2023年美国在华新设企业1920家,实际投资增长了52%——这都是用脚投票的结果,比任何“不对等”的口号都管用。
![]()
更讽刺的是,美方一边喊着“不对等”,一边还得靠中国的供应链过日子。中国占了全球90%以上的精炼稀土供应,美国70%的稀土化合物进口都来自中国。
兰德公司早就警告过:只要稀土供应链断90天,78%的美国国防承包商就得停工——毕竟稀土是“工业维生素”,从新能源汽车到军机导弹,没它都玩不转。
![]()
美方想靠限制软件反制,可中国的稀土管制是依法合规的正常操作,不是针对特定国家:合规的民用申请都会批,还设了过渡期和人道主义豁免。反观美国,一边求着中国松管制,一边又拿技术限制施压——这种自相矛盾的操作,只能说明自己没底气。
枪口下谈事儿:没诚意的筹码,换不来真结果
美方带着这俩“烫手筹码”去吉隆坡,从一开始就搞错了谈判的逻辑。他们觉得“我拿筹码逼你让步”就行,却忘了中国搞稀土管制的底气,根本不是谈判桌上的威胁能撼动的;更忘了谈事儿的前提是平等尊重,不是居高临下地施压。
![]()
中国这次升级稀土出口管制,根本不是针对美国的“贸易武器”,而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按国际规矩办事。
商务部早说清楚了:是因为有些境外组织把中国的稀土物项转到军事敏感领域,威胁到中国安全,才依法加强管制的。
这次管制不只是管原材料,还管技术输出——连境外含中国稀土成分0.1%的物项都要许可,从开采工艺到回收技术,全链条都覆盖到了。这是中国完善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常步骤,不是针对谁“卡脖子”。
![]()
中方的态度一直很明确:愿意坐下来对话解决分歧,但前提是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不是接受美方的威胁。可美方好像没认清一个现实:在稀土领域,中国的主导地位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是美国靠短期操作就能撼动的。
特朗普政府之前跟澳大利亚签了关键矿物合作协议,号称“一年后就能有吃不完用不完的稀土”,结果美联社、彭博社都泼冷水:想削弱中国的稀土优势,至少得花十年甚至几十年。
美国本土建稀土供应链,至少要10年时间、投150亿美元;澳洲的精炼厂计划2025年投产,到现在还没建成。
![]()
可中国呢?不仅有完整的产业链,还有技术优势。就算美方搞限制,中国企业也能靠自主创新补短板——就像这次国产EDA软件的突破,反倒得感谢美方的“倒逼”,让咱们更有动力搞自主研发。
更关键的是,美方这套“施压套路”早就不管用了。特朗普当总统那会儿,就老玩“先逼到极致再退一步”的把戏:2025年4月加征34%的关税,到5月又被迫降到10%——这种反复无常的操作,早就没了信誉。现在又想拿限制出口、炒作“不对等”来施压,中方根本不会吃这一套。
![]()
毕竟中国手里的稀土牌,是靠几十年的产业积累换来的;而美方手里的“筹码”,要么是坑自己的昏招,要么是没事实支撑的空话。
说到底,吉隆坡会谈能不能有结果,关键不在美方拿多少“筹码”,而在美方有没有平等谈事儿的诚意。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美财长:美贸易代表已前往马来西亚,将与中方会谈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