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贸易这事儿,从特朗普上台后就没消停过。2025年10月22日这天,美国那边又整出新动静。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白宫被记者问到时,直接甩出一句“所有选项都在考虑中”,这其实就是在回应路透社的独家爆料:特朗普政府正琢磨一项新出口管制,针对那些用美国软件或技术造出来的产品出口中国。
![]()
范围挺广,从笔记本电脑到喷气发动机,再到工业控制系统和航空电子设备,全都可能被卡住脖子。这招借鉴了之前对俄罗斯的“外国直接产品规则”,意思是只要产品里沾了美国的技术,就得受限。
贝森特这话一出,市场立马有反应,纳斯达克指数跌了1%,科技股卖盘明显增多。大家都清楚,这不光针对中国,还会波及全球供应链,因为美国软件几乎无处不在。
![]()
美国和中国本来计划在马来西亚搞第五轮经贸磋商,时间是10月24日到27日。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要飞过去,跟中方官员碰头,谈的主要是稀土和大豆这些事儿。稀土关系到高端制造业和国防供应链,大豆则是农产品贸易平衡。
美国想让中国放松稀土出口管制,多买点美国大豆,但开出的条件基本是单向的,没啥实质回报。结果谈判还没开始,贝森特就先放风这个禁令,摆明是想在谈判前占点心理优势。特朗普政府这几年老用这套“先施压后谈判”的路数,希望中方感受到压力,在APEC峰会前让步。韩国APEC峰会定在10月底,中美可能在那儿见面,这轮磋商直接决定会不会有面对面会晤。
![]()
为什么美国这时候出这招?根子还在稀土上。中国10月9日宣布加强稀土出口管制,首次明确针对军事用途,这让美国觉得是“无端升级”。稀土是高科技关键材料,中国占全球供应大头,美国依赖严重。贝森特在10月14日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说中国这是想“拉大家一起下水”,因为他们经济弱,就用出口管制拖累全球。
他还说中国处在“衰退/萧条”中,想靠出口脱困,但这会恶化国际地位。美国官员觉得中国这步走得太狠,尤其在峰会前,像是故意挑事儿。其实,中国稀土管制有自己的逻辑:资源战略和环保考虑,加上完善出口体系。过去几年,美国不断扩大管控清单,从芯片到AI软件,还拉盟友跟进。中国觉得这破坏国际贸易秩序,现在把话挑明,就是告诉美国:谈可以,但得平等。
![]()
中方反应很快,也很直接。商务部和外交部几乎同时发声,批评美国“一边谈一边威胁”,这不是正确相处之道。商务部发言人强调,中国出口管制是依法办事,维护全球供应链安全,不是针对谁报复。外交部也说,美方不能同时要对话又挥舞大棒,这破坏谈判氛围。中方这次没再模糊处理,直接点出问题核心,等于捅破那层窗户纸。
过去,中方在经贸问题上保持克制,即便面对加征关税,也没马上升级反制。但这次不一样,把底线说清楚: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这态度源于几年积累的底气,中国在芯片、软件等领域推动国产替代,贸易结构也在变,对美依赖降了,东盟、非洲、中东市场升了。贝森特这“软件牌”,在2015年可能还有杀伤力,到2025年,威力打折不少。
![]()
市场和企业怎么看?禁令一传出,美国股市就抖了抖。纳斯达克跌1%,因为大家知道,这不光伤中国,还自损。微软、英特尔这些公司,在中国市场赚了不少,一旦禁令落地,全球供应链乱套。美国半导体行业之前因芯片管制已损失惨重,再来一波,硅谷得头疼。
路透社分析,这更像是政治动作,不一定真落实,但资本市场不信这套,担心特朗普为政治筹码牺牲企业利益。国际上,G7盟友也被拉下水,贝森特说如果实施,会协调盟国,但欧洲、日本这些国家依赖中国市场,不见得乐意跟进。全球产业链本来就脆弱,这下更紧张。
![]()
美国想维持“施压换让步”的老模式,但中国已不是从前。过去几年,美国用“国家安全”旗号滥用管制,从半导体材料到算法,全都上清单。中国则用自主创新和市场多元化应对。结果呢?双方都清楚,彻底脱钩不现实,但怎么在竞争合作间找平衡,是大考验。
![]()
贝森特作为财政部长,执行特朗普政策,焦点在关税和对华措施。他的职业生涯以此为标志,继续处理盟国协调,同时面对国内反对。合作才是划算选项,威胁只加速脱钩。世界不想成技术孤岛,但谁先动刀,谁可能先脱队。中美这场对峙远未结束,但方向明朗:平等博弈,才有出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