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vian是美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厂商之一,由于其成立于2009年,因此并不算是传统意义上的汽车厂商,也被认为是“新势力”品牌;在美国,Rivian和特斯拉应该是极有名气的两个新能源汽车品牌,但两个品牌的路线并不一样。
![]()
Rivian专注于研发电动皮卡、电动SUV及商用送货车,而特斯拉则是主打高性能的轿车、SUV,因此两个品牌之间的竞争并不算很激烈;另外从销量上来看,特斯拉Model Y是全球最热销的车型之一,但是Rivian目前还没有类似的爆款车型。
![]()
截止到目前,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已经卖出了百万级别的车辆,但是Rivian并没有进入中国市场。
![]()
Rivian虽然没有进入中国市场,但是却非常关注中国汽车品牌的发展,Rivian CEO RJ・斯卡林奇近日在采访中表示,Rivian拆解了一辆小米公司旗下首款汽车——小米SU7;至于为何拆解小米SU7,他表示是行业常规的对标评估。
![]()
实际上,除了Rivian,韩国、日本的汽车行业相关团队也对小米SU7进行过拆解、成本评估,这在行业中也是比较常见的做法——通过拆解行业经典、热销的车型,对其成本、设计做一系列的评估,然后将其优势运用到自家的车型中去。
![]()
Rivian CEO RJ・斯卡林奇认为,小米SU7采用的是一套执行得很到位、垂直整合程度很高的技术平台,这是一款做得不错的车型;至于小米SU7为何能做到“低价”和“热销”,他认为有两个原因。
![]()
第一,更低的人工成本。
第二,政府的大力支持。
Rivian CEO RJ・斯卡林奇表示,中国电动化的速度并不是一个“谜团”,现实因素就是“把资本成本降到接近零甚至为负,再加上非常低的劳动力成本”,这些都是可以在报表中数字化体现的,所有东西都可以被拆解、被分析、被计算出来。
![]()
对于Rivian CEO RJ・斯卡林奇的说法,小宅认为并不完全正确。
首先,全球不止有中国市场的人力便宜,非洲、东南亚的人力成本比中国还是要便宜,但是这些地方为何没有诞生出小米汽车这种发展迅速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
说白了,还是这些地方的汽车工业化程度不够,以印度最大的汽车品牌TATA为例,这个汽车品牌也是在印度极低的人力成本和极高的政策支持力度下诞生的品牌,但该品牌生产的车型大部分元器件都得靠进口,车型的产品竞争力也是远不如中国汽车品牌的。
![]()
如果一个地方没有进行多年的汽车工业发展,很难直接诞生全新的汽车品牌,如果只靠进口绝大部分汽车元器件来发展本地的汽车工业,那么是不可能和中国汽车品牌进行竞争的。
过去几年国内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确实做了大力的支持,但是Rivian本身也是在政策扶持下诞生的产物,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Rivian已经累计获得美国能源部66亿美元有条件贷款及州政府8.27亿美元资金支持生产扩建。
而且在2021年11月,Rivian通过纳斯达克上市(代码:RIVN),募资120亿美元,创美国史上最大IPO之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