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高达)千曲戏韵百转长,雅乐声声绕画梁。10月24日晚,苏州相城区北桥街道蓝·和风冶长文旅街区,2025“活力经开 戏韵北桥”戏乡嘉年华暨悦享金秋·美好生活季拉开帷幕,冶长泾畔的老建筑与现代业态交相辉映,丝竹雅韵与市井烟火水乳相融,让现场观众沉浸式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本次展演站在新的起点,将“茉莉花开”融入乡村振兴,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为八方来客献上一场彰显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艺术盛宴。
![]()
晚会现场,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带来的《太湖美》拉开了活动的序幕,丝竹为底、弦管和鸣、打击乐轻点提气,瞬间将现场拉入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听觉幻境。
当晚,最引人注目的亮点是三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孔爱萍、李敏、黄静慧的同台献艺,越剧《孟丽君选段》、锡剧《江姐选段》、昆曲《牡丹亭・游园》等经典剧目以细腻婉转的表演,让台下观众忍不住跟着剧情节奏鼓掌叫好。刚用手机记录下节目现场的吴女士是李敏老师的粉丝,在社交平台上得知她将要在戏乡嘉年华现场表演的消息后激动不已。“在现场看感觉太不一样了!”作为戏曲爱好者,她此前多在网络上接触越剧,线下观看机会甚少,“这次不仅能看到多出好戏,还能近距离接触名家,真的特别惊喜!”
![]()
曾获江苏省文华奖金奖的舞蹈《元夕》,首次亮相北桥舞台。“我从小就喜欢戏!这活动我年年都来,一次不落!你看台上唱得那叫一个好听,我早就跟着哼起来了,就盼着更多街坊也能听进去、迷上戏,往后咱轻骑兵队伍不光演得更有劲儿,凑在一起唱戏的人也能更多些!”台下,漕湖之声戏曲队的谈仁琴阿姨眼里是藏不住的喜悦和激动。
“文化是北桥最鲜明的印记,戏曲是这片土地最深沉的乡音,也是经开区‘美丽三城’发展中最宝贵的软实力”,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化与经济是民生的车之两轮,必须同频共振,北桥文旅产业彰显活力的同时,北桥产业版图也正经历深刻变革,展现出了经开区蓬勃发展的态势。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经开区全面深化“美丽三城”建设,以“产城双优融合”为笔,奋力书写产业升级、城市提质、民生向善的新时代答卷。
![]()
锣鼓铿锵、唱腔萦绕冶长泾畔的同时,北桥的产业与文旅交融的图景也在当地农文旅手绘地图上清晰铺展:蓝·和风冶长文旅产业园、北桥非遗船拳馆、小圩里特色田园乡村……一个又一个“小而美”爆点与沉浸式体验场景即将陆续建成,标志着“一湾一带一街”农文旅空间加速形成。活动中,农业科技产业化示范基地项目、都市圩里项目运营、野鸭子露营基地项目等一批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集中签约,入驻落地后将为北桥文旅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自2025年1月起,北桥街道灵峰村作为江苏省“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试点单位,已引进省级专业院团演出8场,更以基层需求为锚,配套开展基层惠民演出、公益评弹、公益电影超过500场,让“省级资源”扎根“戏韵北桥”,搭建亲民便民、浸润烟火的文化惠民矩阵。
![]()
名家传艺,薪火共燃。贯通专业院团与基层艺术力量、名家智慧与少儿传承的“名师结对”仪式在现场温情启幕。锡剧艺术薪火的专业标杆——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与灵峰喜洋洋艺术团、北桥少儿评弹团携手打通专业艺术与群众文艺的共融通道。
两场承载着政企协同、艺术扎根的共建揭牌仪式也重磅启幕。相城区委宣传部与江苏省演艺集团正式握手共建,以“政企联动”为钥,解锁区域文化发展与专业艺术资源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同期,相城经开区(北桥街道)与江苏省锡剧团亦完成共建揭牌,让扎根地方的锡剧艺术,与街道基层文化需求精准对接,把专业戏台“搭”进群众身边。
![]()
据介绍,本次活动将持续至11月中旬,其间将举办苏州市移风易俗主题小戏小品演出、“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流行音乐会、锡剧折子戏、锡剧《珍珠塔》等演出,还安排了非遗集市、系列展销会等延伸活动,促进文旅业态融合、模式创新。
(苏州相城北桥街道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