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已过,借着国庆假期回趟老家,不知何时开始,内心渐渐有了乡愁,背井离乡漂泊在外的人没有四季,想抓取一些故乡记忆,记忆里也只有逢年春节的那几日,大约只有冬季。
秋意浓,乡愁也浓 !乡愁是一种只有中国人特有的内心情感,它来自于中国人固有的故土情怀。
没有经历不明,没有阅历不懂。小时候读乡愁,像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鸡犬相闻,不相往来。现在读乡愁,像母亲分娩时与婴儿连体的脐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乡愁来源可以是一位亲人,一道美食,一棵老树,一口方言。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快乐的日子总是显得格外短暂,以前怕父母说,现在怕父母不说,恨不得听清楚他们说的每一个字,看清楚他们每一根发丝。光阴荏苒,父母背也佝了,肤也皱了 ,想仔细看看他们,他们连眼神也要开始躲闪了。
或许,此刻他们也承认自己确实老了。小时候、乡愁是父母手里的竹条,长大后、乡愁是父母嘴里的絮叨,现在、乡愁是父亲的佝背和母亲的白发。
中国人的乡愁来源于无法切割的血脉加上养育长大的故土情怀。回到家里,亲人必会做上一道家乡特有的美食 。血鸭是一道地方特色菜肴,备受家人的喜爱,也同样把老家人的嘴养到最刁。
![]()
老家人口味刁,方言也刁,方言可以称得上是恶魔之语了,光东南西北四厢方言就有差别晦涩难懂,同样是家乡人还得用普通话解释才能描述清楚。方言是一种代表当地独特的文化,乡音对一个人来讲也有着特殊的情感关怀,“乡音无改鬓毛衰,笑问客从何处来。”乡音连着乡情,乡情温暖着人心。
不说了罢,傍晚纳凉夜话,方言话芳华。人老了总爱回忆过往,老一辈也是,陪着他们从前话到现在,人几十年如一日,乡镇几十年如换新衣。父母在农村也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种一些一日三餐必备的果蔬,假期很短,能替父母做的就更少,这个季节正是种油菜的季节,假期回去正好赶上播种施肥。
很多年没有做过的农活重新拾起,连黑土地似乎都在笑咱几个的滑稽,下地没走几步就摔了个哧溜滑,粗活都干不了,下地怕滑,上山怕高,挑水也只能挑半桶,也确实,当天趁着烈日还不算太强干了几个小时农活,下地回来,小腿就被晒脱皮,晚上开始皮肤感觉就像爆米花熟了要爆开的刺痒感。转眼又要离开,回来啥都没带,出门恨不得把老爹老娘都带上,有他们在,美食就在,絮叨就在。
农村金秋的夜晚,空气质量超好,纳凉不知不自觉就纳到了深夜,父母更是拿出了絮叨本叨根本停不下来。眼看隔日又得离别,假期几天也算回来播种了一丝希望,希望来年也可以收获一份期望!
年少不知愁滋味,假期已过,刚下眉头,又上心头 !
![]()
图/网络;文/洪祖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