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之前格力董事长董明珠说过的话吗?
她说,海归里面有间谍,真真假假,她难以分辨,所以海归一律不用。
你以为这是偏见吗?
其实还真是,不过这样的偏见能避免很多麻烦,而当时的著名评论员胡锡进知道此事后与董明珠杠上了,表示这是给对外开放添堵,要求她道歉......
![]()
可这段争论风头刚过,马上就有归国学子证明了这件事究竟谁“更胜一筹”......
格力董事长董明珠一直以来对“海归”都极其警惕,就算海归极其优秀,格力也不招聘海归。
毕竟格力是中国家电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无论是业务布局还是技术研发都有自己的“机密”。
那为啥董明珠对海归的事这么执着呢?
![]()
董明珠表示,在国外那么多年,这里面有好人有坏人,她分不清谁是间谍,干脆全都不用。
这一言论直接引起了海归群体的不满,认为这样的偏见极其不利于团结。
而当时反对这种想法的最大声音来源于著名评论员胡锡进,他在4月24号发文表示董明珠的言论“越界了”,并且这种做法完全就是违背了就业平等的原则。
![]()
也不利于国家的对外开放的政策,这一顶大帽子直接扣在了董明珠头上,并严厉要求董明珠向这些海外群体道歉。
不过人董明珠哪有空搭理这种跳梁小丑,见董明珠迟迟不回应,胡锡进再度发文,列举了多家大企吸纳海外人才的案例,例如华为、大疆等著名企业,也没有发生重大技术泄露的情况。
![]()
其实董明珠的谨慎不无道理,如果发生泄露事件,国内员工都吃不上饭了,最重要的是,属于国家的技术凭什么泄露给外国人?
尽管当时很多人认为董明珠行为过激,但接下来的事情却验证了董明珠的这种有人钻空子的想法.....
![]()
10月22日,光明网通报了一件“海归间谍案”。
留学生郝某在国外期间,因学术需要需要前往某国赴会,也就是在办理签证期间被人策反。
这谁能想到,最多不过几个月竟然变成了间谍,可真是令人惊讶不已。
![]()
原来当时使馆的某个官员,以“签证审核协助”为由主动接近了郝某,表示想交个朋友,郝某一听,这要是交上朋友了,那自己岂不是有个在国外当官的朋友了。
于是他也表示的很热情,他也不想想,人家官员凭什么对你一个毫无背景留学的中国人这么热情?必然是有坑。
![]()
随后,郝某也是很高兴的接受了这位官员的多次请客,并且还接受了这位官员送的高档礼物,谁不喜欢大方豪气的朋友呢?
这些糖衣炮弹让郝某丧失了思考能力,与这名官员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后来他就认识了这位官员的同事L。
![]()
两个人也是“一见如故”,这L对郝某也是不错,什么高档礼品全都像不要钱的送给郝某,直到郝某回国前,L才将自己境外间谍情报组织的身份亮了出来。
郝某虽然惊讶,但也没有过多的反应,毕竟俩人都这么好了,最终在对方许诺重金的承诺下,答应当间谍窃取国家机密。
![]()
回国后,当起间谍的郝某就开始“干活”了,他先是通过层层筛选考核进入了中央某部的直属研究所,成为了正式员工。
随后,通过职务便利窃取核心机密,然后偷偷摸摸传递给他远在国外的“好朋友”。
![]()
不过国安局也不是吃素的,很快就发现了这个“窃国贼”,直接将人抓进了局子,经过坚定,发现郝某的情报中含有机密级国家秘密5项,秘密级国家秘密2项。
要知道现在国际形势极其紧张,研究所的机密小小的一点就可能给国家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
最终,郝某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可谓是大快人心。
要说当初的“海归之争”,还得是董明珠更胜一筹。
![]()
不过这样的例子也并非个例,还有的留学生被“学术指导”为由接近,然后被威逼利诱成了间谍,典型的就是教授帮忙篡改成绩单帮助张某进入涉密单位。
![]()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需要警惕,无论是海归学子,还是国内,都需要定期接受国家安全教育。
天下从来不会有掉馅饼的事情,一定要警惕“热心肠”的帮助,尤其是签证和学术交流这些关键节点。
一旦踏入深渊,等待的只有万劫不复。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