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台湾空军,有一支名为“第三战术战斗机联队”的飞行部队,装备台湾自行研发的IDF“经国号”战斗机,主要驻地清泉岗。而这支部队的前身,就是1936年成立于江苏句容机场的空军第三驱逐机大队。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为保护首都的空防安全,于1932年2月在句容城北(现农林学院区域)兴建空军机场,1934年建成,面积约1平方公里。该机场专供战斗机(驱逐机)起降,也是南京大校场空军基地的备用机场。
![]()
![]()
至1937年全面抗战前夕,驻句容机场的第三驱逐机大队下辖第7、8、17三个中队,装备美制波音281、霍克3,以及意大利飞雅特CR.32战斗机,大队长蒋其炎。
其中第7中队使用霍克3型战斗机、第8中队主要使用飞雅特CR.32、第17中队主要使用波音281。
驻句容第三驱逐机大队在抗战前的实力积累,时任江苏省政府主席的陈果夫功不可没。
1936年正是蒋委员长五十大寿的年份,江苏各界都在谋划“祝寿”的事宜。陈果夫根据当时的国防状况和委员长的个人喜好,把祝寿的主要项目放到了捐款购买战斗机上,全省上下很快就募集到购买9架战斗机的资金。
1936年10月底,这9架由全省集资购买的战斗机(霍克3型机,部件进口后在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组装)送达句容机场。
10月29日,陈果夫由省会镇江县乘车抵达句容机场,亲自为这些战斗机主持了祝寿命名大会。这九架飞机根据捐款来源,分别是:党政界1架、政法军警界1架、小学生1架、教育界学人1架、商界3架、自治会农界1架、童子军自由职业者1架。
而这9架霍克3型飞机即被用于替换国军空军三大队7中队的老旧意大利布雷达Ba.27战斗机,由此三大队也正式完成了换装组建工作。
这些飞机在国军空军三大队飞行员的英勇操纵下,于第二年的“京沪空战”中,多次出击重创日军,取得了丰硕的战果。
以下是1936年10月29日,在句容机场举办的献机祝寿活动老照片,照片中可见均为起落架可收放的霍克3型战斗机。
![]()
陈果夫与飞机合影、周民小姐为飞机剪彩、镇江五条街小学学生与飞机合影等
![]()
本号同WX、B站-“帕米尔的凝视”,请勿洗稿等动作
![]()
国军空军的霍克III型驱逐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