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筹备:精准设计,筑牢安全基础
1. 技术方案定制
- 材料与结构设计:选用 Q355B 热镀锌钢材(锌层厚度≥85μm),爬梯踏步板采用防滑花纹钢板(厚度 5mm),防护笼直径 80cm、立杆间距 30cm,确保人员通行安全;根据烟囱直径(底部 6m、顶部 3m),设计 “下宽上窄” 的直形爬梯,每 15 米设置 1 处环形休息平台(面积 2.5㎡),平台护栏高度 1.2m,符合高空作业防护规范。
- 固定方式规划:采用 “预埋件 + 化学锚栓” 双重固定,在烟囱外壁钻孔植入 M16 化学锚栓(植入深度 10cm),与爬梯支架焊接连接,焊口做防腐处理;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确保爬梯在 12 级台风、-30℃低温环境下稳定运行。
2. 资源统筹部署
- 设备投入:配备 4 套电动升降作业平台(作业高度 90 米,承重 400kg)、电焊机(直流氩弧焊机 2 台)、化学锚栓安装工具、扭矩扳手(检测锚栓紧固力);引入无人机(辅助定位)、超声波探伤仪(检测焊口质量),保障施工精度与安全。
- 人员培训:25 名施工人员参与 “高空钢结构安装 + 防腐作业” 专项培训,重点掌握爬梯支架焊接工艺(焊脚高度 6mm)、化学锚栓安装规范,特种作业人员(焊工、高空作业员)均持证上岗,累计开展 10 次模拟安装训练,确保熟练掌握操作流程。
二、施工攻坚:高空作业的精细执行
1. 基面处理与定位
- 表面清理:用高压水枪(压力 5MPa)冲洗烟囱外壁积灰、油污,对安装点位周边混凝土进行打磨,去除浮浆,露出新鲜基体;采用全站仪定位爬梯安装轴线,标记预埋件位置,误差控制在 ±2cm 内,确保爬梯垂直偏差≤1cm/10m。
- 锚栓植入:按标记位置钻孔(孔径 18mm、深度 10cm),清理孔内灰尘后注入环氧化学胶,植入 M16 化学锚栓,静置 24 小时待胶体固化;用扭矩扳手检测锚栓紧固力(要求≥30N・m),不合格点位重新施工,累计检测锚栓 120 个,合格率 100%。
2. 爬梯分段安装
- 支架与防护笼安装:先焊接底部支架(高度 2m),再逐段吊装爬梯单元(每段 5m),通过螺栓与支架连接;同步安装防护笼,立杆与爬梯支架满焊,横杆采用套筒连接,确保防护笼无松动、无尖锐凸起;每安装 3 段爬梯,用水平仪校正垂直度,累计调整偏差 5 处,确保整体垂直。
- 踏步板与休息平台安装:踏步板采用螺栓固定在爬梯纵梁上,间距 30cm,安装后检查平整度(误差≤1mm);休息平台先焊接环形钢梁,再铺设花纹钢板,边缘焊接护栏与踢脚板,平台底部加装防坠网,确保人员停留安全。
3. 防腐与安全加固
- 焊口防腐处理:所有焊口采用喷砂除锈(Sa2.5 级),涂刷环氧富锌底漆(80μm)+ 聚氨酯面漆(60μm),确保无漏涂、流挂;对热镀锌层破损处,补涂锌含量≥95% 的冷喷锌涂料,恢复防腐性能。
- 安全细节优化:在爬梯顶部设置防坠器挂钩(承重 5kN),底部加装门禁系统(需刷卡进入);休息平台预留工具存放盒与应急照明接口,爬梯立杆粘贴反光标识,提升夜间辨识度。
4. 安全管控:全程零风险
- 作业人员全程佩戴双钩安全带,升降平台设置防倾斜传感器(倾斜角>3° 自动锁止),实时监测风速(≥8.3m/s 停止作业);下方设置 100 米警戒区,安装防护网与警示标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每日施工前开展安全交底,累计进行 8 次应急演练(含高空救援、设备故障处置),实现施工零安全事故。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