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幸福之家》栏目中,刘祥菊主任将视角投向了现代人的生活本身。她犀利地指出,我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但同时,许多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正如同无形的“窃贼”,在不知不觉中大量消耗着我们宝贵的阳气。认识这些“窃贼”,是守护健康的第一步。
![]()
刘主任列举了现代生活中最常见的四大“阳气窃贼”:
1. 熬夜:透支生命的灯油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古人遵循的自然法则。夜晚,尤其是子时(晚上11点至凌晨1点),是人体阴阳交替、阳气萌生的关键时期。此时不入睡,就相当于错过了阳气种子的生发时机,强行调动本该潜藏修复的元气来支撑活动,长期如此,如同不断透支生命的灯油,导致心肾阳气严重耗损。表现为白天昏昏沉沉,晚上精神奕奕,形成恶性循环。
![]()
2. 贪凉饮冷:浇灭体内的生机之火
炎炎夏日,冰镇饮料、空调冷气成为标配。刘主任指出,这其实是对阳气最直接的打击。大量的寒凉食物进入脾胃,需要消耗大量的脾阳去温热它才能运化,久而久之,脾阳受损,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溏泻。而长时间的空调环境,则使人体毛孔闭塞,该出汗时不出汗,寒邪被郁闭在体内,阻碍阳气的正常运行,导致“阳虚外寒”的体质。
![]()
3. 久坐不动:压抑阳气的生发
《黄帝内经》云“动则生阳”。适度的运动是鼓舞阳气的最佳方式。然而,现代人长时间伏案工作,久坐不动,使得全身气血流通缓慢,脏腑功能减弱,阳气被压抑,无法正常生发和布散。这直接导致精神萎靡、乏力、颈肩腰背僵硬酸痛。
![]()
4. 思虑过度:暗耗心脾之阳
中医认为“思虑伤脾”。过度的精神压力、持续的焦虑、繁杂的思虑,都会严重消耗心气和脾阳。脾主运化,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脾阳一伤,气血生成不足,阳气失去了物质基础,人会变得消瘦、面色萎黄、心悸、健忘。
![]()
为了说明这些“窃贼”的危害,刘主任在节目中分享了一位年轻白领的案例。这位女士年仅三十,却感觉身体状态如同五十,常年手脚冰凉,乏力嗜睡,月经量少且推迟,办公室稍有冷风便感冒。她试过各种补品,效果甚微。刘主任详细询问了她的生活:几乎每晚熬夜刷剧,早餐一杯冰咖啡,午餐外卖多在空调房解决,且工作压力大,思虑重。
刘主任诊断,她的问题是典型的“多窃贼”共同作用的结果:熬夜耗伤肾阳,贪冷损伤脾阳,久坐思虑压抑心阳。整个身体的“太阳系统”都处于低功耗运行状态。针对她的情况,刘主任并未急于用药,而是首先在“乾坤温阳秘法”的框架下,为她制定了“生活方式改良三步法”:
· 第一步:戒断寒凉:严格戒掉冰饮,早餐改为温热的小米红枣粥,午餐必喝一碗热汤。
· 第二步:强制微动:设定闹钟,每坐一小时必须起身活动5分钟,伸展肢体,拍打膀胱经。
· 第三步:子时必眠:无论如何,晚上11点前必须放下手机,卧床休息。
![]()
仅仅坚持这三项基础措施三周后,这位女士惊喜地发现,手脚冰凉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白天困倦感减轻。刘主任以此案例告诉《幸福之家》的观众,补充阳气,有时并非需要多么复杂的方药,停止对阳气的无谓消耗,就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补法”。这为观众践行“乾坤温阳秘法”建立了强大的信心。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