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年差不多有1000多万老人新办理退休,退休养老金如何计算一直是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其实我们的养老金跟以下这六大因素相关,一起了解一下:
①退休所在地。
退休所在地其实是很重要的,不仅仅是因为每一个地区的缴费基数上下限不同,当地养老金的计发基数也不一样。另外,也还有一些地方性的待遇差别较大。
比如说今年河北省的缴费基数上下限是4007元至20034元,但是北京市的缴费基数上下限却达到了7162元至35811元。
河南省去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是6606元,而上海市则是12307元。
![]()
关于退休的政策都不一样,像杭州市的退休老人每年中秋、端午、春节会发放800元、800元、1200元的过节费待遇。山东省退休老人10月份会领到一笔1700元的冬季取暖补贴。不同地方确实也不一样。
②缴费年限。
缴费年限是领取养老金的前提条件,同样也是关系养老金高低的因素。现在只要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达到退休年龄就可以领取,2030年开始将按照每年提升6个月的速度逐步提高至20年。
其实养老金待遇是跟缴费年限成正比的。如果社平工资不变,本人缴费档次不变,缴费15年养老金就是缴费30年养老金的一半。
③个人平均缴费指数。
缴费指数,是一种跟社会平均工资比值确定的数值。比如说当年的缴费基数之和是6万元,而当年的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是10万元,这样我们的缴费指数就是0.6。然后每一年的缴费指数的平均值,就是平均缴费指数。
由于早些年社会平均工资数据缺失,而且也没有个人的缴费基数。那些年份的缴费指数一般作为视同缴费指数或者使用后期的平均缴费指数计算养老金,各省份的政策还有点不一样。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乘以社会平均工资或者养老金计发基数,就是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④个人账户余额。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是建立个人账户制度以后逐渐积累起来的。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现在的计入比例是8%。
比如说,我们的缴费基数是4000元,每月记入个人账户320元。这一钱数恰好是职工本人缴纳的钱数,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因此不会亏本。
个人账户也会记账利息。去年的记账利率是2.62%,2016年曾高达8.31%。一般是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
有的人个人账户余额能达到五六十万元,而有的人只有六七万元。确实因情况而异,差距蛮大的。
⑤退休年龄。
不同的退休年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也不一样。50岁是195个月,55岁是170个月,60岁是139个月。
比如说个人账户余额有5万元,50岁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为256元,60岁则是360元,相差100多元。
![]()
计发月数并不是说养老金可以发放的月数。个人账户余额发完以后,国家会用统筹账户基金发放养老金,所以不用担心。
⑥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是针对建立个人账户以前缴费年限确定的,算是一种补偿。每一个省份都有自己的计算方法,但一般都跟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了,具有较强的保值增值能力。
![]()
以上就是11月退休,会影响养老金的六大因素,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