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5鉴定”映照的,是珍酒50年的品质坚守。
文 | 曾琼仪
10月22日,由贵州珍酒举办的“85鉴定”40周年大会在遵义举办。
“空杯留香好!酱香型酒风格好!”随着活动现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道出对大珍·珍酒的品鉴评语,珍酒一如既往的高品质将大家再次带回40年前的那场被载入行业史册的鉴定会......
![]()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
1985年举办的“85鉴定”作为能够与五届全国评酒会比肩的国家级鉴定会,不仅是珍酒诞生的“准生证”,更是中国白酒以科学印证品质的里程碑。
微酒认为,在行业深度调整期,重溯这场鉴定会的初心,既是向这个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品质基因致敬,更是以历史为锚点,为行业提供“品质确定性”的破局思路。
01
“85鉴定”国家使命下的十年攻坚
作为大会系列活动,“85鉴定”40周年纪念会,以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吴向东开启的主题为“‘巴黎审判’与‘85鉴定’”的大型直播呈现。全网803.9万人次观看,最高在线人数达22.8万,点赞数338万,是当天全网最热直播。
“和那场改变世界葡萄酒格局的‘巴黎审判’一样,‘85鉴定’的故事如今也许并不被大家所熟知。但它的地位与‘巴黎审判’,甚至五届全国评酒会一样,改变了白酒行业的发展格局。”吴向东表示。
![]()
▲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吴向东
如今看来,1976年的“巴黎审判”,以盲品对决的方式打破了旧世界葡萄酒的垄断格局,让新世界葡萄酒在全球市场赢得认可,重塑了全球葡萄酒产业的价值秩序。而1985 年的“85鉴定”,同样以科学严谨的盲品鉴定模式,打破了白酒品质评价的经验壁垒与地域局限。
在微酒看来,二者虽分属不同酒类领域,却有着异曲同工的行业革命性意义——它们都以“打破固有认知、建立科学标准”为核心,为所属产业开辟了全新的发展道路。
让更多人了解40年前的这场鉴定会故事,是吴向东第四场大型直播的初衷。1958年,茅台酒年产量仅数百吨,“凭票抢购”成为常态,彼时一代伟人提出的“茅台酒生产万吨”设想,催生了这项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
![]()
1975年,从茅台酒厂抽调的28位技术精英带着这个特殊使命扎根遵义汇川石子铺。
这场攻关项目的艰难程度远超想象。
以茅台酒厂原厂长郑光先为首的技术团队,带着茅台酒的生产原料、工艺与匠心,在新的风土中开始了漫长探索。十年间,项目历经9个生产周期、63轮次酿造、3000多次分析实验,从微生物环境到酿造工艺进行全方位复刻与优化。
1985年10月21日至23日,这场十年攻坚迎来终极考核。
这场鉴定会由全国名酒评比委员会主任委员周恒刚担任组长,方心芳、季克良等22位涵盖酿造、发酵、微生物领域的权威专家组成鉴定团,采用与茅台酒暗评方式打分。
最终,试制酒以93.2分的成绩,获得“色清,微黄透明,酱香突出,幽雅,酒体较醇厚......基本具有茅台酒风格”的高度评价,试验项目宣告成功。
方毅同志品尝试制酒后,题词“酒中珍品”,珍酒由此得名。
这场“85鉴定”的历史与行业价值,应该被更多人知晓。
纪念会上,“85鉴定”委员会委员、茅台集团原董事长季克良介绍:“‘85鉴定会’,在我参加白酒项目鉴定会当中,规格是最高的。我认为现在的珍酒比40年前的酒要好,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现在是万吨以上的产能了,库存多了,所以酒的质量提高了。”
![]()
▲“85鉴定”委员会委员、茅台集团原董事长季克良
02
四十年再出发珍酒的传承创新与行业担当
如今,站在行业角度来看,“85鉴定”对整个白酒行业而言,完成了一场深刻的价值革命。
其一,它打破了“优质酱香酒只能产于茅台镇”的地域“神话”,为酱酒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其二,它开创了“科学+传统”的品质验证模式,让白酒品质评价从“经验判断”走向“数据支撑”,推动中国白酒从“传统酿造”向“科学酿造”转型。
如果说五届全国评酒会确立了名酒们的“江湖地位”,那么“85 鉴定”则验证了名酒品质的“可实现路径”。二者共同证明:真正的高品质白酒,既要坚守传统匠心,更要经得起科学检验。
吴向东表示,珍酒的50年历史,由10年国家级茅台酱酒科研基地和40年珍酒厂发展组成。
站在“85鉴定”40周年和珍酒建厂50周年的双重节点,吴向东重磅开启的第四场直播也成为了珍酒品质战略的一次集中展示。
在直播之外,如今的珍酒正通过“大珍·珍酒”与“万商联盟”的双轮驱动,将四十年前的国家品质认证,转化为行业调整期的破局动能。
在产品端,“大珍·珍酒”成为“85鉴定”品质的当代延续,其在大会活动期间举办的“大珍·珍酒”品鉴会上获得数十位权威专家的一致好评;在渠道端,“万商联盟”模式则以商业模式创新,破解了品质价值的传递难题;在品牌端,吴向东个人IP打造大获成功,成为酒业流量担当。
![]()
珍酒的这些实践,为调整期的白酒行业提供了宝贵的范例。
在消费回归理性、品质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当下,珍酒以“85鉴定”的国家认证为锚点,通过“产品+渠道+品牌”的创新组合拳,证明了“历史品质资产”可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竞争优势”。
从十年项目攻关到四十年品质坚守,从“85鉴定”的93.2分到803万观众的在线认可,珍酒的四十年,实则也是中国白酒品质发展的生动缩影。
这场跨越四十年的品质接力,不仅让“酒中珍品”的招牌愈发闪亮,还证明了真正的行业传奇,是由代代相传的匠心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共同铸就。
![]()
当“85鉴定”的科学精神与当下行业调整期相遇,珍酒破局的答案是:唯有坚守品质初心、创新价值传递,才能在行业变局中保持定力、不断精进,让中国白酒的品质故事穿越时光、走向更远的未来。
或许,这正是“85鉴定”留给今天最珍贵的启示。
您对此有何看法,欢迎下面评论区留言分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