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公司实习证明, 欧洲公司实习鉴定.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日,10月19日上午9点半,世界闻名的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发生了一起听起来像电影情节的盗窃案。
短短七分钟之内,四名劫匪不声不响,就从里面顺走了七件属于拿破仑时代的王冠珠宝。
整个过程出奇地安静、利落,没有我们想象中那种打砸抢的暴力场面,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次“优雅”的犯罪。
![]()
案子发生后,英国不少媒体都在报道,说干这事的,很可能是那个传说中的神秘犯罪组织——“粉红豹”。
“粉红豹”这个名字,第一次引起全世界注意是在2003年的英国伦敦。那一年,他们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劫了格拉夫这家顶级珠宝店。
警察后来追查的时候发现,这帮人居然把偷来的珠宝藏进了面霜罐子里。这招数,跟几十年前一部叫《粉红豹》的老电影里的搞笑桥段一模一样,于是,“粉红豹”这个外号就这么传开了。
说起来有点讽刺,一个用笨拙侦探电影命名的组织,却在现实世界里成了传奇。
![]()
据一个自称是组织“大脑”、名叫奥利维拉·契尔科维奇的人在2019年透露,他们过去二十年在全世界作案,偷来的黄金钻石多得数不清。
虽然这话可能有吹牛的成分,但国际刑警组织可是确认过,这个团伙至少跟全球370起大劫案有关,偷的东西总价值估计有5亿美元。算成人民币,那可是接近42亿元,实在是个天文数字。
从英国的伦敦,到中东的迪拜,再到日本的东京,世界上很多卖昂贵珠宝的地方,都留下过他们的“足迹”。
这个组织是怎么来的呢?
这要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那时候前南斯拉夫地区局势动荡,社会比较混乱。据说,是一个名叫德拉甘·米基奇的塞尔维亚人创立了“粉红豹”,核心成员也大多来自像波黑、克罗地亚、塞尔维亚这些前南国家。
关于他们到底有多少人,说法不一,有的说核心成员就四十来个,有的说加上外围的能有八百人。国际刑警组织最新的判断是,核心骨干至少有60人,相关联的能有几百人。
这些人经验老到,简直像一支让全世界警察都头疼的“抢劫梦之队”。
![]()
那么,“粉红豹”到底是怎么作案的呢?
他们的方法说起来并不复杂,甚至有点直接,但成功率却极高,这主要靠两点。
首先,是准备工作做得极其充分。在动手之前,他们会花很长时间去“踩点”,摸清珠宝店或者博物馆安保最薄弱的地方。行动时目标明确,速度快得像一阵风,找到东西立刻就跑。
其次,是销赃特别快。东西一到手,马上就有专门的人负责伪造证书,迅速把赃物转手卖掉。通常超过24小时,这东西就很难再出手了,所以他们追求的是“速战速决”。
具体来说,他们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是精心策划。他们作案甚至像开公司一样,需要先找“投资人”来提供资金。然后会在目标地点附近租下好几套公寓,有的用来住人,有的专门用来转移资金,还有只有核心成员才知道的、藏赃物的秘密据点。
其次,是团队分工。每次行动,团队一般都严格控制在5个人,而且必须是彼此信得过、有“实战经验”的老手,不带新人玩,怕出纰漏。
![]()
再次,是行动特点。
他们有时候会派穿着时髦、像有钱贵妇一样的女成员去店里侦查,把环境摸个透。
动手时,他们追求速度和突然性,可能会直接用汽车撞开商店橱窗,或者用工具强行破门。
虽然他们通常带着武器,但很少真的伤人,主要是靠制造巨大的声响和气势吓住在场的人。
整个抢劫过程往往短得惊人,最快几十秒就能完成。
得手后,他们会利用欧洲国家之间出入境方便的漏洞,在24小时内就跑到别的国家去了。
![]()
最后,是处理赃物。
偷来的东西,大概只有40%归组织成员自己分,另外60%会流到比利时安特卫普这类地方的钻石黑市上被拍卖掉。
换来的钱,会通过巴尔干地区的一些地下钱庄洗干净,或者变成加密货币,最后可能投入到迪拜、蒙特卡洛这些地方的合法生意里。一部分钱还会用来投资下一次的犯罪活动,形成一个“犯罪资金循环”。
正因为有这套成熟的模式,国际刑警组织都无奈地称他们是“把街头智慧和跨国公司管理结合在一起的黑暗艺术大师”。
回顾一下“粉红豹”的历史,那可是“战绩累累”:
1984年,在法国戛纳的卡尔顿酒店,3名成员拿着机关枪,抢走了价值约3900万英镑的珠宝。算成人民币,大约是3亿6千多万元。
2003年,在英国伦敦,他们在3分钟内抢走格拉夫珠宝店价值约3000万美元的珠宝。
2004年,在日本东京银座,他们用胡椒水喷店员,然后用铁棍砸橱柜,抢走了价值约3300万美元的珠宝,成了日本历史上最大的珠宝劫案。
2008年,在迪拜,他们开着两辆奥迪车直接冲进格拉夫珠宝店,抢走价值1250万美元的手表和珠宝。同一年,在法国巴黎,4个成员男扮女装,只用了57秒,就从海瑞·温斯顿珠宝店抢走了价值340万美元的珠宝。
直到2014年,西班牙警方还抓到过他们的一名重要头目,据说是参与了120多起大案。
不过,就在大家都把卢浮宫这起案子算在“粉红豹”头上的时候,也有一些专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们觉得,“粉红豹”这次很可能是被拉来“背黑锅”的。
有专家匿名分析说,像卢浮宫里拿破仑王冠这种国宝级的文物,太独一无二了,根本没法在市场上正常流通。你只要一拿出来,就很容易被认出来。
如果把它们拆了卖宝石,那文物价值就全没了,价钱会跌好几百倍。像“粉红豹”这么精明的团队,内部可能都会因为怎么分赃而打起来,不太会去碰这种“烫手山芋”。
根据《太阳报》之前的报道,“粉红豹”成员大概有200人,专门抢高端珠宝和名贵手表。他们最近两年就抢了200多次,总价值约2亿欧元。
他们抢的东西都有一个特点:容易转手,不容易被追踪。从1999年成立到现在26年里,他们累计抢了价值约4.6亿欧元的财物,相当于38亿多人民币。这是一个非常谨慎、追求效率的团队。
再看看卢浮宫这个案子,偷的都是法国国宝,其核心价值在于它们是拿破仑的遗物,本身宝石的材料价值可能还不如现代用同样材料做的新首饰。为了钱去偷这个,对于“粉红豹”来说,似乎不太划算。
所以,一些专家推测,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有欧洲的顶级富豪下了“订单”,就是指定要这几件特定的王冠和珠宝,然后买通了卢浮宫的内部人员,里应外合导演了这出戏。
那顶拿破仑和他王后的王冠,估计现在已经被藏在某个富豪的私人地下保险库里,成了只有他家人才能欣赏的“传家宝”,我们普通大众可能再也见不到它们了。这么好的艺术品不能再被世人观赏,实在是可惜。
![]()
而且,根据法国内政部长的说法,整个作案过程只有7分钟,没有一点点多余的动作。
四个人,两个人假装成施工人员,乘着吊篮进了博物馆;另外两个人骑着摩托车在外面接应。劫匪用圆盘切割器切开了一楼的窗户和展示柜的玻璃。
![]()
如果没有内部人员提前透露情报,告诉他们哪个窗口最容易进、展示柜的玻璃其实没那么结实、安保在那个时间段正好有漏洞,外人很难完成得这么精准。
![]()
更奇怪的是,劫匪在逃跑的路上,还丢掉了两件偷来的珠宝(据说总共偷了9件,最后只带走了7件)。这跟“粉红豹”一贯严谨、追求完美的作风完全不符。
所以,很多人怀疑,是不是有人故意想把调查方向引到“粉红豹”身上,让他们当“替罪羊”。
更让人无语的是,案发后,法国电视台有报道透露,卢浮宫里面,竟然有三分之一的展厅根本就没有安装监控摄像头!很多珍贵的展品几乎是在“裸奔”。
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惊呆了。
不少人感叹:安保漏洞大到这个地步,卢浮宫,不偷你偷谁啊?
![]()
图片说明:来自于该国报纸电台官网和社交媒体。
鲁晓芙,财经作家,旅居欧洲。
曾任国内省行管理人员、全国性房地产企业副总裁,以及欧洲银行总部副总经理,
目前以荷比卢为基地,从事全欧洲的投资并购活动。
获邀成为葡萄牙政府"全球投资大使“,协助政府全球招商引资,该名额全球约为30名。
在《21世纪经济报道》和《新浪财经全球意见领袖》开辟专栏,
出版《欧洲投资实用手册》、《你说不了解的欧洲经济》等书。
欧洲皇室康养酒店品牌, Alterrego奥特利健,进入中国市场, 为养老公寓和康养酒店赋能升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