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期间,欧洲各国军队正常行军速度大概是每天24公里,如果日夜不停的强行军,可以增加到40公里。但是到了第二天,这个速度就不能保持了。
![]()
1929年,国府在《军事训练教范》和《行军指南问答》中规定,正常的徒步行军速度是每天20~30公里,走四天必须休息一天。平均下来每天20公里出头。
在中原大战时,国军第十一师为了给兖州解围,在河南、山东的平坦地形上,一日一夜强行军60公里,成为国军里的第一速度。
![]()
但就这速度,和我军相比就只能呵呵了。
在人民军队的战史中,有这样一幅震撼人心的图景:装备简陋的士兵们,凭着两条腿,在山川河流之间纵横驰骋,一次又一次地跑赢了敌人的汽车轮子,上演了世界军事史上罕见的机动传奇。
那么,我们是如何创造奇迹的?
![]()
一、 生死存亡逼出的“终极技能”
我军创立之初,便身处“围剿”与反“围剿”的残酷环境中。面对装备着飞机大炮、补给充足的强敌,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
现实的残酷选择,逼使我军将机动性发挥到极致,形成了 “走得赢就打,走不赢就散” 的游击战精髓。
![]()
一双草鞋,三天山路。
当时一名我军战士的标准装备,除了枪支弹药,就是几双耐磨的草鞋和一小袋炒米或红薯干。
他们没有GPS,靠的是当地向导和指北针;没有电台畅通联络,靠的是传令兵跑断腿的口头命令。
![]()
1935年的四渡赤水战役中,我军在川黔滇边境的崇山峻岭中,前后穿插,东西纵横,在短短三个月内行军超过5000里。
敌军部队坐着汽车、轮船疲于奔命,却总是被徒步的红军甩在身后,眼睁睁看着我军跳出40万大军的合围。
这正是战略层面“以时间换空间” 的极致体现——我的腿比你的车轮更了解这片土地。
![]()
二、 细节决定成败
行军的成败在于体力,体力的成败在于脚力,腿脚自然成为重中之重。
我军有几个行军致胜的小细节:
一是绑腿。当时每个士兵都熟练掌握打绑腿的技巧,这小小的布条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小腿疲劳,防止静脉曲张,是长途行军的“神器”。
![]()
二是处理水泡。急行军最常见的“敌人”就是脚上磨出的水泡。有经验的老兵会教新兵如何用针线(穿一根头发在针上)穿过水泡引流,这样既能缓解疼痛,又不易感染。
三是泡脚。一天急行军下来,不管有多累,我军都要求必须泡脚。如果倒头就睡,第二天就没办法进行军了。
![]()
三、用聪明的方式训练和行军
为提高部队的机动性,我军非常重视爬山。每天早上起床,连队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冲山头。
认准一个山头,中间不停歇,直接冲到顶。休息几分钟再冲下来,然后才吃早饭。
![]()
每次行军前,各级领导都会带头检查,物品是否会发出声响,草鞋是否合脚,绑腿是否打好……
一旦行军,全员保持静默,以免暴露目标。
不到指定休息点绝不能坐下,因为一旦坐下就可能再也站不起来;喝水必须小口慢饮,严禁狂饮,以保存体力。
![]()
另外,因为敌机基本都在白天袭扰,所以我军的夜行军水平极高。
夜行军时,为了避免暴露行踪,不可以燃灯,抽烟都不行。此时前后队伍无法目视,为了保证队伍不乱,我军更是有绝招:
把竹筒的一节切开,中间插上一炷香,长度不超过竹筒,点燃香头,竹筒口子向后。这样后面的部队就可以看到红色的香头,还不易被敌军发现,我军战士的夜视能力也不受影响。
![]()
四、高效的行军组织
急行军绝非漫山遍野的乱跑,其背后是精密如钟表般的组织艺术。
眼力好的战士组成尖兵班,总是走在队伍最前面几百米,负责侦察敌情、探明道路。
![]()
行军主力部队则有前锋、本队、后卫。后卫负责清除行军痕迹(如脚印),并设置简易陷阱以防追兵。
收容队走在最后,负责帮助掉队、受伤的战士,绝不抛弃一人。他们的一句鼓励、一次搀扶,可能就是一名战士坚持下去的全部力量。
![]()
在夜间或隐蔽行军中,用拍打背包、传递小木棍等方式保持静默联络。路标则用几根树枝、几块石头的特定摆放方式来指示方向,只有自己人能看懂。
行军中注重轻装简行,严格控制马匹数量,因为骡马听不懂复杂的命令,也没有坚强的意志,无法保证整体效率。
![]()
五、我军创造的轻步兵行军巅峰
在外军看来,几乎我们正常水平的行军,都能创造他们的历史。
我们最典型的,当属两场战斗:
![]()
一是飞夺泸定桥,连续奔袭240里。
1935年5月28日,我军左纵队先锋红四团接到命令,必须在一昼夜内赶到240里(约120公里)外的泸定桥。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们在崎岖的山路上奔跑,战士们饿了就嚼生米,困了就拉着前人的背包带边走边睡。很多战士跑着跑着就吐血倒地,但队伍一刻未停。
最终,他们创造了人类行军史上的奇迹,准时抵达,并由22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攀着铁索夺下桥头,为主力部队打开了生死通道。
![]()
二是朝鲜战场的三所里穿插战,成就38军“万岁军”的称号。
1950年11月,志愿军第38军113师奉命向美军后方枢纽三所里迂回。
他们在雪夜中徒步翻越海拔1250米的长安山,14小时急行军72.5公里,先敌5分钟到达阵地,成功堵住了南逃的“联合国军”,为第二次战役的巨大胜利立下头功,赢得了“万岁军”的美誉。
美军的机械化部队在公路上再次被我军的“铁脚板”截断。
![]()
我军的急行军,是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为了生存与胜利而逼出的强大战斗力。它不仅仅是一项军事技能,更是一种不畏艰难、众志成城、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伟大精神象征。
这双“铁脚板”所踏出的,不仅是一条条胜利之路,更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走向新生的光辉足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