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中国迎来抗美援朝战争75周年纪念日。75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下跨过鸭绿江,于云山地区打响入朝作战的第一次战役,以歼敌1.5万人的战果揭开这场立国之战的序幕。这场持续两年零九个月的战争中,197653名志愿军烈士用生命捍卫国家尊严,他们的名字镌刻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上。
![]()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第40军118师在云山地区与南朝鲜军第1师遭遇。面对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志愿军以“夜间穿插、迂回包围”战术突破敌军防线。战士们顶着美军轰炸机的狂轰滥炸,在零下20℃的严寒中连续行军70公里,用双腿跑赢了敌军的机械化部队。此役中,第118师仅用3小时便全歼南朝鲜军1个营,缴获火炮12门、汽车38辆,创造了轻步兵战胜装甲部队的奇迹。
![]()
“三所里战斗中,第38军113师14小时急行军72.5公里,双腿跑赢了敌军的汽车轮子。”军事历史学者指出,这种“铁脚板”精神成为志愿军克敌制胜的关键。长津湖战役中,第9兵团在零下40℃的极寒中潜伏,全连125名官兵冻成“冰雕”,仍保持战斗姿势,令美军王牌部队“北极熊团”指挥官惊呼:“这是中国军队的‘谜之东方精神’!”
![]()
据志愿军司令部统计,战争期间共有197653名烈士牺牲。他们中,有以胸膛堵住敌人机枪眼的特级英雄黄继光,有烈火焚身岿然不动的一级英雄邱少云,有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还有双腿被炸断仍坚守阵地的孙占元。这些英雄事迹被编入中小学教材,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图谱中的永恒坐标。
![]()
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123座烈士墓中安葬着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知名英烈。陵园管理处主任王春婕透露,自2014年以来,中韩双方已连续11年交接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共有938位烈士魂归故里。“每逢清明,烈士家属从全国各地赶来,在英名墙前抚摸亲人名字的场景,令人动容。”
![]()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迫使“联合国军”签署停战协定,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美国《纽约时报》曾评论:“美国在朝鲜打了两场战争,赢了北朝鲜,却输给了红色中国。”这场战争不仅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更让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
75年后的今天,抗美援朝精神正转化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力量。在也门撤侨行动中,中国军舰亮出“祖国接你回家”的横幅;在抗疫斗争中,4.2万名医护人员逆行出征;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中企员工与当地民众共建“一带一路”项目。这些场景,与当年志愿军“一把炒面一把雪”的艰苦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
![]()
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俄罗斯军事历史学家瓦西里耶夫指出:“这场战争证明,新中国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其战略意义不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副委员长姜润石在平壤友谊塔前敬献花圈时表示:“朝中两国用鲜血凝成的友谊,是维护地区和平的重要基石。”
面对部分国家试图美化侵略历史的行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强调:“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任何试图歪曲或否定抗美援朝战争正义性的言行,都必将遭到国际社会的唾弃。”他透露,中方正在推动将抗美援朝战争档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以永久保存这段人类和平事业的共同记忆。
![]()
在辽宁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的“英雄墙”上,197653个名字在LED屏上循环闪烁。馆长刘静媛介绍,该馆年均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其中“上甘岭战役”全息投影展区最受青少年欢迎。“很多孩子看完展览后,会主动询问如何参军报国。”她说。
![]()
今日中国,歼-20战机翱翔天际,山东舰航母劈波斩浪,055型驱逐舰列阵远洋。这些先进装备的背后,是志愿军“空中拼刺刀”精神的传承。空军航空兵某旅旅长王海,其祖父正是抗美援朝特等功臣王海。他表示:“祖父那一代用血肉之躯对抗钢铁洪流,我们这一代要用科技力量捍卫和平。”
![]()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抗美援朝战争留给后人的不仅是胜利的荣光,更是一份永恒的精神遗产。正如志愿军老兵李维波在纪念活动上所言:“我们那代人用生命证明了,中华民族从不屈服于任何压迫。现在,该由你们这一代人证明,我们有能力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