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餐饮收入增速连续8个月跑输社零总额,当人工租金成本持续挤压利润空间,食品餐饮行业的增长困境已不是个别企业的难题。存量博弈时代,到底什么能打破“规模越扩、利润越薄”的怪圈?答案藏在结构性机会里,更藏在AI重构的效率革命中。
格局:增长疲软下的结构性机会
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背后,是分化加剧的竞争格局。2025年1-5月餐饮收入同比仅增5.0%,限额以上企业甚至一度陷入负增长,但全国仍有超百万家食品相关企业,55万家餐饮服务企业支撑着庞大市场。
连锁化率从2020年15%升至2024年22%,“万店俱乐部”加速跑马圈地,而54.16%的品牌选择聚焦3个以内城市深耕,区域龙头凭借供应链优势筑牢壁垒。
![]()
地域与品类的机会同样清晰:广东以176万家门店稳居第一,贵州67.14%的门店增长率成为黑马;小吃快餐年增136万家门店,火锅凭借标准化成为连锁化模板,这些细分领域正在孕育新的增长极。
客群:锁定高价值增长的3个靶点
突围的第一步,是找准真正的高价值客群。50家以上门店的连锁餐饮企业占比达84.72%,成为最核心的增量客群;预制菜赛道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6800亿元,广东、山东等餐饮密集省份需求旺盛;51万家食品加工企业则为调料企业提供了稳定需求。
而餐饮经销商领域,新成立企业数量下降引发“市场出清”,头部企业的机会进一步扩大。
突围:从规模到效率的3个转向
![]()
面对变革,企业需要完成三大核心转向。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摆脱“铺货+广告”的路径依赖,转向场景化产品创新、精细化渠道运营和精准客户链接抢占社区商业生态,布局便利店、社区厨房等业态,深耕“最后一公里”市场更关键的是,用AI重构销售端优势,摆脱低效的“人海战术”。
破局:AI不是概念,是成交效率的放大器
![]()
AI早已不是行业噱头,而是实实在在的降本利器。重庆井谷元用AI匹配客户支付能力,苏州腾厨靠大数据预判需求爆发点,山东料百年通过AI锁定增量客户,这些实践证明:AI能帮企业快速定位全量客户、优先成交高价值对象、规避合作风险,更能提升线索ROI。正如行业专家所言,智能化是食品行业竞争下半场的决胜关键。
存量市场的竞争,本质是效率的竞争。当AI成为企业的标配能力,那些能把数据智能转化为成交优势的企业,终将打破增长停摆的困局。餐饮行业的下一个增长周期,不在于开更多门店,而在于用更聪明的方式,把每一个潜在价值都变成实实在在的业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