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讯社青海讯(记者 保积来 通讯员 晁玉花 铁晓林)今年以来,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深入贯彻就业优先战略,以"兜底线、优服务、办实事"为目标,统筹"政策、资金、服务"协同发力,通过跨省劳务输出、本土岗位扩容、技能培训赋能、政策服务护航"四轮驱动",多维搭建就业桥梁,推动群众就业增收,让"饭碗"端得更稳、成色更足。
跨省劳务"架桥",激活增收"外循环"
聚焦"组团式输出、候鸟式务工、点对点输送"模式,推动就业服务从"零散对接"转向"规模保障",实现对接精准化、就业便捷化。精准对接广东、浙江、江西等38家优质企业,搭建跨省就业"直通车",让农牧区劳动力实现"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无缝衔接。截至目前,累计输送农牧区劳动力6167人次(其中脱贫人口2468人次),完成目标任务的112%和107.3%;有组织转移劳动力1195名,外出务工人员平均月工资达4300元,较本地零散务工收入提升20%,跨省劳务成为农牧民增收"重要引擎"。
本土岗位"扩容",筑牢就业"压舱石"
立足县域实际深挖岗位潜力,满足群众"就近就业"需求。一是推行"项目+本土用工",摸排续建、新建及以工代赈项目68个,梳理提供就业岗位1397个,累计吸纳就业1600余人,覆盖建筑施工、农业生产、景区服务等领域;二是依托"特色产业+灵活就业",布局乡村拉马旅游接待点及景区56家,投入马匹800余匹,带动季节性用工485人;三是通过"就业服务直通车"开设"零工驿站",举办"春风行动""雨露计划+"等招聘会,提供岗位48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200余人;四是针对性开发公益性岗位768个,发放岗位补贴1459万元、社保补贴814万元,为困难群体撑起就业"保护伞"。
技能培训"赋能",锻造就业"硬实力"
坚持"授人以渔",构建"需求调研+靶向培训+问效反馈"闭环机制,紧扣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动力意愿,开设推土铲运、焊工、维修电工等实用课程,采用"理论+实践""线上+线下"多元模式。今年以来,累计举办技能培训班11期,培训劳动力700人次,就业率达75%以上,助力劳动者凭技能端稳"技术饭碗"。
政策服务"护航",兜牢就业"保障线"
全面落实产业吸纳、消费带动、劳务输转等十二项就业举措,完善保障体系,精准落实补贴政策——累计发放失业金49.22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3万元、跨省交通补助26.5万元。同时强化劳动权益保障,开展用工巡查39次,督促签订劳动合同1482份,拖欠工资案件调解结案率、劳务报酬发放及时率均达100%。 2025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562人(完成目标117.08%),安置城镇失业人员就业172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6人(分别完成年度指标132.31%、16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离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5.16%、"雨露计划"毕业生就业率90.20%,重点群体就业防线全面筑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