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或许我们将进入全民租房时代?房子或将无人接盘
还记得前几年亲戚聚会,话题总绕不开“买房”吗?谁家孩子结婚凑了多少首付,哪个片区的房价又涨了,甚至有人说“手里没两套房子都不算踏实”。可这两年画风慢慢变了:身边刚毕业的年轻人,宁愿花一半工资租带智能家电的公寓,也不愿掏空“六个钱包”背三十年房贷;老家的二手房挂了大半年没动静,中介说“现在买家都挑得很,非核心地段根本没人问”。就在这时候,“2030年可能进入全民租房时代”“未来房子会无人接盘”的说法越来越多。这说法听着有点耸人听闻,但回头看看人口账本和政策方向,好像又不是空穴来风。到底是什么在推着租房成主流?租赁市场真的能撑起“全民”的需求吗?“无人接盘”的说法又靠谱吗?
![]()
一、需求端先“退烧”:人口和观念都变了
要说租房会不会成主流,得先看谁还在买房。以前房地产的“底气”是庞大的购房主力,可现在人口结构早就不一样了。国家统计局2023年的数据显示,咱们65岁以上的老人已经占了总人口的15.4%,进入了中度老龄化社会,而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还在逐年减少,从2012年起每年都少300万人以上。更关键的是,年轻人越来越少了,2022年的出生率只有6.77‰,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低值,出生人口五年里跌了近40%。购房主力在缩水,买房的意愿也在降——现在的年轻人更在意生活质量,不想被房贷绑死,超六成的25-35岁租客都能接受“用使用权替代所有权”。一边是没那么多人要买房,一边是年轻人不爱买房,需求端自然就“退烧”了。
二、供给端在“加码”:租赁市场正在“长大”
需求在变,政策和市场也在跟着转。这些年“租购并举”不是空话,而是真金白银在落地。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早就明确了目标,到2030年全国要新增900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重点城市还要承担主要建设任务。就拿苏州来说,刚发布的新规里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以70平米以下的小户型为主,专门面向新市民和年轻人,租金还低。市场端也跟上了,2024年全国房屋租赁市场规模已经有1.2万亿元,预计到2030年能涨到近2万亿元,长租公寓占比还会提升到35%。以前租房总怕遇到黑中介、房东乱涨价,现在国有租赁平台、大型房企都进来了,加上智能租房平台能精准匹配房源,空置率都能降15%左右,租房的体验越来越稳了。
三、“无人接盘”是噱头?真相藏在“分化”里
聊到这儿,肯定有人问:那2030年房子真会“无人接盘”吗?其实这话有点绝对,真相是“有的接盘难,有的仍抢手”。先看“难接盘”的情况: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了10.6%,商品房销售面积也跌了12.9%,尤其是人口外流的三四线城市,库存本来就多,等这批房子到了换手的时候,确实可能没人要。但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不一样,这些地方人口还在流入,改善型需求也旺盛,核心地段的好房子依然有市场。而且“全民租房”也不是说所有人都租房,而是租房会成为和买房并列的主流选择——就像现在很多年轻人,早期租房过渡,有实力了再选合适的房子,不再盲目跟风“上车”。
说到底,2030年会不会进入“全民租房时代”不重要,重要的是楼市正在告别“闭眼买涨”的时代。人口结构定了需求的底色,政策导向铺了租赁的路,未来房子会更回归“住”的本质。对普通人来说,不管是租房还是买房,跟着自己的需求走,不被焦虑裹挟,才是最踏实的选择。毕竟,住得舒心比“拥有一套房”的执念更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