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岛,每一个城市都有她的历史,每一个区都有她的故事!
今天女儿突然问我:"爸爸,为什么我们这里叫西安?莲湖区这个名字又是怎么来的?"
孩子的一个问题,让我踏上了探寻城市历史的旅程。为了给孩子一个准确的答案,我翻遍了古籍方志,意外地沉迷于地名背后的故事。我相信,很多人也曾对自己的城市名字有过一闪而过的好奇。于是,我决定系统整理全国城市的历史故事,今天,我们要聊的是四川省省会——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成都。
一、成都总览:从宝墩文化到国家中心城市的千年演进
![]()
蓉城-成都
成都市,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四川省辖地级市,是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市、 超大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截至2023年,全市下辖1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总面积14335平方千米,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140.3万人。
成都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发祥地,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美食之都。境内金沙遗址有3000年历史,舜以“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故名成都;蜀汉、成汉、前蜀、后蜀等政权先后在此建都;又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县治所。汉为全国五大都会之一;唐为中国最发达工商业城市之一,史称“扬一益二”;北宋诞生了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
成都是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区域经济中心、科技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和国际门户枢纽,西南地区的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机关驻地,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举办地。
![]()
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 火炬塔圣火
成都具有悠久而独特的历史始源,文化积淀极其深厚。早在距今约4500年至3700年,成都平原已出现被后世称为“宝墩文化”的一系列古蜀先民的聚落中心。这些聚落中心均已夯筑了城墙,建筑了祭祀和集会的场所。根据“金沙遗址”出土的大量历史遗存,基本可以推定,至迟在殷商晚期至西周初期,成都一带已经成为古蜀王国的中心都邑所在。
大约在前5世纪中叶(前367年)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华阳)迁往成都,构筑城池。
东周慎王四年(前316年),秦国兼并蜀国,并设置蜀郡于成都。秦张仪、司马错筑太城(府南城),次年,张仪在太城以西筑少城(府西城)。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该地人民,主持修建了沿用至今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并造石人作测量都江堰水则,是中国最早水尺。秦末汉初,成都取代关中而称“天府”。
![]()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成体中心发现隋朝人工湖“摩诃池”示意图
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置益州。王莽改益州为庸部,蜀郡为导江,治临邛。新朝地皇五年(24年),公孙述称帝,定成都为“成家”。又改益州为司隶,蜀郡为成都尹。
东汉时仍为蜀郡。东汉末年,刘焉做“益州牧”,将益州从广汉郡雒县移治于成都,用成都作为州、郡、县治地。
两汉时期,成都城市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到西汉末年已成为仅次于长安的全国第二大手工商业都会。成都不仅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商品经济活动的中心,也是 “南方丝绸之路” 的起点和重要口岸。
三国时期成都为蜀汉国都。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篡汉,次年(221年),刘备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在蜀地成都称帝,延续了汉朝大统。蜀汉政权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汉怀帝刘禅,历二帝,共四十三年,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国力强盛,但是经过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后元气大伤,后来诸葛亮治国,恢复生产,使得能与魏、吴抗衡。
从两汉至三国蜀汉,成都精美的蜀锦一直受到官方和民间高度赞赏和欢迎;这一时期,成都因出现一座专门织造蜀锦的官营作坊 “锦官城” 而获得 “锦官城” 和 “锦城” 两个别称。
![]()
蜀绣工艺品
晋武帝改蜀郡为成都国,不久恢复称呼。永兴三年(306年),李雄在成都称帝,国号“大成”。至咸康四年(338年)时,李雄侄李寿又改国号为“汉”,史称为“成汉”。永和三年(347年),大成国被东晋所灭。
南朝宋、齐以后,益州及蜀郡的治地都是成都,益州刺史治太城,成都内史治少城。
唐朝复为益州,武德初年(618年),置总管府。武德三年(620年),改为西南道行台。武德九年(626年),又改为都督府。龙朔二年(662年),升大都督府。天宝初年(742年),复为蜀郡。至德二年(757年),唐玄宗幸蜀驻跸,升蜀郡为成都府,作为南京,是唐王朝的陪都,改成都守为尹。时又分剑南道为东西两川,成都为剑南道西川节度使的治地。上元初年(760年),罢京号,而成都府依然不变。广明元年(880年),为躲避黄巢起义,唐僖宗驾幸成都。
唐朝,以成都为中心的 “剑南西川道” 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当时有“扬一益二”之说。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朱温灭唐,中国历史进入五代时期。王建、孟知祥先后割据川蜀,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和“后蜀”。后蜀主孟昶曾下令在成都城上遍植芙蓉,成都故此得到 “蓉城” 的别称。
北宋初年,成都诞生了世界第一张纸币——“交子”。嘉祐四年(1059年),改益州路(川峡四路之一)为成都府路,治所在成都。五代前、后蜀和两宋,成都的繁荣再一次达于鼎盛。 南宋宝佑五年(1257年),蒙元军攻占成都,使当地的生产和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设成都路总管府,为四川等处行中书省首府驻地。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设立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其中成都为首府。朱元璋封其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王府设在成都,今人称其为“皇城”。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率军攻入成都,自立为帝,国号大西,称成都为西京。
清军入川,四川汉人极力抵抗,战乱多年,人口大减。清朝设置四川省于成都。皇帝另派四川总督、成都将军驻成都府。康熙年间,清廷实施“湖广填四川”大移民,成都逐渐恢复生气,并繁荣至今。
![]()
古成都街道
清宣统三年(1911年)6月,保路运动在成都发起,清廷四川总督赵尔丰因镇压民众而造成的“成都血案”引发民众起义,这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总爆发,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11月27日,立宪党人蒲殿俊在成都宣布四川脱离清朝,成立大汉军政府并担任都督。
民国元年(1912年)3月12日,成都之大汉军政府改为四川军政府,军政府驻成都,尹昌衡任都督。民国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通令在成都设置西川道,领成都、华阳等31县;后废道复省,成都仍为四川省会。民国十七年(1928年)设立成都市。
1949年12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成都,撤销四川省,成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川西行署区的驻地。
1952年9月1日,撤销川东、川西、川南、川北行署区,恢复四川省建制,在成都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
![]()
成都天际线
198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都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享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成为全国14个计划单列市之一。
1993年,国务院确定成都市为西南地区的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
![]()
成都CBD IFS
截至2021年,成都市辖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新津区12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3个县,另有3个城市功能区,共161个街道、100个镇。
二、区县探秘:12区5市3县的古今演变
成都市的行政辖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经调整逐步扩大:
- 1976年:将温江地区的双流县、金堂县划入成都市管辖。
- 1983年: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撤销温江地区,将其10个县并入成都市。
- 1990年:调整成都市区划,将原来的5个区划分为7个区。
- 2002年:原新都县、温江县撤县设区。
- 2015年12月:原双流县撤县设区。
- 2016年5月:资阳市代管的县级市简阳市改由成都市代管。
- 2016年11月:原郫县撤县设区。
- 2020年6月:原新津县撤县设区。
因"濯锦之江"源远流长,母亲河锦江(府南河)流经而得名。区境在唐宋时期属华阳县地,1960年正式设立锦江区。成都千年商脉所系,自古商贸繁华。现在是成都核心商业区,成都远洋太古里、成都IFS等高端商业综合体坐落于此。成都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象的核心展示区(商业金融中心)。
![]()
成都锦江区 九眼桥
【青羊区】- 因道教宫观得名
因被誉为"川西第一道观"的青羊宫而得名。是古少城所在地,唐宋为成都县地。1990年区划调整设立(由原西城区部分区域设立)。成都的文化根脉所在,拥有杜甫草堂、青羊宫、文殊院、金沙遗址、宽窄巷子等重要历史文化遗迹。文化传承与展示的核心区。
![]()
青羊宫
【武侯区】- 纪念蜀汉武乡侯诸葛亮
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封武乡侯)而得名。三国时期为蜀汉政权中心区域。1990年区划调整设立。三国文化圣地,武侯祠博物馆闻名海内外。科技创新高地、文创名城先行区。
![]()
武侯祠博物馆
武侯祠博物馆里面的茶摊很多,逛累了可以稍事休息,品茗摆龙门阵,戏说三国风云人与事。
【金牛区】- 源自传统金牛坝地名
源于区境内历史地名金牛坝。1953年设立金牛区;1990年区划调整保留名称。成都重要的交通枢纽(成都站)和传统工业基地。
【成华区】- 取成都、华阳首字而得名
取成都县、华阳县历史名称首字而得名。1990年区划调整设立。成都东郊工业文明的重要承载地,拥有东郊记忆;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也位于该区。
![]()
如今的大熊猫 俨然已经成为了成都的一张名片
【龙泉驿区】- 因龙泉山和古驿站得名
原名龙泉镇,因龙泉山而得名,明代设驿站,故名龙泉驿。1976年,原温江地区的双流县、金堂县划入成都市管辖,龙泉驿此时应已属成都;2002年新都县撤县设区时,龙泉驿区已存在。
【青白江区】- 因青白江得名
因流经北界的青白江而得名。1960年建区,因国家在西南布局大型工业基地而设。现代定位:成都国际陆港门户枢纽、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对外交往引领区。
【新都区】- 古蜀国三大名都之一
古蜀国三大名都之一(新都、广都、成都),故名新都。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原新都县撤县设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有宝光寺等古迹。现代定位:智能制造先行区、成都北部消费活力区。
【温江区】- 因温江(杨柳江)得名
因温江(杨柳江)而得名,寓"江水温和"之意。古为鱼凫王国都。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原温江县撤县设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医药健康产业高地。
【双流区】- 古称广都,隋改双流
古称广都,隋改双流,取《蜀都赋》"带二江之双流"之意。2015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双流县撤县设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空港宜居公园之城。
![]()
双流机场
【郫都区】- 古称郫邑,秦置郫县
古称郫邑,秦置郫县,因"郫筒酒"得名,2016年撤县设区时更名为郫都区。古蜀文化发祥地之一,川菜之乡,豆瓣酱闻名。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西部影视时尚之都。
【新津区】- 因"新渡津"得名
北周置县,因"新渡津"而得名(新的渡口),2020年撤县设区。先进智能制造产业引领区、乡村振兴示范区。
【都江堰市】- 因都江堰水利工程得名
因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名。三国蜀汉置县,称都安县,元设灌州,明降州为灌县。1988年撤县设市,并因世界文化遗产 都江堰 而更名为都江堰市。世界旅游目的地、天府粮仓精华灌区。
![]()
都江堰 水利工程
【彭州市】- 古为天府金盆
古为天府金盆、蜀汉名区。唐置彭州,明清沿袭。1993年撤县设市。成都都市圈绿色制造(北部)基地、成都北部生态旅游示范区。
【邛崃市】- 古称临邛,巴蜀四大古城之一
古称临邛,巴蜀四大古城之一,西汉才女卓文君故里,以"邛酒"、"邛陶"闻名。1994年撤县设市。
成都西部新兴产业发展高地、生态文旅融合发展集聚区。
【崇州市】- 古称蜀州
古称蜀州,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在此为官并留下诗篇。1996年撤县设市(原崇庆县)。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简阳市】- 古为蜀中东南要冲
古为蜀中东南要冲。2016年5月由资阳市代管改由成都市代管。国际空港门户枢纽城市、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
【金堂县】- 因金堂山得名
因县内有金堂山而得名。成都绿色制造高地、成都东北部门户枢纽。
【大邑县】- 因"其邑广大"得名
因"其邑广大"而得名。世界旅游目的地、成都重要的绿色产业基地。
【蒲江县】- 以蒲江(蒲水)为名
以蒲江(蒲水)为名。成都向南向西门户城市、成都和美乡村典范。
三、名人风采:天府儿女的多彩人生 李冰:天府之国的奠基者
战国时期水利专家李冰(约公元前302-235年)是蜀郡太守。他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治水智慧:
采用"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原则,创建了无坝引水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历经2000多年仍在发挥重要作用,是全世界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
李冰父子
诸葛亮:智慧忠贞的千古名相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18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定都成都。
治蜀功绩:诸葛亮实行依法治蜀,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使蜀汉成为三国中最治理有序的国家。他发明的木牛流马、诸葛连弩等展示了古代科技智慧。
![]()
诸葛亮
杜甫:诗圣的成都岁月
唐代诗人杜甫(712-770年)在成都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他在成都草堂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
成都情怀:杜甫在成都相对安定的生活中创作了大量描写当地风土人情的诗篇。他笔下的成都"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展现了唐代成都的秀丽风光。
马识途:革命作家马识途
马识途(1915—2024),原名马千木,重庆忠县人。他既是一位坚定的革命者,也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他长期在四川成都工作生活,曾任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四川省文联及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等职,与巴金、沙汀、艾芜、张秀熟并称“蜀中五老”。
马识途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经历过许多危险时刻5。他的革命经历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其小说《盗官记》被改编为电影《让子弹飞》,为更多人所熟知5。
马识途的革命道路上有引路人。1938年,他在武汉经董必武介绍参加游击干部培训班,并在湖北省委组织部长钱瑛的介绍下入党。钱瑛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为周恩来同志物色一位可靠的司机,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马识途的革命生涯也充满悲壮色彩。1941年,因叛徒出卖,他的妻子刘蕙馨(时任鄂西特委妇女部部长) 不幸被捕牺牲,他们刚出生不久的女儿也一度失散,直至1958年才在组织的帮助下父女重逢。
推荐阅读:马识途的代表作《清江壮歌》便以其妻子刘蕙馨烈士和鄂西特委书记何功伟烈士的英雄事迹为素材创作而成5。他的《夜谭十记》也广受欢迎。
![]()
革命作家 马识途
四、美景览胜:天府之国的自然与人文瑰宝 都江堰-青城山
- 都江堰市境内,距成都市区约50公里,都江堰是全世界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青城山是道教发源地之一,素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春秋两季是最佳游览时间。建议安排一整天时间,上午游览都江堰水利工程,下午登青城山。"看着2000多年前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
青城山
武侯祠-锦里
- 武侯区武侯祠大街231号,武侯祠是全国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纪念地和唯一的君臣合祀庙宇。毗邻的锦里古街再现了成都传统民俗风情。傍晚时分,红灯笼亮起,锦里最具古韵。在锦里可以品尝各种成都小吃,观看川剧变脸表演,体验传统茶文化。
![]()
锦里
杜甫草堂
- 青羊区青华路37号,杜甫草堂是唐代诗人杜甫成都故宅旧址,诗人于此创作诗歌240余首6。
- 园林特色:草堂内竹林掩映,溪流环绕,再现了杜甫诗中"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的意境。建议配合讲解服务参观,更能深入了解杜甫在成都的生活和创作历程。
![]()
杜甫草堂
宽窄巷子
- 青羊区长顺上街127号,清代满城遗留下来的三条胡同,是北方胡同文化在南方的重要遗存。
- 宽巷子"闲生活"、窄巷子"慢生活"、井巷子"新生活",展现了老成都的市井文化与现代时尚的融合。"在宽窄巷子喝茶晒太阳,感受成都的慢生活,真是惬意极了。"
![]()
宽窄巷子
五、舌尖上的成都:美食之都的味蕾盛宴 火锅:沸腾的巴蜀情怀
源于长江沿岸船工的饮食方式,发展于清代,兴盛于近代,是成都美食的代表。以麻辣鲜香著称,花椒的麻与辣椒的辣完美融合,配以多种香料,形成独特风味。烫食顺序先肉后菜,油碟中加入蒜泥、香油可降辣增香。地道吃法是搭配一瓶唯怡豆奶解辣,第一次去成都出差,同事曾好心提醒我 “带上湿厕纸”,当时不明就里,后来感知其良苦用心,感同身受。
![]()
成都火锅
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
代表菜品:麻婆豆腐、回锅肉、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等
风味体系:川菜有24种味型,分麻辣、鱼香、怪味等七大类别,讲究"味浓味厚味广"。
美食文化:成都拥有多家百年老字号餐厅,如陈麻婆豆腐、龙抄手等,是体验正宗川菜的首选。
![]()
麻婆豆腐
小吃:街头巷尾的美味
知名小吃:担担面、龙抄手、韩包子、钟水饺、三大炮、糖油果子等
聚集地:锦里、宽窄巷子、文殊坊等景点都有小吃集中区,成都人常说"吃在中国,味在成都"。
![]()
龙抄手
![]()
担担面
今天的成都,既保持着千年古城的韵味,又焕发着现代都市的活力。这座"天府之国"的首府用它宜人的气候、深厚的历史和独特的美食,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无论你是历史爱好者、美食探索者,还是自然风光的追求者,成都都能给你带来难忘的体验。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 你是成都哪个区县的?你们那里有什么独特的历史故事?
- 你最喜欢的成都美食是什么?有什么特别的食用记忆?
- 如果来成都旅游,你最想去看哪个景点?为什么?
关注@北岛,带你走遍中国,发现每座城市背后的故事。下期我们将走进“山城与江城”重庆的现代魅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