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数中国人从骨子里爱着中国,哪怕是那些远涉重洋在异国他乡留学的中国学者,绝大数也是从心底里爱着中国。我们千万不要犯认知错误,自以为是的认为只要他们出国就一定意味着他们不爱国,爱国与他们是否出国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
![]()
最近,我观看了一段关于对杨振宁教授的采访,深受感动。他的言谈举止一再的提醒我们一定要用诚实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爱国的问题。在采访中,记者问到了他一段关于中国原子弹研发的问题。当我们的原子弹试爆成功后,杨振宁曾经向邓稼先询问原子弹是否是中国人独立自主搞出来的这样的问题。邓稼先征求周总理的意见后,斩钉截铁的告诉了杨振宁,原子弹除了早期曾经得到过苏联专家的帮助外,剩下的工作都是我们中国人独立自主完成的。独立自主完成研发、试爆意味着什么,杨振宁教授比我们清楚,当他确认这个消息后,他激动地泪流满面。我们一定要知道,那个时候杨振宁教授还是美国籍,已经在全世界获得了极高的声誉,按理说他可以不必关心我们的国防事业,完全可以偏安一隅,这对于他的声望来说没有丝毫影响,可是他身为中国人,身体里流淌着中国的血液,骨子里浸润着中国的情怀,他不得不爱中国。
![]()
当记者问他错过了原子弹的研发,他是不是有点后悔,他顿时陷入了沉思之中,然后缓慢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说自己的感情复杂的,很难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他大体谈到了三种感情:首先,他为祖国科技进步感到了骄傲;其次,他觉得邓稼先为国家安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样值得骄傲;最后,谈到了自己,他是犹豫的,不安的,甚至是复杂的,他自己也承认直到今天,那种复杂的感觉依然说不清道不明。其实,杨老师没有必要再说,他的犹豫已经说明了一切。他一心想着为国家民族的进步做点贡献,可是身不由己,只能说有遗憾,也有点不甘心,可是事情已经过去了多年,好像再说后悔之类的话已经完全没有意义了。
![]()
我想说杨教授没有必要感到后悔,毕竟他拳拳报国之心我们都看到了,也感受到了。我们绝对不能那么狭隘,以某个人是否直接参与了国家的重大科技项目为标准确认其是否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我们应当以更加宽泛的标准来重新认识爱国者这个概念。任何一名华人,不管你身在何处,只要你爱中国的那颗心没有变,始终将中国装在心里,你就是爱国者,完全没有必要拘泥于爱国的形式和方式。像杨振宁这样的伟大科学家,最后为了国家的教育事业不还是毅然决然的放弃了美国的国籍而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吗?在他还没有将国籍换回来之前不也在为国家的科技和教育事业在忙碌吗?更为重要的是自从他回国之后,一直在身体力行的为国家做贡献,在他的亲自推动下我国的科研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并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科技人才,与此同时,通过他的影响力增进了中国科学家与世界知名科学家的交流与合作。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了个人的力量,毕竟他是超越常人的伟大的科学家,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绝非一般人所能够替代的。尤其是在当下,我国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多,关系越来越紧密,在这中间如果没有杨教授这样的科学家穿针引线,很多工作是很难推进的,而且推进的速度也不能那么快速。所以说,当下我国的科研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与这些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
如今,哲人已逝,我们感到惋惜,可是人总是要老的,何况他已经高寿,已经达到了普通人不敢企及的程度,应该说他是没有遗憾的。作为我们这些普通人能够站在理性的角度对他老人家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就足够了。我想一个伟大的人是不在乎别人怎么评说的,他只在会自己为国家和人民做了些什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